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评A448: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读《南明史(全2册)》

/望月听雪

    顾诚的这套《南明史》被读者奉为经典,为明清史研究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因此翻开这段沉痛的历史之前,有必要看下作者的经历与所处的时代,那个被文革充斥了青春岁月的年代,在上山下乡、走遍中国的旧时代里,有人随意挥霍掉了青春,有人踏遍祖国大好河山有了另一种不同意义的领会,有人于闲暇时光里、于空荡的象牙塔中、于田头荒地间成就了自己美好的青春。“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入学以后大量的时间被政治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所侵占。4年的大学生活,我从课堂上学得的知识相当有限,倒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通过一些非正常的途径培养了独立治学的能力。所谓“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所谓“十年磨一剑”,顾诚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的呕心沥血之作,那个跨越青春的动荡年代里执着不悔、孜孜不倦的心得收获,在诸多史料中对于明清史的梳理消化,有着顾诚自身对于这段历史的解读,亦是他治史的真实写照,一字一句映照着他毕生为之斟酌努力的成果,笔墨间见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视学术为生命的严谨态度。

    他的南明史核心思想之一,便是以南明史作为一个转折过渡时期的对于华夏民族之兴衰所起的作用,“中国在明朝中期以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期以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已经逐渐落后,但是直到明朝末年中国同西欧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被大顺军推翻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统治时期还是孜孜于引进西方科技,特别是火器和历算,不少士大夫也抛除畛域之见,注意吸收西方的新知识,尽管他们的目的是挽救行将灭亡的明帝国。”如今的科技发展,几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时空缩短,为如今科技渗透到各方领域,世界格局早就不是那个车马邮都很慢的时代可以想象的了,社会分工的细化,中国在五六十年代至今仅仅半个世纪的日新月异是有目共睹的,父辈、吾辈、子辈间生活的差异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军事仅仅成为一个威慑,更多的实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商业战、高科技战,在世界格局日益紧张的今天,回顾历史上曾经的繁华与衰落,便是“以史为鉴”的重要一课了。“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清朝统治的建立是以全国生产力大幅度破坏为代价的,稳定后的统治被一些人大加吹捧,称之为康雍乾盛世。正是当中国处于这种'盛世’的一百多年里,同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清政府的腐败懦弱,使得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觊觎环伺,中英鸦片战争之后,“随之而来一幕幕丧权辱国的悲剧,使大清帝国的腐朽落后暴露无遗。”这是一种沉浸式的历史解读,脱离了众说纷纭,从零零种种的史实中衍生出自己的见地与观点,也是最令当代人们深思细想的,关于民生,关于民族发展的大课题,历史就是在这样的磕磕盼盼中往前发展,一个民族的兴衰史彰显着领导者的能力,也依赖着众多有识之士的觉醒与奋斗。

    这即是作者在序末所提笔写下的心中感慨,“历史科学的万古长青,就是教导后来者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使我们的事业做得更顺一些,不要倒行逆施,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做出贡献。”

    回到这段读来铭心刻骨的历史,承载了一个朱朝帝王的末代衰败史,大幕徐徐拉开,“公元1644年,拿纪年来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政权是永昌元年。三种纪年代表着三个互相敌对的政权,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斗争。”“高秋咸镐起霜风,秦汉荒陵树叶红。七国斗鸡方贾勇,中原逐鹿更争雄。”

    “这一年的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身死;当天,大顺皇帝李自成进入北京,明朝覆亡。说到崇祯皇帝,少年登基,无论其能力如何,论其勤勉,可算一代明君,明末锦衣卫指挥佥事王世德在《崇祯遗录》中记载:“上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事”,如此一个勤政的皇帝,执政十七年,最终落入自缢身亡的死局,徒留一生的功过是非予后人评说,不免令人唏嘘感慨。然,诚如他临终遗言一般是“诸臣误朕”吗?当然不是,世事在最前端,就已埋下了它的走向,“吊影煤山恨眼收,烽烟起处帝明休。忧时克俭眸中血,撒豆成兵海上楼。月照金陵风摆柳,霜催紫禁鼓惊囚。冥台愧见成与太,断向神天掷吴钩。”

    短短两三个月里,大顺政权凭借兵威和深得民心,迅速地接管了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清军收取了关外地区,形成了大顺政权同清政权隔关相峙的局面。而明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地方还很大,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仍然在明朝委任的各级官员统治之下,他们自居正统,此后更是围绕着立谁为新帝而彼此攻讦,为南明政权埋下了隐患。”南明,一如南宋一般,北方地域被占领之后,南方朱明朝偏安一隅,守着自己那方寸之地,却在诸多纷争之中将一个苟延残喘的南明王朝送入了灭亡之终局。

    “武将马士英等人的拥立下,福王朱由崧即位,改元弘光,而这些'定策’功臣也造成了南明内部权力的失衡,继而引发内斗不断。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继立,先后与大顺军、清军展开你争我夺的角逐,但激烈的内部斗争,使南明君臣在不停的内耗中,失去了无数翻盘良机,走向了失败。”

    临危受命,无大将之才无以扭转乾坤、力挽狂澜之力,更何况朱由崧的昏庸荒淫,然,“弘光朝廷继承的是党争、腐败、武将跋扈,忙于权力的再分配和内耗才是弘光朝廷土崩瓦解的最主要原因。”“清兵南下,一路所向披靡,而这个腐朽的南明,节节溃败,不堪一击。”

   记当年、阿童东下,佛狸深入。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裙屐偏轻敌。笑风流北府好谈兵,参军客。这阙词作于清朝,因其壮怀激烈的心境,影射的即是“明末清初的镇江战事,镇江的失陷与守将杨文骢的书生意气、骄傲轻敌脱不了干系。将大清军用灯笼火把伪饰起来的空筏看作是满载敌兵的战船,正当杨文骢为发炮击沉了清军的空筏而沾沽自喜时,清军主力已在大雾的笼罩下发动偷袭,杨文骢的狼狈与尴尬遂成为那场灾难的终点。”这一场战事实为整个南明朝局势的缩影,“纵观整个战局,弘光朝的覆灭就是那些夸夸其谈、志大才疏的风流名士们所制造的悲剧。国亡了,家破了,西风吹尽王侯宅,光荣与尊严在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旧垒废,神鸦集。尽沙沉浪洗,断戈残戟。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任黄芦苦竹打寒潮,渔樵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明悲歌,拥兵百万的弘光帝,龙椅还没有焐热就被满清灭了!
漫谈南明5 第二章 形势 (一) 五个皇帝
崇祯皇帝死了之后,南方陆续出现了几个反清朝廷,都是哪些人呢?
「大明王朝档案」风雨飘摇中的南明政权
南明弘光朝几十万兵力,为何一年就被清军打垮?
宁予外族,不予家贼:南明弘光小朝廷是如何在一年内作死自己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