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期课(七)多事之秋,养生贵在养秋。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节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shuò]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生气通天,两层重要的含义:

第一层意思,要想做到天人合一,我们要做到与自己合一;与自己居住的房间、家里的摆设要合一;与自己有关的亲人、父母、爱人、工作、孩子等合一;才能做到与天地日月、江河湖海大自然合一。

第二层意思指的是我们自己定和慧这两个部分,从知道到做到。

“夫”这个字,是个语气词,告诉我们注意,下面的话非常重要,大家要关注了啊。

从古至今,天人合一,定慧等持做到的人,“生之本,本与阴阳”

阴阳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依存。万事万物之间互相依存,比如今天的白天是由昨天晚上带来的,今天晚上是由今天白天带来的。今天到底会发生什么,我们的身体、工作、家庭、姻缘,是和昨天的言行举止相依存的。明天又和今天相依存,以此类推。这就告诉我们,活好每个当下,因为每个当下就带来以后所有的未来,每个当下又可以修正我们一切不足的过去

2、关系。昨天晚上和今天白天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今天白天又和今天晚上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这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3、条件。我们自身的条件怎么样,经济条件好不好,做这个事条件成不成熟,这样影响事物的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为条件。还是一样,今天白天的的状态是由昨天晚上怎么样的条件带来的,今天晚上的状态又是由今天白天怎么样的条件带来。

4、关联。看到今天白天就能关联到前面--昨天晚上,关联到后面--今天晚上……以此类推。

5、连接。万事万物就像被无形的线给穿了起来,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一幅全息影像。这样我们再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就会越来越全面、灵动,乃至达到动态的平衡。

6、叠加。今天白天是叠加了昨天晚上以及以前,今天晚上是叠加了今天白天以及昨天晚上以及更以前。所以这个叠加,让我们更加看到这个依存、关系、条件、关联、连接的整体性。

当大家越来越“本于阴阳”,通过各种实修,定力和慧力的提升,我们会轻而易举、轻松的摆脱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我们明白了当下的这个情绪,来源于这六个方面,关键是最后这个叠加,叠加了前面的种种,而非当下事件单纯单一的反映。

那我们做家长的就应该明白,当孩子的身体出现了各种情况,思想、内心的状态,或者工作、学习等出了问题,也是由以上的几点组成、叠加。当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有了可以改变的关键部分--再看任何问题就不会那么单一,就不会卡在一个我执的范围之内(我、他、或者孩子为什么会在这个点上爆了),而是能真正的审视周围的一切。越来越客观、随顺、越来越能允许、接纳。

以上的六点,组成我们平常说的“缘”,善缘也是它,恶缘也是它,孽缘也是它。我们任何的学习和修持,是为了把任何的善缘更加巩固、叠加更善;任何的恶缘、孽缘进行调整、转成善缘,再叠加更善。

这里“本于阴阳”,还告诉我们这样的整体思维方式,看任何问题,都能同时看到正和反两面,阴阳。而我们自己可以选择,不断地在事情发生时进入正向、积极阳光的思维,因为万事万物都有阴和阳两个部分。

当我们出于自卑、恐惧、焦虑、纠结,没有安全感,其实是内心的匮乏。不断地在依存负面,把负面不断地叠加、接连……进行各种关联想象。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万事万物都在阴阳,万事万物都在五行--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基本的元素,传统中医文化,是阴阳五行的文化。

行,变化,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在五种变化中,变化都有以上所说依存、关系、条件、关联、连接、叠加。

木的特点:升发、疏泄。

火的特点:火这样的元素,依存、关系、条件、关联、连接、叠加了木的特性,明亮、温暖、壮大。

土的特点:依存、关系、条件、关联、连接、叠加了木和火,变化出一切,这个变化要看木和火的状态。

金的特点:金的元素特点和木正好相反,收敛。

水的特点:水的元素特点和火正好相反,安宁、安定、闭藏。

万事万物都在五行,就带来了“其气三”,天、地、人之气。

这个气第一个代表病气,我们思想、内心,五脏六腑,气血、皮肉筋脉骨,生病了。

病气的三个部分:思想行为和五脏的关联

(1)肝——执心夺情

(2)脾——叠加

(3)肾——控制欲

再把另外两脏结合进来,肝和肺、肾和心一体两面,就看的更加透彻。

(4)心——完美主义、各种标准。

(5)肺——耽着(膏药一样粘连不放)。

由我们五脏肝的病气,也就是五行的木气,执心夺情,木生火,升级为完美主义、要强、对周围任何人任何事的标准。又进行火生土的叠加,更加的执心夺情在与孩子、爱人、工作、金钱。再叠加各种完美主义、标准。五行土生金,这样的叠加表现在对人和事的耽着。五行金生水,就形成了控制欲。

当我们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很多言行是控制欲在背后推动,还以为是一种爱,那就麻烦了。

五行这样一个生一个,还会带来下一轮的执心夺情、完美主义、叠加、耽着、控制欲,乃至再下一圈的轮回……

因为这里讲的是病,把五脏功能的病态带进来,就更加深刻了。

肝在人体里就是升发、疏泄。比如当我们吸进一口氧气,进入人体之后,就迅速进入肝的升发、疏泄,送到各个脏腑、器官、各大系统等。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液体,我们脾转化成气血要通过肝的疏泄,升发到各个地。

但是当我们的性格脾气、思想之中,当我们的肝是在这样的阴木(负面状态),是在这样执心夺情、抓取的时候,我们的肝就不愿意将吸进的氧气送到各个脏腑,各个系统;就不愿意将我们脾产生的气血送到各个脏腑、系统。那我们的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当我们的内心是光明、温暖,很阳光、看任何问题是正向、积极的,而且内心有力量,这叫壮大。但是因为在肝的阴木,这样的能量生到心这里,我们内心的阳光就下降了,温暖越来越少,内心的力量越来越不足。特别是当我们小时候的一部分学习,又是以标准、好坏、对错、美丑为基准时,那我们内心的冲撞、与外在的各种冲突就更大了。

当我们被更多的指责、被讲道理,肝的疏泄也越来越弱,而出现肝淤。阴木生阴火,我们的内心就进入抑郁。

脾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作用;

一个是消化。

(1)将我们吃的食物、喝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我们的气血。但这只占我们身体、内心灵魂层面的少部分,也就是不管我们怎么吃喝,还是在衰老,还是在各种纠结、焦虑、恐惧、不安全、自卑感里。

(2)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食粮,需要我们的脾不断地消化、转化。明理、内心的通透,对身体大有裨益。

(3)还有少部分来自于我们居住地方的磁场,但注意没有精神食粮,吃的再好、居住环境再好,其作用非常有限。

脾的第二个作用,化湿、除湿。

人体80%以上都是水,和地球一样。这些水需要脾不断地通过二便、眼泪、鼻涕、痰、出汗、等进行除湿、排湿。

但是当我们的肝处在执心夺情,心处在各种标准、比较、计较、完美主义,我们的脾叠加了肝和心这样的负面,那么它除湿、排湿的能力就大打折扣。

我们就容易感到昏沉、精力不佳、疲倦,晚上睡不着。太多的人晚上失眠、易醒,或者夜梦消耗很大,一觉醒来比不睡还累……都来自于脾除湿、排湿的能力不足。

容易掉头发,头皮屑重,脖子、肩膀、腰,关节等等出现酸痛;风湿、类风湿,椎间盘、骨质增生的问题;脑胶质瘤、甲状腺、乳腺、肺毛玻璃结节、肝囊肿、胆息肉;三高,特别是血糖;各种肠道息肉、子宫肌瘤、内膜异位肌腺症;女性多囊卵巢、怀孕胎停,胎宝宝神经管畸形、兔唇、无脑儿等;男子的精子成活率低、游动速度慢,前列腺的问题;小便泡沫多、蛋白尿、小便隐血;皮肤出现湿疹、荨麻疹、白癜风、带状疱疹、牛皮癣等等等等。

我们所有疾病,或多或少都与我们身体水湿、湿气有关,因为水湿会造成各种淤堵和不畅通,脾除湿、排湿的能力对我们太重要了。

肺在人体有三个重要的作用:

(1)朝百脉,这个朝百脉和肝的疏泄有密切关系,我们呼吸的空气、饮食等,送到我们各个脏腑、系统、细胞要靠肝的疏泄,但同时也要靠肺的朝百脉。

(2)肺朝百脉也要靠肺的第二个功能——空间。所以我们的肺不仅仅是在胸腔之内,在中医看来,身体哪里都可以看到肺(的功能),肝也不仅仅是在右胁肋下,身体各处的升发疏泄都代表了肝(的功能)。心也不仅仅是指在胸腔里跳动的这个肉团,我们任何的一个意识形态、生命状态,言行举止中给他人带来的光明、力量就是心的体现。

当我们的身体、内心越有这样空间的状态,肺的一体两面——肝,开窍于目,我们的眼睛视力才会更好,才不容易近视、弱视、散光,年龄大才不会有白内障、黄斑变性等。现在孩子眼睛的问题越来越普遍,甚至刚出生的宝宝视力都有问题,其实是妈妈身体、思想的空间不够了,通过胎盘把孩子的空间给占据了。

我们脑细胞的状态如何,是看脑颅腔的空间。抑郁,是脑空间不够了,我们考虑问题能不能有更加开阔的思路、角度,让自己从负面情绪里摆脱、跳出来,这个空间至关重要。

我们胸腔里心肺以外的空间决定了心肺的状态;上腹腔,肝胆胰脾胃以外的空间决定了我们这一辈子,肝胆胰脾胃的状态;女性下腹腔的肾、子宫、卵巢以外的空间,决定了肾、卵巢、子宫、月经的状态;男性下腹腔的肾、前列腺、以外的空间,也就是肺朝百脉决定了男性的肾、前列腺这一辈子的状态。

(3)不断地协助肾,越来越进入清净、安定、安宁,直至开启智慧。我们越有空间的时候,大家学国学、中医,自己的修持,才能进入高质量。

我们的肾,在叠加了前面的肝、心、脾、肺以后,是不是能让我们越来越进入安定、安静、安宁、闭藏的一种生命状态。

导引的作用: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我们眼睛方面的问题;抑郁自闭;双向情感交流障碍;人格分裂等各个方面;甚至精神层面的各种问题,往往都来自于神经系统的损伤。

神经系统的损伤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漏神,当我们神漏掉,记忆力就下降。

第二个是散神,散神我们注意力越来越不能集中。

第三个是耗神,神被耗掉的典型反应是晚上不容易睡着、失眠。我们自己抑郁或者家人抑郁,第一个重要的反应就是睡眠质量的不行,因为神经系统受损了。

第四个是被扰神,我们很容易对别人的一个表情、一句话,或者周围什么负面能量,或者看了什么图片,网络上看到一个什么信息,自己反应很强烈。或者说很简单的事,我们把它复杂化了,别人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但我们越想越多。这特别是结合了耗神,当我们失眠的时候,脑海中出现的各种画面、想法就越多。

所以一个人只有当神经系统不断恢复,就是我们的气不断恢复,我们的神,以上的几点就会越来越好,最后这些症状就消失了,典型的是以晚上睡眠质量开始恢复了为转折。

中国古代几千年以来,导引是我们祖国医学最古老、最原始、最无毒副作用、最大的法宝,支撑了几千年中国人的身体、灵魂,以及开启智慧,中医功不可没。当然这个中医包括了道医和佛医。

(1) 推拿导引,对于我们的作用是调和。调和让我们的神不要再漏了,不要再散了,不要再耗了,不要再被扰神。由于漏神,就漏气,于是我们肝胆脾胃等各个方面,内分泌免疫我们都在漏,通过推拿导引使我们各个脏腑的各种状况的漏洞被堵上、补上。所以我们找中医去补一补,其实首先是把漏洞补上,就是调和我们的各个脏腑。

对于恢复神经系统,推拿导引是这个时代对大家来说最适合的。另外,推拿导引还可以使我们的各种负面情绪被排掉,因为情绪是活的,情绪堆积在体内,大家吃喝的营养有一半在养情绪。所以我们发现大家都注重吃的营养、健康,但这么多年下来,为什么思想性格、脾气越来越顽固不化,情绪越来越不稳定。那是因为我们都养了情绪,占据了大量的空间,我们的气就更弱,通过推拿导引先把情绪散掉是个关键。

(2) 刮痧导引。刮痧对我们来说,它的作用是疏散。当我们身体里面不管是被风,被寒、被湿,造成淤堵,当然主要是湿,有湿而使我们身体的风更大,有湿而使我们的身体的寒更重,有湿而使我们身体的热更足,比如中暑。那刮痧的疏散,起到了比推拿导引更强的作用,叫刮痧导引。

(3) 中药导引。中药当然包括了我们的汤药,还有丸、散、膏等。中药导引对我们的作用是纠偏,身体太寒了,把它纠偏;身体太热,把它纠偏;身体虚损了,把它纠偏;所以在纠偏来说,中药导引,首屈一指。

比如《神龙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还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的方子等等等等。在中药方面,特别是以“伤寒论”为核心的祖国医学,几千年一脉相承传承了下来。

(4) 针刺导引。针刺导引对我们来说,凝神聚气。我们神和气都比较弱、比较散等,针刺时就像起子拧螺丝一样把我们的神给凝到一起,把气给聚到一起。

(5) 艾灸导引。艾灸导引跟刮痧相反,它的作用的聚拢。不管身体里面是风、寒、湿等状态,它可以帮我们把阳气聚拢,阳气一聚拢,身体里的病气浊气就散掉。就像太阳一出来,外面下的雨,地上的水、潮湿等等就蒸发,风、雨也变得小了。

以上这五种方式的导引,没有谁比谁强,谁比谁弱。没有说一定推拿导引要强于针刺,还是中药导引强于艾灸,还是艾灸导引强与推拿。是在当下我们的身心的问题,该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的导引方式。

以上这五种方式的导引,还需要有一个关键的根本,就是心灵导引。一个人首先要明理,搞明白我、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因为我的不明白、执着、以及德行的缺失,造成了我的身体、婚姻、工作、家庭等各种问题。

这是我们学习的关键,也是各个方面转变的根本。不然只是被以上五种方式的导引治疗,暂时有效果,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一个人的根本问题。

比如说当我们用推拿导引调和一个人的身体,但是当他的思想性格、言行举止不转变,没有一个能跳出当下的场景和情绪看待事情。对任何喜欢和不喜欢的,得之若惊、失之若惊,造成别人的烦恼、痛苦和伤害……。他依然和谐不了,依然会漏气、会漏神。

我们用刮痧,把一个人各个方面的淤堵疏散掉,他仍然在以前的意识形态里,这些问题就又全部聚拢到一起来了。

我们通过中药导引帮助一个人,协助一个人纠偏,像一个跷跷板,让他从一端回到了中间,但当他没解决这个心灵部分的问题,很快就会把自己震荡到跷跷板另外一端,来回两端跑。

当我们用针刺,帮一个人凝神聚气,但因为他的内心没有转变,各种恐惧、焦虑、不安全,疑神疑鬼,又一团乱麻,管理不了自己。

当我们用艾灸让一个人阳气升发起来,把风寒湿散掉了,但他在思想、行为、德行上没有转变,很快又会使各种问题再次回来……

做中医要注意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当我们用推拿、刮痧、中药、针刺、艾灸……帮助一个患者恢复,但是没有同时来引导他不断的转变自己的时候,我们越帮助对方让他身体越好,对方会因为身体的这个好,让思想、言行、德行上出现的问题因为叠加,而变得更重。

而且因为是我们帮助了对方,这样的缘,依存、关系、条件、关联、连接、叠加最终都会反射回到我们自己身上。从这个例子延伸到做老师、律师,以及各行各业……,我们到底是不是在做好事,是不是真的在帮助到对方?

                              ——以上课程随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上老君养生诀
养生智慧精华集 (片段摘录)
李氏砭法|砭治耳鸣
形体与劳逸
彭祖养生丨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
春季易郁易发火?做好这件事,疏肝解郁不求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