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禹锡: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人生百态,有一种心态叫乐观。

历尽千帆,有一种魅力叫豁达。

与中国传统文人多愁善感的形象不同,中唐诗人刘禹锡的骨子里,流露出的是乐观豁达的气质。他以静观风云的气度,展示出一身铮铮铁骨;他以奔腾洒脱活力,超越苦难笑傲江湖。

于是,大唐的诗坛里就有了“诗豪”的名号。

曾几何时,现代人的朋友圈里充斥着“人间不值得”的悲观。如果我们多读些刘禹锡,或许能从他的经历里读出一种别样的境界。

你只管奋力前行,任凭风雨兼程。只要心有阳光,终究能迎来一路花开的坦荡。

科举自隋文帝开皇七年创建以来,录取率极低,考生中鲜有年少及第者,这才有了后世“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的说法。然而,大唐贞元九年的那场科举,21岁的江南士子刘禹锡,却用与年龄不相称的才华惊艳了文坛。

那一年刘禹锡高中进士,与他同时出现在榜单上的,还有一位叫柳宗元的同龄人。只是两人都无法预料,在波云诡谲的政治生涯中,他们会成为仕途坎坷的兄弟组合。

少年得志的刘禹锡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一路升迁到监察御史的职位,在这个位置上他又遇到了久负盛名的韩愈,连同此前的柳宗元一起互加到彼此的朋友圈里。

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登基,改元永贞。志在革除弊政的唐顺宗任命翰林学士王叔文主导政务,意在祛除大唐百年间的积弊。被王叔文器重的刘禹锡,和柳宗元一起加入了这项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

这场被称为“永贞革新”的运动,在宦官和藩部势力的牵制下,终究只是昙花一现。随着唐顺宗被迫禅位于太子李纯,只推行了146天的新政被紧急叫停,改革派的核心人物也遭到罢黜。

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还没赴任又被贬为郎州司马。好友柳宗元也是这样,先被贬为邵州刺史,随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苦难是文学的催化剂。在永州柳宗元写出<捕蛇者说》的名篇,而在郎州的刘禹锡也创作除了《天论》这样哲学著作,以及大量的诗文辞赋,其中最为后人传唱的,是那些带着哲思的名篇。

郎州位于现在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唐代这里还属于蛮荒之地。寒风萧瑟霜叶凋零的深秋,处于人生谷底的刘禹锡没有像前人那般哀叹惆怅,他笔下的《秋词》充满了刚健潇洒的气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加坚强。

公元815年,在宰相裴度的引荐下,被贬居长达10年的刘禹锡与柳宗元回到了长安。只是还没等到新的任命下来,刘禹锡这里又惹上了麻烦,而且后果还很严重。


长安城外有处玄都观,阳春三月达官显贵们被邀请至观中赏花,文化人的聚会诗词酬和当然少不了。轮到刘禹锡时,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元和十年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的意思很浅显却也蕴含了戏谑的意味,“诸位眼前的千株桃树,都是我被贬之后栽种的吧!”。当这首诗顿时让唐宪宗李纯化身柠檬精:“这字里行间酸味太重,看来10年的贬谪生活还没有让刘禹锡反省,接着再贬!”。

这一次的贬谪地是如今贵州省的播州,当年是瘴气横行虫兽出没之地。裴度和柳宗元几经劝谏才让唐宪宗收回成命,将贬谪地改为广东省境内的连州。刘禹锡在这里又生活了5年,直到母亲去世才得以离开。

刘禹锡离开连州的那一年,他的知己柳宗元病逝于任上,时年47岁,得知噩耗的刘禹锡不胜悲痛,转道柳州为柳宗元操持丧事。他先请韩愈撰写了碑文,又整理了柳宗元生前的诗稿,并将他家中六岁的小儿子收养。

随后刘禹锡又被调任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前后颠沛又是13年。

在和州任通判的时候,当地的策知县对空手而来的刘禹锡很不满,便存心刁难他。按照规格刘禹锡应该在县衙里分到三室的公房,策知县却将他安排在郊区,刘禹锡看到此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欣喜万分地写副对联: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

这种没心没肺的举动,让策知县心生不悦,没多久他借机将刘禹锡的住房改成一间半的规格。刘禹锡搬家途中,眼见青山白云江流涌动,又随口吟道: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刘禹锡接二连三的回应,被策知县视为挑衅。随后他将刘禹锡安排了城中一间破陋狭窄的茅草房里。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刘禹锡依然不改苦中作乐的本色,提笔写下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千古名篇《陋室铭》,就因此横空出世流传至今。

生命是一场艰难跋涉的修行,你只有足够乐观,才能经得起世事刁难。

公元827年,已过天命之年的刘禹锡终于回到了京城。第二年三月,他又再度游历了玄都观,回想起当年因为赏花被贬的往事,刘禹锡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又写下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时距他第一次被贬已经过去了23年,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经成两鬓斑白的老人了。然而,任由时光荏苒,岁月可以改变刘禹锡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他一身铮铮傲骨。


此时的皇帝,已经是唐文宗李昂了。或许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对飘零半生的刘禹锡心生同情,便安排他做了东都尚书这样的闲差。

此后的十几年,刘禹锡终于迎来了一段清净闲适的晚年时光。他与白居易、裴度、韦庄等好友终日以诗酒自娱。这个自信一辈子的倔老头,在患有眼疾、足疾的情况下,还不服输地写道:

“莫道桑余晚,为霞尚满天”。

这是一个在风雨中出走半生,归来依旧少年的强者,也是一位笑傲江湖后剩得豪情晚照的侠客。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旧热爱生活。”

所有的苦难都是一场涅槃,所有的辉煌都是浴火重生后的灿烂。

愿21世纪的你我,都能如一千多年前的刘禹锡那样,未来可期,有梦可待,用积极的阳光,照亮生命里的每一处角落。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是觉得人生不容易熬不过去,就读一读刘禹锡吧!
《陋室铭》很装逼?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刘禹锡
人物阅读素材:刘禹锡:自在人生,自得其乐
「闲读」前度刘郎今又来
铁骨铮铮、胸襟旷达的一代“诗豪”——刘禹锡
诗意中国74|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