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文帝对突厥的方案,很有一套
 / 子

制度优势,永远是中原王朝战胜游牧民族的终极武器,秦汉战胜匈奴是如此,隋唐碾压突厥也是如此。

先说秦汉——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燕国、赵国、秦国都各自修建了长城长期与游牧民族进行武力博弈,但始终没有解决问题。秦国兼并六国,全面采用郡县制,秦始皇集中天下所有资源以蒙恬为将一战就却匈奴七百余里收复了河南之地,将匈奴人挡在了长城的北边,暂时解决了匈奴问题。

这就是制度优势,胡人再也不敢南下来牧马。

设想一下,如果秦国不是短命王朝,匈奴根本没有南下的机会,但正是因为楚汉之争的内耗才给了匈奴崛起的机会并积攒了武力叫板中原王朝的底气。

白登之围就是匈奴在军事实力上超越中原王朝在现实中的验证

从刘邦到汉景帝,汉家连续几代天子都采用和亲的策略与匈奴维持表面上的和平,除了经济没有恢复的原因之外就是制度上的瑕疵:

汉朝是一个联合帝国,在其广袤的国土上既有那些实力强悍的诸侯王,同时还分布着无数列侯,他们都是关起门来各自过自家日子的节奏。

也就是说,汉朝皇帝根本不具备集中所有资源与匈奴进行武力角逐的能力,他们只能将自己的雄心壮志在现实面前暂时搁置

到了汉武帝时代,刘彻之所以敢于向匈奴亮剑,除了经济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外,汉朝严重削弱了诸侯的力量可以集中所有力量办大事才是核心原因。

汉匈之战,表面上是武力的角逐,实际上也是一场综合实力的比拼,有经济、文化、制度各个领域。

而匈奴不仅在经济和文化上全面落后于汉朝,制度的落后也绝对是导致其连续失败的根本原因。

匈奴是部落制,单于虽然是草原上的首领,但底下的那些部落首领左右贤王们和汉初的诸侯王一样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只要稍微有不满意的地方,他们分分钟就会造单于的反。

浑邪王能够率领部众投降汉朝就是很好的说明。

这个时候,匈奴虽然具备骑兵优势,但因为经济、文化、制度全面落后于汉朝,所以,根本不具备战胜汉朝的条件。

所以,卫青、霍去病的横空出世,汉武帝雄才大略的落地,表面上看是个人能力的主动作为,本质上也是时代助推的结果。

做个假设,如果让汉武帝君臣来操盘刘邦时代的对匈问题,也很难避免白登之围。

是的,时也,势也!

▲汉武帝刚好处于历史的拐点

图源/剧照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草原上的主体民族也在不断更新,匈奴、柔然,到了杨坚建立隋朝时,突厥已经称霸草原成为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

突厥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悍?

这样说吧,当时的北齐和北周都争相与其搞好关系,以获得突厥的支持。佗钵可汗曾经非常傲娇地说:

“我在南方的那两个儿子呀,非常孝顺,我根本就不担心贫困问题。”

说的正是北齐和北周。

也是,中原四分五裂,在突厥的骑兵优势面前,北齐的高家和北周的宇文家只能向突厥低头。武帝宇文邕迎娶突厥公主、北周将千金公主出嫁突厥就是这种实力悬殊下的无奈之举。

但是到了北周建德六年(577),形势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因为这年的年初,武帝宇文邕成功灭掉了北齐统一了整个北方,这也就意味着,中原王朝可以集中力量向突厥亮剑了。

宣政元年(578)五月,宇文邕集结五路大军从长安出发大举北上正式向东突厥亮剑。但因为武帝突然患病,所以只能紧急从云阳宫返回长安。

因为周武帝的英年早逝,北周和突厥的这场武力角逐被强制按下了暂停键,但问题终需解决,这个难题最终交给了隋文帝杨坚。因为,杨坚于581年的二月十四日接受了周静帝宇文阐的禅让建立了大隋王朝。

开皇元年(581)年底,沙钵略可汗率领突厥骑兵大举入侵隋朝,隋文帝面临着隋朝建立以来的最大考验。

讲真,如果纯粹以武力进行正面对决,隋朝很难取胜。因为,隋朝此时虽然可以集中北方的所有资源,但在没有南方的经济作支撑以及冷兵器时代游牧骑兵对中原步兵的巨大优势面前,也会异常艰难。

当时,杨坚心里也没底。

但一个叫长孙晟的人却在突厥的组织架构上寻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在突厥内部实施合纵连横之术,将突厥从内部进行瓦解

▲长孙晟对突厥的情况相当了解

图源/剧照

具体的操作方案是——

隋朝派人秘密联络与沙钵略可汗有矛盾的达头可汗和阿波可汗,在沙钵略的西面人为制造不稳定因素,以分沙钵略之兵;扶植沙钵略的弟弟处罗侯,在东面牵制沙钵略。

是的,和当年的匈奴一样,突厥也是部落制,各部落首领只是表面上团结在沙钵略可汗的大旗之下,实际上谁都想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都想做草原上唯一的雄鹰。

如果中原王朝与其进行武力的正面碰撞,在对方强大的骑兵优势面前取胜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取胜,也是惨胜。但如果人为在其内部制造矛盾,让其互相攻伐,然后中原王朝再以武力辅助,则肯定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起来就八个字:远交近攻,扶强合弱

很快,在隋朝的外交攻势面前,达头可汗和处罗侯就与隋朝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当沙钵略再对隋朝用兵时根本就做不到一鼓作气——

开皇二年(582),当沙钵略可汗率领四十万突厥骑兵一路摧枯拉朽兵临关中时,达头可汗却率领自己的部众撤退,不陪沙钵略玩了;
处罗侯的儿子更是给沙钵略谎报军情,称铁勒部落偷袭可汗王庭,沙钵略只能撤军;
开皇三年(583)四月,沙钵略再一次领兵南下,隋军在击败沙钵略的同时还将阿波可汗争取到了自己的阵营中,使其归附了隋朝;

......

随后,草原上就进入了一段动荡期,达头可汗、沙钵略可汗、阿波可汗之间是互相攻伐,突厥的实力在一次次内斗中迅速被消耗,到了开皇四年(584)的九月,内忧外患的沙钵略可汗最终在无奈中与隋朝握手言和。

在沙钵略可汗的实力直线下降,阿波可汗的势力不断扩张并建立了西突厥的情况下,隋朝又转而扶持沙钵略来对抗阿波可汗和达头可汗,还是“扶强合弱”的配方。

沙钵略可汗正式向隋朝称臣,中原王朝在军事赛道上的劣势彻底被扭转。

▲突厥从内部被隋朝攻破

图源/剧照

之后,隋朝继续从外交方面对草原各方势力实行合纵连横,牢牢将战争、外交的主动权抓在了自己手中。

想想,如果不是突厥松散的部落管理制度,隋朝即使使用外交手段也不会从内部拆散突厥各部,并最终取得对突厥的压倒性优势。

可见,突厥是败在组织架构的落后上,而隋朝则处处彰显了自己的制度优势,从而彻底扭转了局势。

此后,隋唐以及之后的王朝应对游牧民族时最成功的的方案依然是:合纵连横,军事与外交两张牌同时打

没办法,游牧民族没有文化的沉淀,就必将导致制度的落后,而制度的落后往往会拖军事的后腿。

这是一个死局,只有自己充分认识到了问题所在才能解决问题。

推荐阅读:

杨坚的运气是真的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朝有多强?仅用了26年,就征服了面积835万平方千米的突厥汗国
面对强敌,应当硬碰硬还是委曲求全?肢解突厥的隋朝告诉我们经验
连嫁父子兄弟4可汗,和亲公主倒戈誓灭母国,结局令人唏嘘
从白登到渭水,匈奴和突厥为何都选择退兵,说白了还是打不过
汉朝对匈奴、唐朝对突厥、北宋对契丹、明朝对蒙古,哪个更有优势
北族风云系列之五·中原王朝与突厥人的“三国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