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个西汉最有才的人,活了三十三岁
 / 子

贾谊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竭尽心智,费尽心力想要报效的朝廷会无情地将他抛弃。

曾经每一次面对汉文帝肯定的眼神,贾谊都会热血沸腾。他愈加坚定自己效忠皇帝报效朝廷的信念。

君如青山,我如松柏。陛下,秦孝公和商鞅的传说并不久远。

汉文帝任命贾谊为长沙王太傅的诏书瞬间将沉浸在致君尧舜上大梦中的贾谊惊醒。

昨天还是肯定和期许的眼神,今天就将自己赶往千里之外。贾谊感觉自己被从春光明媚中一下子扔到了冰天雪地中。

但帝王的心思本来就是一座迷城,一般人还真的猜不透。

还能怎么办。走吧。

当他站在船头面对落霞时,忽然一个哆嗦。

“哦,这是湘江。”

思绪的切换一时让他悲从中来。他想到了长沙国的卑湿,想到了自己的无故被贬。他仿佛隐约之中看见屈原的影子在波光粼粼中向他微笑致意。

他没有喝酒,但看上去比一个醉酒者还要举止怪异。他喃喃有词:

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

文人之间似乎都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尤其是那种不得志的更是互相引为知己。

如果说屈原在这个世界上有知己的话那一定是贾谊,不过,上帝没有给他们相遇的机会。

我们不谈《吊屈原赋》的文学价值,我们只表贾谊内心的悲伤。

▲屈原  【剧照】

感时花溅泪,身在长沙国郁郁寡欢的贾谊对花儿树木甚至季节的变迁都是极为敏感。

“难道自己真的要老死在这长沙国?”

贾谊渐渐习惯了不能伴君左右的日子,那座熟悉的长安城已经离他越来越远。

“人生本苦,认命吧。”

但就是皇帝突然的一道诏令瞬间就送走了那个颓废的贾谊。贾谊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长安。

是的,一个长处黑暗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丝光亮。

一脚踏入长安城,贾谊竟是浑身颤抖,圣上终究还是没有忘记自己。

很遗憾,皇帝只是有点学问上的东西一时搞不明白这才想起了贾谊。完了他从哪来还得回哪去。

回长沙的路好长好长,贾谊走了好久,那是贾谊一生中走过最长的路。

随后贾谊又被任命为梁怀王的太傅。那是汉文帝的少子,集皇帝的万千父爱。汉文帝希望贾谊这个帝国最有才华的人能够用心去浇灌。

但贾谊的心始终在庙堂,为人师者总觉浪费光阴。

当梁怀王发生意外坠马而死时,贾谊涕泗滂沱,整个人都要崩溃掉。

身为梁王的老师,自己竟然没有照顾好他。从那一天起,贾谊的眼眶始终在滴答着泪水。

岁月从来不仓促,只是人的内心仿佛一瞬间就历尽沧桑。

贾谊在悔恨中走完了他人生的春夏秋冬。

那个帝国最有才华的人盛年而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的死没有惊起帝国的一丝波澜。

那位未出河洛就已扬名天下的才子,那位曾经集汉文帝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年轻干吏命运怎会如此坎坷?

是天妒英才吗?还是汉文帝这个伯乐不够称职?

▲汉文帝  【剧照】

汉文帝刘恒从代地而来,在朝中几乎没有任何根基,他明白,这些“功臣派”之所以选自己做皇帝,也正是看中了这点,好控制嘛。

汉文帝入主长安,必须要与这些“功臣派”合作,甚至必要的时候还要妥协。他甚至亲自目送绛侯周勃下朝,简直就是战战兢兢。

汉文帝愿意吗?鬼才愿意。他做梦都想拥有一班自己的人马。他的眼光不断在帝国的庙堂和郡县穿梭,他要寻觅自己真正需要的人。

贾谊出现了。

汉文帝简直不敢相信,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大脑简直跟百科全书一样。这还不算,重要的是贾谊每每在朝堂上的建言献策总搞得那些久经宦海的老油条们都汗颜不止。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像一把锋利的刀不断劈向“功臣派”所谓的骄傲。

汉文帝如获至宝,迅速对贾谊火箭式提拔。贾谊在一年之中迅速完成了从专业卖嘴的博士到太中大夫的飞跃。(博士,官名,上属太常。在太学教授弟子,兼在皇帝周围充当顾问随从,可参与朝廷政事的讨论并建言献策。太中大夫,官名,上属郎中令,执掌议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大佬们能容忍这个初出茅庐的牛犊?

这还不算,重要的是贾谊竟然要动他们的奶酪。

贾谊建议皇帝,列侯们既然有封地就应该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汉文帝内心一百个愿意,宝宝真是说到朕的心坎里了。

对于周勃这些列侯们来说,长安不仅是大都市,物质条件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伴君左右,又能盘活各种资源。呆在长安他们不仅可以肆意享受物质生活,还可以享受政治红利,为自己、为后代谋利益。

贾谊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周勃、灌婴、冯敬等连名上书对贾谊进行群攻。

▲刘邦和他的开国功臣们  【剧照】

那么皇帝作何反应呢?

皇帝突然就将自己的这位宠臣贬往偏远的长沙。

前边还想提贾谊为九卿高官的皇帝怎么突然翻脸?

我们都知道,刘邦的汉帝国其实是一个联合帝国,那些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派”有些被封了王,有些被封了侯。他们都享有对地方的高度自治,朝廷只有对他们的政治主导权

天下40个郡,而朝廷直辖的只有15个。是的,刘邦是在与“功臣派”共治天下

家底实在是太薄了。汉家天子外要面对匈奴和南越的军事威胁,内还要提防诸侯王可能的兴风作浪。他们太难了。

国家草创,百姓实苦,局势错综复杂,那就无为而治吧。

汉文帝身为皇帝,加之在长安有没有什么根基,为了稳定,他只能向“功臣派”妥协。

笔者觉得,汉文帝此举其实是在保护贾谊。贾谊还太年轻,把他仍在朝堂这个大染缸里,众人敌视他倒是小事,他担心的是周勃他们会对贾谊不利。汉文帝此时还不能动周勃他们,所以只能先委屈贾谊。可惜贾谊不能理解,皇帝又不能明说。

从汉文帝后来将周勃撵出长安的举动来看,他其实是非常赞同贾谊的建议的。还有汉文帝后来还让贾谊当了自己爱子的老师,可见他是非常在乎贾谊的。只是,作为皇帝,有些事情他真的不能开口去说。

贾谊在为梁怀王太傅时依然心念朝廷,屡屡对皇帝上书。

淮南王刘长绝食而死,汉文帝为堵住天下人汹涌而来的口水将刘长的四个儿子全部封为列侯。贾谊心里明白,皇帝后边极有可能将他们封王。他身处梁国,心在庙堂。他情绪高亢,奋笔疾书:

如今连您的亲弟弟,您的亲侄子都敢举起反旗,何况天下诸侯那么多?哦,还有个富可敌国的吴王刘濞听说也在暗中悄悄和您较劲,难道您感觉不到?

当然贾谊也不仅仅是将问题抛了出来,他还给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将一块大的蛋糕分成几块,蛋糕小了自然就不会再对朝廷产生威胁。而朝廷还可以继续将这些蛋糕越切越小。

那么,皇帝听了没有。

皇帝将贾谊的奏疏搁置一旁不予理睬。

汉文帝真的对贾谊的上书无动于衷吗?呵呵,帝王的心思岂能随随便便写在脸上。

那场针对“吕氏集团”的集体屠杀汉文帝岂能那么轻易忘记?齐王刘襄杀掉属国的丞相提兵西向,名为清除吕氏诸王,实际上根本就是垂涎长安城那权利的塔尖,他也想当皇帝。

还有自己的亲弟弟淮南王刘长,恃宠而骄,竟也在造反这条路上头也不回。当然还有济北王刘兴居的公然反叛。

汉文帝对诸侯王的尾大不掉怎能没有切肤之痛,他做梦都想将诸侯王的势力一削到底。

时也,势也。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不是你想到了就能迅速付诸实施的。汉文帝即位之初面对的最大问题并不是诸侯王的尾大不掉,相反从血缘上来说刘姓诸侯此时还算亲近。

倒是那些当年跟随高帝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派”却让他时时如芒刺在背。“吕氏集团”那么强大,周勃他们都可以顷刻间将其一网打尽,何况自己这个从代国而来毫无根基的皇帝。

汉文帝不想因为削藩而同时拥有两派敌人,相反,这两派势力正好可以互相制衡。老百姓还没有从战争的废墟中彻底走出来,国家真的不能再经受折腾。

可惜这些话,皇帝不好对贾谊明讲。

从汉文帝对诸侯王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他何尝不是在一步步蚕食诸侯。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齐文王元年,汉以齐之城阳郡立朱虚侯为城阳王,以齐济北郡立东牟侯为济北王。

本来说好的要立刘章为赵王、刘兴居为梁王,汉文帝难道记性不好?呵呵,一个齐王刘襄已经够他头疼了,做为刘襄亲兄弟的刘章、刘兴居怎么能王赵、王梁,汉文帝不会给自己的卧榻之侧制造这么多虎视眈眈的老虎。

所以,虽然汉文帝封刘章为城阳王、刘兴居为济北王,但土地还是齐国的土地,还是原来的配方。汉文帝此举一石二鸟,不仅削弱了齐国的力量,名义上又给这两个所谓的“功臣”封了王。

齐文王卒,无后,汉文帝直接就将齐国收归朝廷。后来,虽然齐地又被列为诸侯国,但也被一砍为七,哪有实力和朝廷叫板?

▲刘章  【剧照】

淮南国也是被一分为三:分别为淮南国、衡山国、庐江国。

赵国当初也是被一分为二。

《史记.孝文本纪》载:“乃立赵幽王少子辟强为河间王。”一个赵国硬生生再分出了一个河间国。

贾谊将削藩写在了明面上,而汉文帝将削藩进行地悄无声息,所谓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汉文帝一直都在用实际行动饯行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

至汉景帝刘启时,朝廷终于将削藩进行得轰轰烈烈。由于用力过猛,爆发了“七国之乱”。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削藩也是采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可见,诸侯王问题还得如汉文帝一般的温水煮青蛙。

贾谊盛年而死,汉文帝内心肯定惋惜。但是贾谊虽然聪明绝顶对国家的事情看得通透,但他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从来没有站在皇帝的角度考虑问题。

笔者最初知道贾谊此人是因为上学时有一篇《过秦论》的古文老师要求必须背诵,当时也就是机械式地反复朗读。

等到后来一头扎进历史的时候,再读《过秦论》,简直就是千古雄文。

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对于秦之所以失天下简直剖析得是入木三分。

说实话,当时汉帝国真正有几个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贾谊的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都是帝国的大事,但汉文帝时的朝堂似乎这些都还不是当务之急。

贾谊,不是皇帝不懂你,不用你,而是你是真的不懂一颗帝王的心。

当然,如果时光允许,把贾谊放在汉武帝刘彻的朝堂,说不定又会是另外一种人生际遇。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读了刘邦的人生才明白,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受锤的过程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汉史丨汉文帝的功绩:除了开创文景之治之外,更是西汉初年乱象终结者
「四维中国通史」第二十三讲:西汉的“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
缺乏根基的汉文帝,为何没变成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
汉景帝为什么要逼死周亚夫?他不想和军功集团二代共和
千古仁君——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霸陵找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