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替兄著书的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班氏家族在扶风是望族,早在西汉时,班彪的祖姑班婕妤就是汉成帝的妃子。班昭则出身于史官世家,她的父亲班彪是当时的儒学大师、史学家,哥哥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汉书》的作者,弟弟班超更是投笔从戎在西域苦心经营30多年,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一家人都是在青史上留下美名的人物。

出身于这样一个书香世家的班昭,自幼就在父兄的熏陶之下,不仅从小受到良好的呵护和教育,而且她秉承家学渊源,“博学高才”。班昭14岁便嫁给了同郡的曹世叔为妻,由于生得端丽庄雅,很得夫家敬重。但婚后不久曹世叔便去世了,班昭年纪轻轻便守了寡。

班昭的父亲班彪和哥哥班固都致力于《汉书》的写作。班彪立志修汉史,作了65篇,但书未完成便去世了。班彪死时,班固虽然年仅23岁,但仍立志毕其一生要努力完成《汉书》这部史学大著。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横死狱中。

为了能使《汉书》得以编撰完成,汉和帝特地召来班昭,让她继续完成《汉书》的编写。班昭知道《汉书》是父兄毕生的心血,强忍悲痛将之接了下来。她奉旨入当时的皇家藏书阁一一东观藏书阁后,遍览皇家藏书,以资著作。她仔细整理和核对了之前父兄完成的著述,并补写了《八表》和《天文志》。在她花费了无数心血精力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汉书》这部史学巨著。班昭得以参与《汉书》的整理和续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已达到了当时顶级史学学者的高度。

由于班昭出身名门、博古通今,“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后汉书》卷84)汉和帝对班昭的学识非常钦佩,特地下令皇后、贵人等拜班昭为师,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宫中都称呼班昭为“曹大家”。“大家”本是关中地区对老年妇女的尊称,当时班昭还很年轻,出于对她的尊敬,宫中才这样称呼她。每当各地向皇帝贡献了什么特殊的东西,汉和帝也往往让班昭写文章颂扬。后来邓太后临朝听政,因为太后毕竟是女性,不方便与朝臣有太多的交往,班昭又成了邓太后的大内高参,经常参与政事的商讨。后来邓太后出于对班昭的感谢,而把她的儿子曹成封为关内侯。

班昭一生著述不辍,写了大量的赋、颂、铭、诔、哀辞、论、赞、表、书等,由其后人编辑成《大家集》,不过今天基本都失传了。保留到今天的有《东征赋》,收于《昭明文选》之中。汉和帝时,班昭还曾代兄上书,请求皇帝能让已经营西域30多年的哥哥班超在垂暮之年得归故乡。这篇文章文字简洁、感情真挚且入情入理,汉和帝看后深为感动,立即下诏派人接替班超。白发苍苍的班超在回到内陆一个月后就病逝了,班昭的代兄上书总算满足了哥哥班超叶落归根的心愿。

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同上)邓太后听到班昭去世的消息后非常伤心,亲自为班昭穿起了丧服,还派使者料理班昭的后事,极尽哀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才女之三—— 班昭:杜鹃泣血续《汉书》
中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是谁?
历史上最温婉多才的美女
漫谈纪|芝兰玉树班家女,续写汉书曹大家
中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
东汉才女班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