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州崔马村:传承百年的传统手艺

吉建军,陕西华州人,诗人,作家。


 

初冬的日头,把懒懒的阳光洒在大明镇崔马村的土路上,村民王大爷正坐在庭院里,和村里几个村民一起忙碌着。转眼之下,胳膊粗细的竹竿在王大爷的竹刀下变成了挂面一般粗细的竹篾,粗粗的一把,放在身边,以备编笼之用。

笼,是关中道上特有的一种生产生活工具,用竹篾编成,类似于其他地方的篮子,有一个用寸许粗的木条做成的笼拌,以资提携。而华州的编笼手艺源远流长,其中以崔马村最为著名。


崔马村周边原先是几百亩的竹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崔马村传承了数百年的编笼的手艺。在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大明塬上,崔马村因为编笼的手工业,曾经是这一带出名的富裕村。崔马村的村民说:“这里的人不缺钱,就算是偶尔缺钱了,去村外砍一根柱子,熬半晚上时间,编成几个笼,第二天赶会卖了,换一些生活用品绝对不成问题。”

崔马村原先是两个村子,一个为崔家坡,一个为马家坡,两个村子皆以姓氏命名。据村里一位崔姓老人回忆,崔家坡的崔姓是从原华州镇(现华州街道办)崖坡行政村迁徙过来的,至于是什么原因迁徙,因为过去了数百年,已经不可考。而白泉村的崔姓,与崔马村的崔姓算是同宗,都是从崖坡村迁徙过来的。


白泉的崔姓和崔马村的崔姓原先在一个地方祭祖上坟,后来双方还因为祖先神轴牌位而发生同族之间的斗殴,最终交恶而互不来往。

崔马村曾经有崔家祠堂,后来因为年久失修而逐渐破落,最后被夷为平地,崔家祠堂是当年崔姓祭祖的地方,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曾经有着很旺盛的香火,崔家的先人们被供奉在祠堂里,接受后辈们的膜拜。

崔马村的城墙和城门,算得上是附近最为坚固和雄伟的城墙了。据崔大爷称,原先的城墙很厚实,里外好几层,有十几米厚,城门口有角楼,还有专门负责看城门的人,这人平时就住在城门里面的门房里,负责城门的开启和关闭,还负责巡视城楼和打更的任务。

崔大爷说:“以前小时候去外面看戏,回来的晚了,进不了城门,就喊看城门的老汉开门。老汉困觉,往往不悦,久而久之,看城门的老汉就故意把城门不关严,留下一个缝隙,正好可以让一个人容身钻进来。”


后来,因为交通不便,为了修一条道路而将城门和城墙全部拆除了。

除了崔姓,崔家坡还有王姓,王姓比崔姓迁来的晚,至于是什么时候迁徙过来的,已经很少有人能记忆起来。崔大爷称:“王姓迁来之后,与崔姓基本上能和睦相处,只是到了后来,王姓家族越来越兴旺发达,就对于崔家坡这样的村名有些不满了。于是就有了'夺名之变’,这在崔家坡村史上是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崔大爷告诉笔者:崔家坡曾经有一个老爷庙,每到庙会期间附近的村民就都来赶庙会。在通往崔家坡的必经之路上,王家人在那里设置了路障,有人要通过,就问他:“你去哪儿?”来人要是说:“去崔家坡。”就不让过去,要是回答:“去王家坡。”就欣然放行。


只是大家都约定成俗地称之为“崔马村”,王姓人士的“夺名之变”也没有能成功,最后王姓人也就放弃更改村名。直到后来到了解放后人民公社时期,崔家坡和马家坡合并成了“崔马村”。

而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崔马村附近的几百亩竹园也被砍伐殆尽,短期内无法恢复,只有这编笼的手艺流传了下来。现如今,村里的老人们还在继续着先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他们在农闲时节在家编笼,只不过只能去购买编笼的材料,诸如竹子、笼拌等,然后加工成竹笼,等人上门收购。而年轻人们大都出去打工了,没有人继续继承这门即将消失的传统手工艺。

崔马村的竹笼以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质量而闻名,基本上销往渭北各县,最远销往甘肃一带,北面到达陕北一部分地区。因较好地传承了传统的手工艺,所以销路不成问题。

目前,崔马村的传统竹艺也面临着传承断层的问题,年轻人基本上没人学习了。如果能够恢复曾经的百亩竹园,保护好这个传统的竹艺,使这个传统手工艺能获得更好的传承,崔马村一定能获得更多地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手工艺||汝城井坡下青村•斗笠
华州古堡——瓜坡姚堡子(姚郝村)
马致远故居
马通人性
八旬老妪宋引年变废为宝
浦江一峰九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