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Light in the Angkor》——吴哥的光影(上)

1296年8月,高棉帝国刚刚遭受到暹罗人的进攻,中国皇帝的使者周达观便来到了吴哥。他在那里度过了一年,回国后他撰写了《真腊风土记》,其中描述了这个王国和首都。随着邻国的不断入侵加上迁都,帝国没落了,一度辉煌的吴哥时代渐渐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1863年7月,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勒的几本遗著的出版,欧洲人开始接触吴哥了,而作者曾在三年前在废弃的首都待了几天。自此吴哥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直到今天。

2009年春节前后,本文作者花了8天时间感受了吴哥的魅力。

图为在热气球上航拍的小吴哥


Angkor,意思是圣洁之城。Wat,意为庙宇,加起来可以理解为”圣洁之城“一般的庙宇。

不知何时起,吴哥窟被误称为小吴哥,或许是相对于吴哥遗址中另外一组规模更大的建筑群——吴哥城”Angkor Thom”。

吴哥窟是目前柬埔寨910座古代神庙遗址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作为一个独立建筑群,被列为东方四大奇观名单,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千佛塔齐名。

建筑群坐东向西,日出时的剪影,其轮廓被柬埔寨人印染在了国旗上。


日出不是天天有,看了三次日出,最后一次以多云告终,但是却是另一种味道


谜团一:日出从玉米头中央出来以及落下每年仅有一次,这一天是几月几号?每年是否相同?

吴哥窟是一组印度教风格的建筑,建筑的工程非常浩大,经历了长达90年的建造。

竣工时,高棉帝国已经进入了佛教时代,但其供奉的印度教三大神祗之一——八臂毗湿奴直到今天依然屹立在那里。

漫步吴哥期间,回碰到许多宗教名词,例如梵天、毗湿奴、湿婆、阿修罗等等,其实早在两千年前,就被我们的祖先翻译成了佛陀、观世音等等。

图为供奉大八臂毗湿奴


Naga,是一个有着七头的眼镜蛇造型,在古代高棉人心中,它是守护神、有着风调雨顺能力的神物,因此在柬埔寨到处都是它的形象,出现在了皇宫、寺庙、桥梁、货币、银行等等


巨大的建筑中廊道与石梯上下交错,让人犹如进入迷宫一般,其漫天的浮雕到处都是。

图为刻在墙壁上的舞女形象的浮雕


而柱子上则表现了国王的一千个妃子的形象


谜团二:许多寺庙中都发现雕刻了一半的浮雕,是什么原因导致当时的工匠停工,而且一停就是几百年。战争?洪水?瘟疫?                                                    

而寺庙核心部位则有着八百米的长廊,上面雕刻着负责精美的浮雕,多数是在12世纪完成的,少量是16世纪加上去的。

部分内容来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但是更多内容来自古代高棉帝国的各个方面,如国王、战争、百姓等等

图为深邃的长廊


图为高棉士兵的形象,他们赤足、拿着盾牌和弓箭,列队步入战场的样子


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可以用耳朵聆听到水滴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到湿漉的霉味以及千年蝙蝠粪便的味道

几乎所有的神祗前面都有尼姑在守护,她们坐在草席上,光首赤足,披着白色的服侍

图为一名尼姑从门外进来的样子


阿布莎“APSARA”仙女,而更多的人称之为国王的妃子,其形象出现在所有的寺庙和宫殿内。个人认为还是称为仙女更好,她们带着头饰、脖子、手臂上、手腕上、腰上、脚脖处的饰品各不相同。


大量的仙女仅有少数身上是油光滑亮,还以为是好色之徒的杰作,后来才直到是当地人挑选完整的用来制作拓片所用,但是长久下去,不是对千年的雕刻又是一种破坏呢?

图为两名勾肩拦腰的仙女


柬埔寨少女穿着古代高棉的华丽服侍,与游客合影留念,后来我特地去看了两次古代高棉歌舞表演。


吴哥窟核心建筑已经禁止入内了,听说陡峭的石梯以前使得一名法国游客失足摔死。

高耸的建筑,使得走过的游客是那么微不足道,同时可以看出边上的石梯陡峭的犹如攀岩一般


而这座残破的侧门,同样给人以沧桑的感觉。真难以想象当年吴哥窟的盛况究竟如何?


窗户几乎式样相同,透过窗户外面的世界别有一番滋味


这是新人在吴哥窟内拍摄婚纱照


190米宽的护城河使得故宫、西安古城的护城河都自叹不如,更别提欧洲的护城河了,如今成了孩子们的天然泳池


护城河的日出,同样精彩


吴哥窟内与猴子玩耍的孩子,他们互相对视着,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好伙伴


吴哥窟的日落,所有建筑犹如镀了一层金色,令人陶醉


离开吴哥窟往北仅400米,就是好称观赏吴哥窟日落最佳地点——巴肯山(PHNOM BAKHENG)。

巴肯山是吴哥地区第一座寺庙所在地,建造于889-910年间。方形的寺庙就建立在山顶,距离地面达65米。四面原有台阶直接可以上山,但是早就破败不堪以至几乎无法行走,只能从小路或者象道绕行上山。

图为山顶的佛塔,前景是印度教林迦。

林迦是印度教的一种生殖器崇拜,正好有貌似同一家人的人群在做某种仪式,有人把矿泉水浇在中间的石柱上(男性象征),泉水流到底座从北面的缺口(女性象征)流出来,人们把流出来的水涂在脸上,边上有僧人在念经或者祈祷等等


巴肯山隔壁就是巴云寺(BAKSEI CHAMKRONG),第一次路过居然没有看到,第二次无意中看到一座类似金字塔的建筑,查询得知就是巴云寺。陡峭的石阶让人生畏,此塔与吴哥窟不同,属于砖石结构。


佛塔门框上篆刻着的高棉文字,据悉源自印度梵文,不知与现在柬埔寨文字是否相同,总之看起来差不多


很早以前就看过这样一张图片:森林之路的尽头,是一座有着人脸的巨大城门,原来这就是吴哥城的门。当来到此门前面,我都会莫名的激动


护城河上面的通道栏杆居然是采用印度史诗里的神话故事——《搅动牛奶海(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

——在大海的中心,巨蛇盘绕在曼陀罗山上,恶魔与神以蛇为绳索拉动曼陀罗山以搅动海水,恶魔与带着头盔的神都在搅动大海,以提取能够长生不老的仙丹,恶魔手握蛇头,神手握蛇尾,结果自然是神赢了。


看到此门,我不知哪里冒出一个单词“象门”。因为同伴说这是给大象走的门,终于在某个中午,见到了十几头大象鱼贯通过此门。

此门正是吴哥王城的南门,后来去的东门,西门同样如此。


巴戎寺(BAYON),是吴哥城的中心,远看是一堆乱石,近看是54个石塔,每个石塔上面都是四张巨大的人脸。有人说这是国王的脸,54个塔代表着当时高棉帝国的54个省份,也有人说这是神的脸。不管是谁的脸,总之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就是出自这里。

个人认为神的说法更加真实,因为所有的脸都有三个眼睛。


巴戎寺里到处都能感受到高棉的微笑,这是除了吴哥窟之外最值得逗留的地方



僧人们经常出现在游客中间,他们的僧袍与佛塔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此僧,悬空的手感觉在抚摸菩萨的脸



巴戎寺远看像一堆乱石,近看却令人震撼。最佳欣赏时间是日出后以及日落前,此图即为日落前拍摄。


尽管寺庙损毁严重,但仍然是吴哥王城里最精美的寺庙

此为柱子上的舞女浮雕


低调的同伴,面对着无处不在高棉的微笑


而游客则纷纷与古人装扮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这种不知名的小花,长在石头缝隙中,可见生命力之顽强


巴戎寺门口卖纪念品的小女孩,当地人个个长得非常上镜,尤其是眼睛,大大的而且黑白分明。


巴芳寺(BAPHUON)是当时最壮观的寺庙之一,距离巴戎寺西北200米,我们去时正由EFEO(法国东方极端画派)在进行重建。

此为长达200米的通道,下面是四排石柱,上面有条正打好哈欠的狗懒懒的看着我们


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位于吴哥王城东门以东,建于约12世纪中期,神庙内供奉湿婆神和毗湿奴。

值得一提的是,此庙是中国政府响应联合国无偿援助柬埔寨吴哥修复工程,已经从2000年开始,2005年结束了。而第二座由中国政府援助修建的寺庙已经在塔高寺(又名茶胶寺,TA KEO)展开了。

一直看到各个国家参与修复吴哥工程,看到中国国旗特别自豪,于是亮出有国旗的摄影包和工程的铭牌一起合影。包上放了当地一种非常漂亮的雞蛋花。

在游客的留言簿上,看到有人留言“中国人修的就是比日本人牛”、“顶!”、“爽!”等等,特别搞笑

图为我的摄影包与神庙铭牌一起合影


尽管周萨神庙占地面积很小,但是散落在地上的4000多块石头把建筑重建起来可不是好玩的,在十几个外国政府参与的无偿援助修建的工作中,中国的工作队多次受到柬方和同行的好评。

图为已经修复的图书馆,中间白色的石料是新的,其余都是旧的史料


由于拍摄《古墓丽影》而名声大作的塔布隆寺(TA PROHM),是每个游客必到的地方之一。

如果说吴哥窟、巴戎寺是古代高棉人艺术天赋的见证,那么塔布隆寺就是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的场所之一。

在寺庙内,树木沿着任何地方生长,无论屋顶、墙壁、台阶,生命的顽强由此可见一斑。但是也给维修带来了一个难题,去除树木建筑将会在顷刻间倒塌,而不清除的话植物将会继续破坏建筑的格局。相信这是在此维修的印度人一个即为头疼的难题。

此为塔布隆寺内的墙壁,呈现出红色,有点像故宫的颜色


树木照片两幅,从中可以看见树木以你想象不到的力量生长着。至于平时常见的塔布隆寺的那棵树木的照片,我就不用贴了,因为外界实在太多了

此树长在一个建筑的门框上,高高的树木与走过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这棵树更加夸张,沿着墙壁生长,呈现出“]”的形状。


在一个佛塔内不但敲击自己的胸部听到“捶胸顿足”的奇特效果,而且还能享受到“洞里乾坤”的感觉。通过四通八达的门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女王宫(BANTEAY SREI)被誉为吴哥艺术皇冠上的一颗珍珠。是供奉着湿婆神的印度教寺庙,建造于967年,与其他寺庙不同,修建它的并不是国王而是一名婆罗门。尽管寺庙面积不大,却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石雕作品,而且保存相当完好。

图为女王宫的日出,护城河里盛开着少量莲花,如果雨季到来的话我相信莲花一定会盛放!


一进女王宫就能看到道路两边都是巨型的林迦(男性生殖崇拜),使得该寺庙与众不同


精美的雕刻据说出自女人之手,因为它们太过细腻了,而且许多都是三维的,让我这样对雕刻是外行的人都看得如痴如醉


可惜最核心的三座中央塔禁止入内,或许能看到当时国王的妻子形象

图为三座中央塔


哈奴曼,印度神话中神猴的形象,据说也是孙悟空的起源之一。

图为守护着图书馆(藏经阁)的哈奴曼们,这里都是复制品,真品已经收藏在了金边的国家博物馆里


刻有毗湿奴大战湿婆神的门楣,一个是守护神,一个是破坏神,两者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此处门楣就是显示的这个情景


另外两处门楣,由于实在太过精美,所以特地贴出了三处门楣的照片

有着哈奴曼与阿修罗对打形象的门楣


有着毗湿奴骑在大象身上形象的门楣,大象地下据说是传自中国的“饕餮”形象,可见高棉民族对其他外来文明也是融合并用的


今天就发到这里,最后来一张莲花盛放的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图:从宗教到建筑,从神到人,看懂吴哥窟。
丝路东游记 43:吴哥王城里的中国印迹
柬埔寨 吴哥窟区
吴哥:蒋勋游历14次才写出你的美,你值得我们一生有一次沉醉
吴哥窟 仰望佛祖千年寂寞的微笑
它比尼泊尔更省钱,比清迈更无争,错过就是永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