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校长的继续教育
摘自:《第二教育网》
我国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在全员岗位培训和实现持证上岗的基础上,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把校长各种形式和类型的培训,都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并在我国逐步建立校长继续教育的制度。
接受继续教育,是校长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这三方面都对作为教育关键人物的校长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我们的中小学校长,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进一步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熟悉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掌握现代学校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接受继续教育,也是校长自身成长的需要。按照校长成长的规律,一名校长大体要经历职前预备期、岗位适应期、称职期,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从这个角度分析,接受继续教育,是促使校长从当前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继续教育要符合校长成长的规律
(一)校长的成长是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
过程是事物发展在时间上延续和空间上扩展的表现。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定过程。据对全国10000名中小学校长和120名优秀校长的调查分析,证明:中小学校长的成长,一般是沿着“职前预备”、“岗位适应”、“称职”和、“成熟”四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时期,在学习理论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层上,逐步发展、不断提高、日趋成熟的。
职前预备期。这是校长任职前经受各工作层面锻炼,并为领导和群众认可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在完成本岗位职责中,工作负责、态度端正、思想进步、业务较强、实绩明显、威信较高,是教职工群体中的优秀者,有的已获得本岗先进工作者称号;是学校某一方面的负责人,并已经取得局部的学校管理经验,为主持全校工作打了良好基础;领导和多数群众对之认可,并寄予较高期望。在一般条件下,这一阶段大约要经历5~7年时间。
岗位适应期。这是校长上岗后适应环境、积累全局管理经验,逐步认识管理规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尽力适应管理环境和领导班子中的人际关系,为顺利开展工作打基础;有强烈的学习要求,渴望尽早实现从教师素质结构向校长素质结构的过渡;积累管理全校的经验,获得了一定的管理主动权。这是校长成长过程最艰苦的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需要经历2~3年时间。
称职期。这是校长全面掌握常规管理经验、稳步成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常规管理技能,获得了较多的工作主动权;办学取得明显成效;尚未完全认识管理规律,工作缺少理论指导。这是向成熟校长过渡的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需要经历3~5年时间。
成熟期。这是校长认识办学规律、获得理论支持、掌握管理主动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特征是:确立了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办学有自己的独立思路;管理行为摆脱了单纯经验的局限,办学有特色;站得较高,看得较远,全局观念、战略观念、创新意识、决策能力等均达到了新的高度;对教育实际和学校现状了解比较透彻,工作能从实际出发,摇摆性小。在处于成熟期的校长中,个别造诣深的,已经或正在向专家型校长过渡。
总之,校长的成长过程,也就是校长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水平、创造精神等方面素质发展变化的过程。各时期相互衔接,又有质的区别。一名校长从上岗到成熟,大约要经历10年左右时间。校长的继续教育,要符合校长成长的规律,促进校长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二)校长的成长是从教师素质结构到校长素质结构的演变过程
从对校长成长过程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校长一般在上岗前都是好教师,都获得了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一名合格的校长,应当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校长。从一名优秀的教师到一名合格的校长,需要实现素质结构的转变。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促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校长的主要任务,是安排好学校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管理好学校。由于教师和校长承担的任务不同,因而对他们的素质及其结构的要求也各有区别。从理论角度分析,要求教师必须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对校长的要求,则必须在掌握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的同时,进一步学习管理理论,掌握教育管理的规律。从能力角度分析,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材的分析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班级的管理能力;对校长,除以上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概括能力、公关能力,乃至经营管理能力。从思维方式角度分析,对教师的要求往往侧重具体、形象思维;对校长的要求则多侧重宏观、理论思维。从科研的角度分析,要求教师侧重教育教学研究;要求校长则侧重行政管理和办学规律的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校长素质结构和教师素质结构是有原则区别的;从优秀教师到合格校长,必须实现素质及其结构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也是校长自觉接受继续教育、加速成长的过程。
(三)校长的成长是实践经验与学习理论紧密结合的过程
校长的成长,是建立在学校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的。没有学校管理的实践或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校长的成长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校长的成长必然受到限制,不仅成长缓慢,而且也不可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在校长成长的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些同志认为,校长是干出来的,只要认真干,自然会成长;另一些同志认定,校长必须脱产学习,只有学习理论,才能当校长,校长是学出来的。这两种认识各执一端,把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都有片面性。
其实,校长的成长,是一个反复实践、反复学习的过程。通过实践,获得管理的经验;为了使经验得到概括,使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校长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学习,掌握理论,使原有的认识得到提高,并返回到管理实践,使实践更具自觉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使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因此,有目的地组织校长学习政治、专业理论,把学校管理岗位实践和管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推动校长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是校长继续教育最主要的任务。
(四)校长的成长是从吸收他人的教育思想、经验到形成自己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色的过程
具有自己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色,是对校长的更高要求,是成熟期校长最重要的特点。
从称职校长向成熟期校长的转变,依然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这种结合的层次,要求更高。成期熟校长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结合点是研究。为了促使称职校长向成熟校长转变,必须创造条件,帮助他们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教育和教育管理实验。通过研究,使他们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吸取他人先进思想的基础上,著书立说、参与学术交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和教育管理思想,并使其中少数人能成为教育或教育管理的专家。
二、校长继续教育的制度
(一)领导体制
我国校长的继续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领导体制。中央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人事司负责实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校长培训领导小组,由省(市、自治区)党委、政府、教委和教育学院的领导人组成,领导本省(市、自治区)的校长培训工作;地(市)和县(市)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和实施本地(市)和县(市)范围内的校长培训。
(二)办学体制
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的继续教育,一般由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学院负责实施;小学校长的继续教育由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成立省(市、自治区)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附设于省(市、自治区)教育学院,协调本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的普教干部培训工作。
除培训机构的作用外,还须充分发挥本地区高等院校的优势和各系统培训干部的积极性,建立以培训机构为主体、多渠道办学的体制。
(三)培训体制
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的培训,在总结建国四十多年来校长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制。这一体制包括岗位职务培训、岗训后培训、学历培训和成熟校长研修等四个互相联系、上下衔接的培训层次。
岗位职务培训,是按照校长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进行的一种专业资格培训,其目的是提高即将上岗的校长的政治、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在岗位培训的基础上,我国将实行校长持证上岗的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1997年起,凡未接受岗位职务培训的干部,都不得任命为校长。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践证明,岗位职务培训应该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
岗训后培训,是学历和岗训合格后的继续教育。校长岗训后的培训,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学习理论和交流先进管理经验,使校长适应时代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有关政策规定,中小学校长每五年轮训一次,形成校长定期接受继续教育的制度。
学历培训,是为了使校长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学历标准所进行的培训。其中教育管理专业的学历培训,要达到双重目的:其一是要使学历未达标的校长,通过培训达到规定的最低学历;其二是对学历已达标的校长,通过第二学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在学历培训中,小学校长主要参加大学专科培训,也可参加大
学本科的培训;中学校长参加大学本科的培训。由于国家已要求提高中小学校长的学历层次,即小学校长达到大学专科学历,初中校长达到大学本科学历,高中和大学有条件的校长,要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争取达到研究生的学历水平,因此,学历培训将成为我国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成熟校长的研修,是促使成熟期校长向专家型校长发展的培训。这类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修,总结校长的办学经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促使他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
以上四个层次的培训,是互相联系和衔接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培训机构正在研究通过学分制的形式,使四个层次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互相连接,避免重复,以提高校长继续教育的整体效益。
(四)教学体制
1.教学原则
在校长的继续教育中,教学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并重。校长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明确规定了对校长的政治业务要求,校长培训则要使校长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朝着又红又专的方向发展。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是紧密联系的,脱离政治培训的纯业务培训,必然要迷失方向;排斥业务培训的政治培训,则会滋长形式主义的弊端。
(2)理论联系实际。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都要理论联系实际。政治培训要从校长的思想实际出发,解决校长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执行方针政策过程中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把学习理论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结合起来;在业务培训中,则要重视解决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校长在接受培训中,要认真读书、研究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
(3)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校长的实际水平差异很大。针对校长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培训的课程、内容和方法应有所区别,教学计划要有弹性,不能“一刀切”。
(4)培训进度与效益要统一。为了搞好校长培训,教学必须有计划、有统一的规范,以保证培训的质量。但是,培训首先要讲效益,不能片面追求速度。通过培训要使不同层次的校长都有所提高,要尽可能避免重复培训。
2.教学内容
校长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针对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启发性。
先进性,是指教学内容要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教育、管理改革的先进经验。这是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区别于单纯岗位职务培训的重要标志。岗位职务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掌握当校长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继续教育则是在岗位培训基础上让校长系统学习理论,扩大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了避免重复培训、提高培训效益,新的一轮校长岗位培训,应与校长的继续教育结合,在完成岗位培训任务的同时,要达到校长继续教育的目的。
针对性,是指教学内容能解答校长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有了针对性,才能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校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培训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
综合性,是指教学要围绕学校管理实践,使校长从各个侧面吸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由于校长岗位,是个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学科理论以及其它相关理论的岗位,因此,校长培训的教学内容要强调综合性,要使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和补充。在知识结构上,不过分追求单科体系的完整,重点放在课程整体结构的合理。
应用性,是指教学内容能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在体系上要突出实践环节。校长是为了管好学校而参加培训的,因此要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在组织教学中,除加强课堂练习外,还要通过见习、参观、考察等方式,让校长从实际中吸取先进思想和方法。
启发性,是指培训内容要有利于校长思考和研究问题。校长培训不仅要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应该促使他们善于思考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教学不是把知识硬灌给他们,而要给他们介绍各种理论观点、管理思路和办学经验,让校长通过比较、分析和思考,自己做出判断。
3.教学方式
校长的继续教育,一般属在职性质的培训,要体现业余、自学和短期脱产为主的原则,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建国以来校长培训成功的经验证明,在考虑培训的形式时,要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的关系。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让校长参加短期脱产培训,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校长暂时摆脱繁杂的行政事务,集中精力读书、研究问题和总结经验。但是,不能搞过多的脱产培训,特别不能搞过多的长期的脱产培训。这是因为,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中心人物,让他们长期离岗培训,必然要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校长培训的经常性方式是业余培训,即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学习和学校管理的节律紧密结合,以缓解工学矛盾。
(2)面授与函授的关系。在校长培训中,面授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函授也要使面授达到一定课时比例。于校长灵活掌握知识和技能。但是,函授能远
距离进行教学,从而节省校长往返路途的时间和节约办学经费。这种教学形式,特别有利于边远山区的校长就近接受培训。
(3)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我国的中、小学校长,有100万人,分布极广。对他们的培训,一般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采用集中的方式。即使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培训的时间和地点,也需要适当分散,尽可能让校长就近入学。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提倡各教育学院的教师,下到基层,就近培训校长,这种送教上门的培训方式,由于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工学矛盾的问题,所以受到广大校长的欢迎。
(4)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的关系。校长的学历培训的时间,一般为3~5年,属于长期培训;岗位培训和岗后教育的培训时间,一般为3~6个月,属短期培训。校长继续教育最经常的方式是短期培训。即使是学历培训,由于强调半脱产或业余进行,实际也是分成若干个培训小阶段完成的。
总之,为了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必须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继续教育。校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校长的继续教育要符合校长成长的规律。为了提高校长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应该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教学体制,使校长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乡县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学校管理理论:第二章、 学校管理制度及建设
加强我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究
校长培训不应是一种赏赐
校长“回归”讲台,不妨推而广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