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译韩愈的《师说》

       古时候想要做学问的人是一定要向别人拜师学习的。老师的职责是传承道(理),教授术业,解除疑惑。人们并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的,怎么能没有疑惑呢?有疑惑却不拜师学习,那疑惑终究不能消解。比我早出生的人,他懂的知识道理自然比我早,我就向他学习。比我晚出生的人,如果他懂的知识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向他学习。我学的是知识道理,又何必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所以说无论是富贵的、贫贱的,无论是年长的年少的,只要有知识道理的人,就是值得向他拜师学习的。

        唉!拜师学习的风气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那是很难的了!古时候的圣人懂得的知识道理远远的超出普通人,他们尚且还要拜师学习;现在的普通人懂得的知识道理远远地少于圣人,他们反而以拜师学习为耻。所以,这样就变得圣人越来越贤圣,普通人越来越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普通人之所以成为愚昧的人,原因都是出在这个地方吧?!人们由于爱自己的孩子,就会选择好老师来教育孩子;而他自己却以拜师学习为耻。怎么会这样呢?那儿童时期老师所教的只是识字、读句这些基础知识而已,不是我所说的传承道理、教授术业、解除疑惑。不会识字读句与消解疑惑这两件事,一件会去拜师学习,另一件却不去拜师学习,这是学了小的却丢失了大的啊!我不认为他是个明智的人。巫医啊,乐师啊这些做百工的人,不会以拜师学习为耻的。反而士族、大夫这些人,如果有谁开口说“老师啊”、“弟子啊”这些话,大家就会凑在一起取笑他,如果问这些人为什么取笑他,这些人就会说:“他与他年龄相近,懂得的知识道理也差不多,如果对方地位比自己低,那自己会觉得受到羞辱;如果对方官位比自己高,那会觉得自己是拍马屁奉承他”。呜呼,拜师学习的风气之所以失传,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所谓的士族大夫这些人很看不起巫医啊,乐师啊这些做百工的人,现在他们的才智反而不及后者,这能有什么奇怪的呢?

‌圣人是没有什么固定的老师的,谁有知识就向谁学习。孔子曾经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这些人学习。郯子等等这些人从整体上来说还没有孔子那样贤能。孔子说:“即便是只有几个人在一起,其中也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所以说学生不一定就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方方面面都比学生贤明。懂得的知识道理有先有后,学术专业是否专门攻读,只是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李蟠,今年十七岁,喜欢学习古文,六艺经传都系统的学习过,不拘泥于现在的风气,在我这里学习,我赞赏他能够遵循古时候拜师学习的道理,所以写下《师说》这篇文章送给他。


                         吕金鸿    译

                                   2017.7.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说》思维导图
《中庸》流传千古的名言,值得终身学习!
《师说》原文及译文
《师说》评注译析(详解)及知识点整理
韩愈《师说》全文 【译文】
217.《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