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个有文化内涵的端午节

5月30日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过端午节这样的民俗节日,与过其他法定节日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吃粽子而已。会一不留神地过成了假日,当人们在感到遗憾的同时,也应当反思:拿什么唤醒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对此,民俗专家们表示,过端午节绝不仅仅是“吃粽子”,它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趣味习俗,承载人们诸多美好愿望。端午节并不缺乏文化符号,除了粽子、吟诗之外,还有插艾蒿、佩香囊、赛龙舟、饮雄黄酒、挂钟馗像、拴五色丝线、比武、击球、荡秋千、用艾蒿水沐浴等众多习俗,都是端午民俗有文化内涵的符号。

可是,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些符号已经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变得陌生。换句话说,不是民俗节日没了味道,而是我们多少已经不识传统的滋味。

尤其许多年轻人看端午节就是“三天假期”, 发祝福短信,与朋友和家人聚会、吃饭、唱歌等。自驾车或随旅行社去旅游一趟。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误解了国家将其设立为法定节假日的初衷。

中国民俗文化往往都是从以前生活方式演变过来的,体现着古人的智慧。比如佩香囊,农耕文明时的祖先用天然植物和香料制作成香囊,源于中国古代人民的风俗,渐渐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从平常生活变成节日活动,与划龙舟、吃粽子一起营造了丰富多彩的端午文化。佩戴香囊的民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夏季传染病多发,古人就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晓立《节序风俗和艺术》中有记载,“五月初五端午节,艾叶遍插,龙舟竞渡,孩子们额头点上雄黄,姑娘们巧手做着各种彩色粽子、香囊”。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功效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柰、白芷、甘松等药材,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其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成就了“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美名。

“要想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一方面要焕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而这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认可。”小小香囊能吸引很多年轻白领的目光,其古典雅致的外表“功不可没”。

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热衷或多或少出于一种怀旧的感觉,人类早期的那种自然、环保、本真的生活方式与现代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这种形式上的“热”,反映的是人心的一种回归。现代人期望能从物质生活中解脱出来得以喘息,向传统文化中探索答案,体现了现代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当今社会审美疲劳的一种释放。


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的习俗,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美好的安慰。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端午节也不例外,这个节日的一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祝福。”他还强调说,有些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现在看来已过时,但如果不曾知道这些习俗,不妨去重温一下传统。重温不是模仿古人,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和情感。传统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作者:李广荣,江苏盐城,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端午的名义延续民俗文化的当代之路
2015年广西区考申论热点:传统节日文化
仲富兰民俗博客(310)图文(93)文物网
了解端午习俗,这几本绘本,你和孩子读了吗?
明日端午,向您道安康!
传统端午节遇“空壳化”尴尬 文化认同渐行渐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