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所不了解的蓝海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只有小企业才做蓝海呢!

【每日一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众妙之门》

01

“救命啊!我这片海变红了!”

这是企业之间交流时经常会出现的呼声。

因为在血腥的红海竞争中,企业往往会陷入困境。

也许你的生意会面临日渐萎缩的利润率,你的产品和服务项目会日渐同质化,而成本却逐步攀升。

这就是企业日益面临的现实,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02

与之相对的,还有另一种观念,尤其在大企业高管群体中。

那就是,“只有小企业才做蓝海呢!”

这也是非常合理的思路,尤其是辩证来看的话。

红海之所以成为红海,面临竞争,就是因为这里有成熟的市场和模式,有利可图。

尤其是在行业中已经立住脚跟的大企业来说,守住红海比开创蓝海似乎更务实。

蓝海,这个新观念的产物,在保守派的商业人士那里,正在进行价值重估。

他们认为,蓝海战略并非是大企业的最佳法则,保持红海中的竞争力更为必要。

03

对于以上两个观点,你有何看法呢?

还有更多的问题,比如:

为什么以蓝海战略为主导的策略没有获得应有的“响动”?

为什么小公司对蓝海更加敏捷?

为什么你眼中的“蓝海”是别人眼中的“红海”?

……

要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先从底层开始,比如:

为什么要提出蓝海战略?

到底什么才是蓝海战略的本质?

04

首先我们来看时代背景。

蓝海战略是2005年提出的,整体的背景大家都还比较熟悉。

首先,科技的加速发展大大提高的生产率,厂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前所未有的纷繁多样,越来越多的产业供过于求,这造成已有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成本和利润压力不断增加且日渐严重。

其次,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壁垒被拆除,利基市场和垄断地盘在不断消失,产品和服务加速同质化,价格战愈演愈烈。

蓝海战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05

那么,到底蓝海战略是什么?

比较官方的回答是:蓝海战略的核心观点,是将战略重心从竞争转到开创新的市场空间上,从而彻底摆脱竞争。

确实这是一个正确的答案。

但也容易造成一些误解,包括上文两个观点的争论。

所以,有必要深入挖掘一下,这个思想来自何方。

06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包括现在,一提到战略最基本的几个模型和工具,就是SWOT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假设产业结构是固定的,企业不得不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战略。

制定战略的基础,就是产业分析。

如此一来,战略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零和游戏。

而竞争就自然成了战略思想的核心。

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在“差异化”和“成本“之间做出选择。

正如大多数情况下,红海是必然存在并且大众的一样,这些模型大多数时候都是可用的。

并且人们倾向于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下去思考问题,而不擅长变动不居。

07

并且,企业战略深受军事战略影响。

战略一词本身就来自军事。

而军事中的战略是为与对手的对抗,并且争夺有限的不变的一片土地。

所以,迁移过来之后,必然也会左右着企业战略的发展。

但是,产业发展史表明,市场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很多现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市场,三十年之前或许还并未存在。

08

这是一个认知问题。

要想看透一个企业,我们需要从产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要想研究一个国家,我们需要从全球范围进行观察。

我们常常会以“企业“本身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来研究一些有着优秀表现的企业。

真是如此吗?

对产业经济的了解让我们明白,企业是基于产业发展的。

比如惠普,虽然惠普的表现优于市场水平,但整个电脑硬件业的表现也是如此。

而着眼产业水平,我们就会发现,惠普的表现甚至不必同业中的竞争者更优秀。

那么,是不是用产业的视角来研究就可以得出准确数据呢?

产业的条件和边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有越来越模糊的趋势。

所以,要真正了解是什么推动了新市场的开发,或许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本质的角度。

这就是蓝海战略所提出的,战略行动。

09

蓝海战略的基石是什么?

这一点是回答上文两个问题的核心所在。

实际上,并非一定要是技术突破或者市场先行。

蓝海战略的基石,不是价值,不是创新。

而是价值创新。

这不是文字游戏,两者不可偏废。

没有做好蓝海战略的企业,往往是没有同步理解和实施这两个词。

只重价值,不重创新,企业就容易只有一些小步递增的保守的价值创造上,更类似于守住红海的战略,这会带来创新者的窘境中所提及的,无法突破自我带来的可能的巨大风险。

只重创新,不重价值,企业就容易陷入自嗨,让创新只是被技术突破驱动,或者只注重市场先行,一味求新求奇,以致迷失。

前者一般是大企业的毛病,后者一般是小公司的问题。

尤其大企业高管所批判的蓝海战略,其本质就是源于这个误解。

是的,如果创新不能根植于价值之中,那么技术创新者和市场先驱者都会落到为他人做嫁衣的下场。

10

那么,为什么蓝海战略已经被显示越来越重要,但人们还是普遍认为,当企业已经涉足已有产业空间时,成功率更高呢?

原因很简单:指导企业在红海取胜的工具和分析框架远远多于蓝海。

尤其熊彼特勾勒出孤独而富有创造力的创业者形象之后,创新和创造力就被看做一个黑箱。

人们会认为,只有少数的不可复制的天才,才可能开发出一片蓝海。

而战略实施如此重要,没有成熟的工具支撑,蓝海战略自然举步维艰。

是的,这是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我认为蓝海战略的出发点,是符合战略本质的,那就是:竞争不应该成为战略思想的核心,价值创新才是。

那些卓越的企业,从来不把注意力放在比拼或者打败竞争对手,或是占据有利竞争地位上,而是创造价值的飞跃,真正关注用户价值。

也是呼应昨天的观点,眼界与见识、志向与投入,战略所需者繁,其要害,仅此二点足矣。

▼ 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是错。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
商界的红海蓝海是什么意思?
【引文】蓝海战略的本质:价值创新
创业者们,如何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路来?
另辟蹊径拓蓝海——读《蓝海战略》有感
MBA商业模式与蓝海战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