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十五

愿你有本领,人人爱,还可以有自主选择权。

心智带宽:唯有富足,方能解忧

小伙伴们早上好,开始我今天的第15次分享,今天我想把第七章《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整章分享完。

第一节《心智宽带:唯有富足,方能解忧》。乍一看题目,立马蹦出“何以解忧,唯有一夜爆富”。我也是很想一夜爆富的人,渴望财富自由带来行动与精神上的更大的自由。当得知一个人只能赚得他认知范围内的钱时,我还是好好扩大,提升自己认知。

在这节里,提到了一个词:稀缺。稀缺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物质上;一是心理上。物质上的稀缺就是贫穷,贫穷是为生活所迫,产生压力、焦虑。处在朝不保夕的状态,那是很难把目光放长远的。只能聚焦当下的生活,解决生活现实困境。

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我们下一期共读的那本书《不要挑战人性——史上20个经典人性实验》这本会具体提到。大家也很熟悉,关于延迟满足的。就是把小朋友们放在一个房间里面,里面有棉花糖,跟小朋友们说:15分钟内你们不吃,就会得到一个更大的棉花糖。

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是一刻也不能等,人一走就张口吃那个棉花糖;有的孩子想要努力一下,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哼哼歌,跑动跑动,分散注意力,坚持得比较困难;还有一些小朋友,笃定的在那里等15分钟过去。

通过追踪发现,为什么孩子会表现不一样,完全来自家庭的富足情况,孩子在家庭里被对待的方式。

家庭富足,心理需求总是被及时满足的这部分孩子对环境、他人、未来都有信任感。他们是确信15分钟之后可以得到最大的棉花糖。安定当下,笃定未来。

相反,如果孩子生活在生计奔波的焦虑感弥漫家庭氛围里,童年早期孩子的需求不被看见,被否定,被拒绝,就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稀缺,长大就会产生很多的欲望,向外界抓取更多的东西。他们更相信即时满足。

稀缺状态让人焦虑、让人短视、让人变笨。

如果稀缺了,怎么富足?

——保持觉知。

对“环境、目标、欲望、情绪、闲余”保持觉知。对余闲的觉知,让我有所感触电。疫情防控,停工停产。时间空余了,怎么处理?而不至于使自己处在有大时时间却精神萎靡的状态里。

单一视角:你的坏情绪,源于你的视角单一

为了说明视角问题,作者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拍照的照相机。客观又多角度。

拍一张美照,不仅要有365度的角度,还要上上下下、远远近近的角度。这样一个物体在如此多维的角度中呈现出丰富性。

我们与人相处也需要这样的意识。从一个人的生存环境、时代背景、地域文化、所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等角度与人处。就会产生理解,而不是沟通不畅的情绪化。

如果只用个单一角度,自己的角度,还是固化的角度去与人交流,往往沟通不畅,别人还觉得你很顽固、狭窄。只看见一个点,死守自己的一个认知边界,你会认为别人怎么这么不好沟通。情绪就来了。其实在别人那儿是不愿意多跟你沟通,觉得累,很疲劳感。

多角度看待他人,并与人相处,这是修养与格局。会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收获友情,得到丰富的人生体验。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对人保持一个好奇,好奇人的行为和情绪的产生,也会产生多视角,产生一份共情理解。

如果不能产生共情理解,起码是可以做到尊重,尊重别人与自己的不一样。而不是去做出一个评判。谁都不愿意被他人评判。

如何摆脱单一视角?

勤移动。有点像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事件、看人物本身。看待自己的事时可以抽离出自己,也可以拉开时间线。

倾听别人,是走进别人一种很好的方式。你会很好奇别人怎么跟你想得不一样呢?自然就多了个角度。

善学习。可以通过优秀的影视节目,伟大的作品中去了解人的丰富性,扩宽认知。

要开放、是运动、会反思我就不说。

说说“寻求帮助”。这是种本事。有些人很善于请求别人帮助,别人也愿意去帮助他。他会获得很多的资源,很顺利的去完成任务,攻克难关。也有些人不好意思请求别人的帮助,这部分人可能认为自己的资格感不够,害怕被拒绝,受不了被拒绝后的坏情绪。

善于请求别人帮助的那个人,更笃定,心量更大,更开放,觉得值得被帮助,善于借鉴从他人角度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羞于让别人帮助的人,往往可能就犹疑的东西比较多,怀疑的东西比较多,在意的东西比较多。请自己慢慢地学习寻求他人的帮助。

游戏心态:幸福的人,总是在做另外一件事情

这节看下来,我概括理解为“动机的积极置换”,变被动为主动,变外驱为内驱。不让事情本身束缚情绪和注意力。

如何置换?

有点自欺欺人,但有效。效果才是硬道理——事情本身不重要,通过事情获得另一种快乐,顺便把事给做了。

把一件让你不快乐的事,动机置换成助自我成长服务的,心态完全不一样的了,格局都打开了。抱怨少了,煎熬也少了。

有一句话说的好:问题本身不是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态度才是问题。

本节里提到人类的三种天生内在需求,也是一个幸福的三要素: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让人感受到人间值得,人间充满爱。一个人的痛苦的多半都来自人际关系。

有独特的本领,技能总引来别人的艳羡,让这个有独特本领的人特别有自信。通过一技之长来养活自己,创造财富,是很酷的人生啊。

第三点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太高级了。

愿意我们群内的小伙伴们都能有一个这样的幸福人生。有本领,人人爱,还可以有自主选择权。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儿。最近分享真的是有点赶,连续分享整章内容,要开学了,我真的也有点着急。好像掉进了“打卡”完成任务的模式里去了。

系列回顾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一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二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三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四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五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六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七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八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九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十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十一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十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所谓的净知,并不是站在认知角度的挣扎
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请不要再转发了
如何从零开始自学心理学?
胡华名师工作室:“具身认知”,也许会成为学前教育领域最前沿的观点与认识 | 幼视野
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问题”|教育理念
疫情中的儿童发展与亲子关系 —“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系列培训第44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