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论证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中也对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有所丰富和发展,由于列宁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面世前便去世了,始终不知道此书的内容,写《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时当然就更不知道了。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劳动在从猿到人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观点使马克思关于人和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观点更加完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论证了实践如何证明了因果关系的实际存在。

他认为子弹的发火、爆炸、出膛的过程可以证明我们对子弹发射中的因果关系的认识是正确的,怀疑论者会以有时发射失败来反驳,恩格斯说:“这正好证明了因果性,而不是推翻了因果性,因为我们对这样偏离常规的每一件事情加以适当的研究之后,都可以找出它的原因,如引信发生化学分解,火药受潮等等,枪筒损坏等等,因此,在这里可以说是对因果性作了双重的验证。”

双重验证,这是何等铿锵有力啊!如果列宁知道恩格斯的这些思想,是一定会大加赞赏的。在第二章的第一、二、三节中,列宁的重点论证认识的本质,对认识的辩证过程只在认识论的第三个结论中谈了一下,这是一个缺陷,但列宁在后两节谈到认识的成果——真理时,有所弥补。

自古以来,中外哲学家无不认为自己是在探寻真理,自己的观点是真理,经验批判主义者也都以真理的追求者自命,因而列宁在谈到了认识的本质问题之后谈到真理问题。

真理是人们从事认识活动所预期的成果、即正确的认识,但认识过程是复杂的、辩证的,往往是非混浊,正误杂呈,其成果除了真理而外,还有谬误、猜测、假定、怀疑、问题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东西,因而列宁把真理分为两个问题来研究和讨论:“(1)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2)如果有客观真理,那么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表象能否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表现它,或者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表现它?这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问题。”

前者是真理的本质论,后者是真理的发展论。人们习惯地把前者称作真理论的唯物主义,把后者称作真理论的辩证法。这是与认识的本质论和认识的发展论相对应的:认识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真理是主体对世界的正确的反映;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过程,真理是真理的因素逐渐积累的辩证过程。因此,真理是客观真理,也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

列宁所指实即人类的认识史、科学史,他说:“人类思维按其本性是能够给我们提供并且正在提供相对真理的总和所构成的绝对真理。科学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在给绝对真理这一总和增添新的一粟,可是每一科学原理的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着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时而缩小。”

科学史,就其反映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而言,就是客观真理;就其反映的条件、局限性而言,就是相对真理;就其反映的无限性、颠扑不破性而言,就是绝对真理。所以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既反对主观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

认识的基础是实践,真理的基础当然也是实践。客观真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区别和联系都是实践造成的。实践检验认识是不是客观真理、实践推动认识发展,又限制认识发展,从而使认识中的真与伪、是与非、正与误、有限与无限、短暂与长远呈现出辩证的发展过程。

列宁指出:“从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这个真理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你们会说,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这种区分是不确定的。我告诉你们:这种区分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同哲学唯心主义以及休谟和康德的信徒们的诡辩划清界限。”

列宁后面谈到实践检验认识又确定又不确定,这可以说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区分又确定又不确定的根源。列宁的话是:“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的最后一节又专门谈了一下实践问题,可以说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总结。这样这一章的主要内容便形成了认识论的基本体系,其组成部分有:认识的对象(客观世界)、认识的本质(反映)、认识的过程(辩证发展)、认识的成果(真理)和认识的基础(实践),而实践贯彻认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

因此,他提出了“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也是一个引起争论的观点。我国哲学界的一些学者把它扩大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种扩大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哲学的中心内容是世界观。如果把实践看成客观世界的基础,就过分了。

实践只是人类社会及其实践所及的环境的基础,而客观世界则是无所不包的宇宙。在世界观上,无论如何,只有物质或物质世界的存在才是首要前提,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作为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实践观点内容当然不限于充当真理标准,但列宁没有展开加以论述,后来毛泽东的《实践论》比较具体地全面地论述了实践对认识的基础作用。

总之,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的系统论述,对后来苏联学者构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如此,今天我们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列宁的这些思想仍然闪耀着启迪的光芒。

把《唯物主义经验批判主义》作为学术著作来阅读,当然还有其他问题可谈。例如关于自然科学与哲学的问题、世界观与部门哲学的关系问题,列宁提出的一些观点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列宁在第五章中申明,他谈的是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而不是自然科学的专门问题,二者绝不能混为一谈,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又十分密切,自然科学固有的精神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完全一致的,“现代物理学是在临产中。它正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说,即使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自觉的引导,自然科学发展到较高程度时,辩证唯物主义也会从中自发地产生出来。

列宁在第六章中谈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时,实际上涉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与各个部门哲学的关系,他说:“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以去掉任何一个基础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门,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

也就是说,哲学是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整体及其一般性的学问,而历史观、认识论等等则是关于世界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及其一般性(从世界整体看则是特殊性)的学问,这就是部门哲学,哲学、世界观与部门哲学是不可分割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哲学的科学体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列宁与俄国经验批判主义者的论战已经成为历史,但这场论战中所蕴涵的学术价值是不会消失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并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上的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枬森:政治其形,学术其神——对《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一种新解读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32年列宁创作的图书]
词条 |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第二章 辩证法唯物论(三)
1.哲学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理论认为真理的本质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