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实验室(科研)安全管理
          2021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名研究生当场死亡。此次事故的原因是反应釜高温高压爆炸,导致该学生当场去世。近几年,实验室事故频发,结合自身经验,写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东西吧。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工行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而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沿离不开各种实验。近年来,化工及化学实验室事故也经常发生,给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实验室安全有其特殊性:实验室规范要求少、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安全管理水平低,这些问题的暴露,给化工行业科研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化工(化学)实验(科研)的特点
1、规模小,但所用化学试剂较多,且经常会使用一些不常见的化学试剂,由于试剂量小,经常会放在实验室,存在混放情况;
2、实验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调整参数、变更工艺、更换原料的过程,存在较多的变更情况,风险分析工作量大;
3、未知因素多。,特别是探索性实验,有很多的未知因素,且过程中和结果会产生很多的新产生的化学品,存在较大的变数;
4、所用设备、仪器、设施标准少,很多实验室设备、器材都是定点加工而成,器材的匹配性和贴合性较差;
5、标准规范少,可查文献和参考资料不多,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成熟操作规程等,需要一边摸索一边建立;
6、由于实验规模小,很多先进的自动化控制设施难以实现,多数实验以手动操作为主,人和风险源接触时间过长。

      二、化工(化学)实验(科研)现状
1、实验室基础条件差。
多数实验室都是以楼房普通建筑为主,缺乏必要基础安全设施,建筑、电器、仪表等难以满足规范要求,且防爆实验室数量较少;
2、化学试剂管理混乱
多数实验室没有专门的库房,实验试剂就放在实验室内,且没有数量的概念,存在超量储存、禁忌储存现象,有的试剂甚至连一书一签都没有,存在较大的风险和隐患。
3、实验管理体系缺失,责任和监管体系不全
多数实验室没有管理体系,安全责任不明晰,缺乏有效的管理考核体系,以追求实验结果为唯一目标。
4、科研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能力差
       科研人员大多高学历(硕士以上学历居多),专业能力突出,考试能力强,但一般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很难起到效果,存在盲目自信、安全技能差等问题,对风险分析等安全专业工具不屑一顾,认为PPE就是安全,把所有的风险管控放在PPE上。
      甚至把一些冒险作业看作科研人员的优点,认为是有闯劲、有能力,个人英雄主义严重,而部分领导居然把科研人员对安全的漠视看成了“可爱的缺点” !存在“高知者无畏“现象。
     5、实验设备、设施、器材不合规
     由于实验的特点,多数设备、设施、器材为非标设备,一般情况只考虑实验的顺利进行、现有场地的利用、操作的便捷,很少能从安全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且实验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多数靠人工手动操作,存在风险较大。
6实验室环保问题突出
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中间产品、不合格产品和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对于数量大的通常会进行一些简单的酸碱中和或者处理后排放,数量较小(尤其是废气会通过排风扇排掉)的会随意丢弃,这些行为不但会污染环境,还是违法行为,且还会在项目工业化时被忽略掉,一旦规模工业化,这些环保问题会成为非常致命的问题:超标排放、成本过高、违法行为等。
        三、《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T/CCSAS 005-2019)
        本标准制定了化学化工实验室(以下文中所述“实验室”皆特指“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规定了与实验室活动相关的化学品、人员、设备、环境、设施、个体防护装备等安全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化工实验室,其他涉及化学品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可参照执行。
 
     具体内容见《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
一、必须严格执行《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T/CCSAS 005-2019)和《中国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中国化工发安〔2020〕61号)等相关标准、制度要求。
1、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上述两个文件和本十条规定完善科研安全管理制度、审批、操作程序;
2、分层级学习,实验室安全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杜绝转发学习、会议学习、文件学习等形式主义;
3、科研部门应对照规范和要求,对实验室进行逐条对标检查,列出需要整改的项目,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建立整改计划和防控措施;
4、整改项分为:管理整改(制度完善性、制度落实情况、责任体系)、条件性整改(现场硬件),可参考四个纬度;
5、上述两个文件和本十条规定将作为课题HSE评审的主要依据。
 
二、必须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原则,明确科研管理部门、课题组所属部门、实验室管理部门及HSE管理等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1、HSE部门完善科研各层级安全责任书,并组织沟通、学习后签订,严格落实“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等国家明文规定的条款;
2、层层完善、签订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
 
三、必须建立实验课题安全风险评审制度,并明确实验过程中原料更换、参数调整、工艺改变等变更的风险管控层级及管理程序。
 
1、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课题风险评审制度和实验变更管理制度;
2、科研部门应根据管理制度组织报审课题安全风风险评审方案,并组织内部课题安全评审;
3、经组织评审后根据风险分析情况,制定变更风险分析分级管理程序(不同的课题变更风险分级不一样);
4、科研部门负责课题变更的直接管理。
四.必须确保实验人员经过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1、人事部应招聘符合岗位要求和技能的人员,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
2、严格开展各级安全培训,特别是三级(班组级)安全培训,要结合实际课题情况和《岗位应知应会》;
3、科研部门应定期对本单位人员的安全技能进行考核,院主管部门(安环部、科技部、人事部)应定期对岗位人员安全技能进行抽查,不合格的立即离岗学习或处理
 
五.必须确保实验室内火灾、可燃(有毒)气体探测报警等系统处于正常工况。
 
1、实验室应按照规范要求配置火灾、可燃(有毒)气体探测报警器或系统;
2、课题组应建立上述仪器、仪表管理台账,按规定定期校检;
3、课题组应保证实验过程中上述仪器、仪表处于完好有效状态和校检期内;
4、科研部门、科研管理部门、HSE部门检查中若发现违章情况将立即要求停止实验并严肃处罚。
六.严禁实验课题未经安全风险评审开展实验,以及实验条件变更未按规定层级进行风险评审继续开展实验。
 
1、科研组应及时向部门报课题变更情况,并根据变更情况按照已经评定的级别组织开展风险分析;
2、科研部门、科研管理部门、HSE部门定期对课题的风险分级及管控措施进行检查、考核;
3、没有按要求进行的课题将立即停止并进行相应处罚。
 


七.严禁实验人员未经许可擅自开展计划外实验。
1、科研管理部门应针对该禁令发布管理制度,一旦出现此类情况,严肃处理责任人;
2、科研管理部门应发文明确课题开展情况,并对关闭课题后的人员、试剂、装置、器材、房间提出明确要求;
3、科研部门主要负责人及课题组负责人为课题主要责任人,应严格要求,禁止此类情况发生;
4、科研部门应组织签订包括本条款的承诺书,承诺绝不进行计划外实验,若违反,按最严厉的处罚。
八.严禁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离岗,实验期间无人值守,以及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实验室。
 
1、应建立各项制度和要求,明确细则;
2、应建立实验人员值守规定,并对实验过程的操作进行规定,如观察位、加料方式、应急处置等;
3、门口应在明显处标识目前实验状态:未开展、实验中等;并有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标志;有条件应设立外来闯入报警系统;
4、设立在岗人员名牌,明确职责;
5、监管机制:值班领导及人员要定期及随机对实施情况检查.
九、严禁实验室超量储存化学试剂,以及违规处置实验试剂、产品、半成品等化学品。 
1、实验室应建立相应制度,明确化学试剂、产品、半成品的管理;
2、实验室应针对具体情况按照有关规范核对实验室应该储存量,并标识出来;现场试剂量应有台账记录;
3、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专项检查;
4、现场应有收集、存放设施;
5、应对半成品、三废的量进行记录、分析,并和主要实验数据一起进行记录、存档。

十、严禁未按规定正确穿戴PPE人员开展实验。
1、岗位PPE标准,有规定、有展示;常规劳动防护用品和应急劳动防护用品应明确,且分别设置;
2、PPE符合安全标准,完好、有效
3、有制度、有操作文件、有罚则;
4、现场有标识,能让实验室人员很容易看到;
5、有考核,建议按照驾驶证管理模式,扣分完好离开岗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博士:遇到导师放养,该怎么办
清华化学实验室火灾致一人死亡,提问安全的化学实验室该是什么样?
实验室管理制度
七部门:严查未经批准从事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
实验室的二十条建议
面对实验安全,咱都长点儿心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