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的太监之祸,始于安史之乱
 / 子

不得不承认,安史之乱不仅给唐王朝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是深刻改变了唐王朝的组织架构,从此,藩镇彻底不受控制,太监之祸也愈演愈烈。

本质上来说,太监问题之所以会成长为大唐肌体上的一颗毒瘤,根本原因还是,皇帝对官僚群体、对武将群体、对皇室的不信任

而事实又是,太监不仅在平叛战争中束缚唐军前进的脚步,后来更是频频干涉、左右唐王朝的内政,甚至能决定皇帝的人选。

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十二日,安禄山仅用了一个月就攻入了大唐的东都洛阳并于次年正月初一即位称帝,建立了大燕王朝。

守将封常清在退往高仙芝的军营之后,两人统一意见,决定集中兵力封锁潼关,与叛军打消耗战,等河北战场的唐军切断安禄山的后路之后再进行出击。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当时最成熟的做法,哥舒翰的战败、长安的丢失证明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战略的正确。

但玄宗看到的却只是东都的丢失,长安受到的威胁,为此,他既不听封常清解释,还不断催促高仙芝出战。

面对高仙芝的坚守战略,玄宗的每一个表情里都写满了不满。此时,作为监军的宦官边令诚火上浇油,说封常清因为屡吃败仗是到处宣扬叛军的强大,高仙芝也已经被吓破了胆,不敢出击。

玄宗大怒,直接命令边令诚前往前线斩杀封常清和高仙芝。

结果是,封常清饮药而亡,高仙芝被斩首。这两位被战火淬炼出来的猛将没有死在前线却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而原因竟然是,边令诚因为自己的建议不被高仙芝采纳,从而起了杀心。

表面上看,是太监的原因,本质上还是玄宗自身的原因,是他赋予了宦官过大的权力,是他对边将群体的不信任

是的,唐代太监作为监军虽然早已出现,且宦官参政的苗头也已经出现,但安史之乱还是将这一群体的权力无限放大。

太监对于战争的掣肘此后成了安史之乱中的常态——

乾元元年(758)九月份,唐肃宗组队了一个由九路节度使的军队组成的强大阵容准备一举拿下安庆绪困守的邺城。但在这个过程中肃宗却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他为了掌控战争的节奏竟然不设行军元帅进行统一指挥,而是派宦官鱼朝恩担任观军容使行使自己的权力。说白了,鱼朝恩就是战争的实际指挥者

本来唐军由于是拼凑的格局很难管理,但现在皇帝既不设主将又派了一个太监来主持局面,唐军取胜的概率一下子就被降低了不少。

次年(759)三月初六,唐军六十万与史思明的叛军在安阳河附近决战,但结果却是,唐军被史思明的五万精兵给打得是惨败。

▲史思明的军事能力在安禄山之上

图源/剧照

都是肃宗不设主将惹的祸。而且,唐军也是因为鱼朝恩的掣肘才没有迅速完成对安庆绪的攻击,结果让魏州的史思明成功抓住了机会。

唐军战败,不仅没有完成歼灭安庆绪进而围剿史思明的既定计划,反而让史思明趁势整合了河北的资源再一次形成了与唐军对峙的局面。

四月初六,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

唐军战败,肃宗终于吃了不设元帅的决策失误,于是任命郭子仪为元帅,但令人意外的是,因为鱼朝恩不喜欢郭子仪,皇帝竟然在他的建议下将郭子仪给换了,任命李光弼为兵马元帅。

事实证明,只要监军的角色还由宦官充任,唐军势必还会复制以前的败局

上元二年(761)二月十三日,李光弼在皇帝的压力下不得不展开对叛军的主动进攻,准备夺回洛阳城。在选择布阵地点这个问题上,李光弼与鱼朝恩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李光弼根据多年经验准备凭借山区的自然优势来布阵,但鱼朝恩却坚持列兵于平原

结果是,唐军阵型还没摆好,叛军就来进攻,唐军大败。

唐军战败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李光弼苦守一年的战略要地河阳也随之丢失。

史思明始终掌控着战争的主动权。

讲真,要不是史思明随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安史之乱的战争线肯定还会被无限拉长。

宦官,哎...

这是战争层面,对于政治,宦官更是深度参与其中——

在平叛战争的关键时刻,肃宗竟然对太监李辅国和老婆张良娣的谗言深信不疑,赐死了能力不错的建宁王李倓。

▲建宁王李倓被肃宗赐死

图源/剧照

可见,皇帝对于宦官的信任是在宗室之上的

在太上皇于四川归来之后,李辅国更是屡屡对玄宗进行打击。他先是将玄宗居住的兴庆宫的三百匹马牵走了二百九十匹,接着更是假颁皇帝诏书将玄宗由兴庆宫强制性迁往位于大内的太极宫,实施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监控。

当天,李辅国还特意带了五百精兵手拿兵器吓唬玄宗,导致玄宗差点从马上摔了下来。

接着,为了进一步提高玄宗的孤独指数,李辅国将玄宗的心腹全部搞走:陈玄礼被强制性退休、高力士被流放巫州、王承恩被流放播州...

就是发声支援的颜真卿也被李辅国给贬为蓬州长史,外放了。

李辅国一次次突破肃宗的底线,太监势力从此在大唐一发不可收拾。

在肃宗去世的时间点,李辅国将太监专权的戏份演绎得更是是淋漓尽致,他先是强制性将皇后从皇帝身边搞走,囚禁在后宫。一天后,肃宗去世,李辅国直接就将皇后给杀死。

讲真,肃宗之死其实也是在宦官和后宫的共同夹攻下被加速的

完了,就是李辅国拥立太子即位的戏份。

仗着自己的拥立之功,李辅国竟然对即位的代宗说:“皇帝您垂拱就好,朝廷的事交给老奴处理就行。”

▲唐代宗深受战争之苦

图源/剧照

呵呵,擅杀皇后,威胁皇帝,李辅国的嚣张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而代宗由于刚即位根基不稳,还不得不对李辅国进行妥协。

此时李辅国身上的标签是:中书令、行军司马、兵部尚书,简直是文武一肩挑的节奏。

虽然代宗此后搞掉了李辅国,但新的宦官势力依然不断在崛起,因为,皇帝在打压旧宦官势力时又不得不团结新的宦官势力。

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此后,节度使问题和宦官问题成为大唐肌体上的两颗毒瘤,一直将大唐折磨致死。

而这两颗毒瘤都是借着安史之乱的东风成长起来的。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站在历史拐点的史思明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保大唐,猛将全家死绝,女儿被送给胡人和亲,却被宦官活活逼反
大唐的衰落能怪其倚重的异族将领吗?
拯救大唐的两起“父慈子孝”事件
一生被黑,死后却红了1200年:高富帅的成功,绝对不止靠运气
大唐一代名将高仙芝,真的仅仅是死于边令诚的诬告?
安史之乱有多乱,战乱8年人口骤减3000万,大唐从此一蹶不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