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仓廪实而知礼节”与“富而好礼”

书目:本杰明·弗里德曼《经济增长的道德意义》

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认为富人,比穷人更容易做到有道德。从经济学的角度,也就是是说,富人做个有道德的君子的成本比穷人更低。

也正应了管仲的那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人只有摆脱了对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才会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而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在《稀缺》这本书里讲到,如果你“拥有”的比“需要”的少,就会感到稀缺。

稀缺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和观念,进而影响我们做决策时的“带宽”。

穷人的思维由于被困在柴米油盐等一些最底层的需求上,稀缺会导致他们的认知只是局限于眼前和当下, 不会也不大可能为长远的未来做打算,因此整天只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苦恼和纠结。道德水准自然会下降;反之亦然,当一个人拥有的资源更为充裕的时候,他的视野会变得更广阔,也会更加平和、放松。所以,即使我们假设穷人和富人都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仅仅由于富人的资源更多,他们就会更容易做到这一点。

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论语》中子贡和夫子关于贫富和品格的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这里面其实牵涉到很多人的一个固有的认知,或者说偏见:我们总是认为富人“为富不仁”。其实富人更容易做到有礼。富而好礼,相比贫而无谄,更容易做到。但如果穷人能够做到贫而乐道,贫而好礼,当然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啦。

除此之外,富人除了眼界和思维比较开阔,我想更多的是由于他们有资本和能力接受更好的教育,教育让他们也变得更加有道德和同理心,这也是改变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固有认知的最便捷的途径。

因此在中国,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良好的教育,真的是提升人们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最好的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而有德
【语文渡渡】你每天是在变强大还是在变弱小
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论语》学习15
“仓廪实而知礼节”、“为富不仁”哪一种说法更切中人性?
人类教育事业秉承“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论仓廪实而知礼节与饱暖思淫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