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师七佛经学记》27

 


 

九型人格理论

 

我们看《学修药师法门补充资料》的第76页,有一个很好看的图,叫做九角星图,因为刚好九个角。九角星图很有用,它就告诉我们,这个世间无论有多少人,他们的性格类型基本上是九大类。

第一类是完美主义者;第二类是给予者;第三类是实干者;第四类是浪漫主义者;第五类是观察者;第六类是怀疑论者;第七类是享乐者;第八类是保护者也称之为领导者;第九类是调停者。

我们这个地球有超过六十亿人口,六十亿人不管什么民族、什么国家、什么文化,其实性格大致上都是九大类。当然有的会有一些综合,他以某一种为主、也有其他的一些特征。

九型人格九角星图,这个学说已经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了,最早它的起源是来自于中亚细亚的苏菲族。后来伊斯兰教兴起以后,伊斯兰教里面有一个神秘派别,叫做伊斯兰教苏菲派。苏菲派很值得留意,他里面那个灵修的方法有很多善巧方便的地方。

比如说我们禅宗禅堂里面会喜欢跑香,越跑越快越跑越快,跑跑跑,突然一敲板,大家马上刹车,站住不动。你说有什么作用吗?你跑得很快很快,由慢到快,越来越快,突然一下子停下来,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吗?你这个心一刹之中什么妄念都没有了。什么原理?

这个苏菲派也有这个方法,差不多,但是它是另外一个方便,是什么?我们知道这个离心力,你一直一直旋转,突然一下停,怎么样?它就抛出去了。这个离心力把你这个妄念全部抛干净了,苏菲派也是有用这个方法,他们也有一个特别的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发三张纸,九型人格测试。

这里面有九篇文章,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你看你是一篇文章跟你相应,这个文章就好像在说我一样,那么你就是那种类型的人格了,你就是那种类型的性格。

我们看第一篇文章:我的行事方式比较极端,要么是要么不是,尤其是处理那些与我相关的事情;我十分崇尚坚强、诚实还有独立的品质,我相信“眼见为实”的道理;我从不轻信他人,除非他们向我证实他们是可信的;我喜欢别人以直率的态度对待我,不喜欢别人拐弯抹角;我讨厌别人欺骗我,也不喜欢别人指使我;我很难容忍软弱的人,除非我知道其中的缘由或者看到他们正在改进;我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命令或者指示,除非他是我所接受或者认同的权威人士;另外,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当我生气时我很难掩饰自己的感受;我通常站在朋友和爱人一边,尤其是当他们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虽然不是每次都能起到作用,但是我会让他们感到我的存在。

这一篇文章描述的是九型人格里面的一型?我们对照这个表来看,这样就比较容易看得懂。是哪一型呢?好像觉得是描述自己的有一些?举手看看,有没有人觉得这个是描述我的?还是有一些。其实这一种类型是《学修药师法门补充资料》第76页里面的第八种类型,是什么?保护者或者说领导者,这一种类型的人容易做领导。

其实每一种都是有利有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这一种人格为什么会形成?你看他很特别。不喜欢别人指使我,并且我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命令,我希望能够保护我的亲人。这种是跟他儿童时候的心理创伤有关系,九型人格图当然跟宿世的业有关系,跟少年时候的成长过程也有关系,心理创伤是儿童时候因为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所以他就会形成一个防御机制,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他的性格特征就是勇敢,慷慨大度,也充满斗志。这种性格的弱点是,他会控制在自己接触范围之内的人和物,往往会让自己精疲力尽,他会拒绝被人轻易控制,但是往往难以意识到自己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在保护旁边的亲友的时候,其实也是无意识地在控制别人。

第二篇文章:我对正确性有很高的标准,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些标准。我能轻而易举地找出错误,并且知道如何改进。我给有些人的印象是过于严厉或者吹毛求疵,如果事情没有按照我所认为的正确方式去做,我将无法接受。假如我答应做一件事,我可以骄傲地告诉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做好。”虽然平时我的情绪不易外露,但是当别人办事不妥或者行事不公、不负责任时,我也会有不满的情绪。我总是工作在前,享乐在后。并且为了完成工作,我会抑制自己的欲望。

这种就是九型人格图里面的第一种类型完美主义者。这种人是事事追求完美。心理创伤是他儿童时候成长阶段,当他表达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他总是感觉到好像受到了长辈严厉的斥责或者惩罚。觉得父母亲、长辈对他要求很严厉。他的防御机制就是听话,小心行事,免得再受斥责。长大以后他养成的主要性格特征就是追求质量,关注细节,关注正直和公平。性格的弱点就是追求完美,所以导致了过分地注意细节,因为他追求完美,所以往往被自己的职责压得透不过气来,不能够平息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对于这种类型的人应该有一个提醒,其实生活的目的是做人,而不是尽善尽美

第三篇文章:我能够全面地看待事。由于能同时看到事物的利与弊,所以我经常举棋不定。但是凭借这种能力,我经常帮助别人解决分歧。有时候这种能力还使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别人的处境以及他们的个人优点,但对于自己我却做不到这一点。当我心烦意乱时,我会轻重不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不知道对自己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为了避免纷争,我会附和别人,所以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随和的、能让别人快乐的人。通常我不会当众对人发怒。我喜欢舒适、和谐的生活,我喜欢别人接受我。

这一种人是九型人格图里面的哪一型呢?是属于第九种类型调停型。这种调停者他的心理创伤是儿童时候感到自己被他人遗忘了,所以他就形成那种防御机制,就是避免冲突,他小时候担心,如果我一跟人冲突我就会被人遗弃,所以他避免冲突,长大以后他的习惯性行为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活。他的主要的性格特征就是,善于克制情绪,把握分寸,善于倾听。性格弱点就是,你要他表明立场的时候,他觉得很为难,他希望做一个调停者,希望做一个和稀泥的人。还有,他把任何事情都看得一样重要,往往就错过大事。

第四篇文章:我对别人的感受很敏感,我能了解别人的需要,哪怕自己不认识他们。有时候意识到别人的需要是一件让人灰心的事,尤其是看到别人的痛苦和不幸,而我能做的比我想做的要少的时候。我愿意主动为别人提供帮助,但是有时候我情愿说“不”,因为我往往会因为投入过多的精力去照顾别人,而忽略了对自己的呵护。假如别人觉得我的帮助和付出是为了控制或者操纵他们,我的感情会受到伤害。我希望自己在他人眼里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但是如果得不到别人的重视和赏识,我会变得十分情绪化并且甚至有一些苛刻。我注重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愿意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关系。

这一类是属于第二种类型给予者。给予者他的儿童时候的心理创伤是感到自己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所以形成的防御机制就是使自己成为他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惯行为就是猜测他人的需要,满足他人的愿望,性格特征就是亲切友好,乐于助人。

第五篇文章:追求完美是我的行事动机,我多年来的成就使我得到了许多赞誉。这一生我做了许多事,而且几乎每件事都是成功的。我十分认同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我坚信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成就和别人对他的赞誉。我总是希望在规定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多做一些事,所以为了把事情做好,我常常无视自己的感觉,也顾不上反省。因为经常有很多事要做,我难得闲着,也难得休息。另外,我对那些不会利用时间的人缺乏耐心。有时我会从那些办事太慢的人那里抢活干。我喜欢体验高高在上的感觉。我还喜欢竞争,所以我是一名出色的竞赛选手。

这一类是实干者,很简单是不是?他的心理创伤是儿童时期感到自己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并且不知道原因所在,他跟第二类型的给予者不相同,他也是感到自己得不他人的认可,但是他不知道原因所在,所以他形成的防御机制就是采取实际行动努力表现,做出有目共睹的成就。他的习惯行为就是努力实干取得胜利,他的性格特征就是有效率,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但是他的性格弱点就是怎么样?他一直实干,他无视自己的感觉,也顾不上反省,所以他往往会外在成功、内在很空虚。

第六篇文章: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性格安静、善于分析的人,比起大多数人来,我喜欢多花一些时间独处。通常我喜欢在一旁观察事物的进展,而不愿意身陷其中。我不喜欢别人对我提太多的要求,也不喜欢别人了解我的感受。独处时我能更深入地体会自己的感受,而且我经常能从重温旧事中得到经验,这一点在初次尝试某件事的时候是达不到的。独自一人时,我从来不会觉得无聊,因为我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因此,对我而言,保留独处的时间与精力,过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以及尽可能地保持自给自足都是很重要的。

是第五种类型的人格,就是观察者。他的心理创伤是儿童时候感觉到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了,所以形成的机制就是与他人保持一个安全距离,你看他总是喜欢独处,喜欢多花一点时间独处。他的习惯行为就在事情发生以前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充分地观察认识事物。他的性格特征就是善于分析和总结。

第七篇文章:我极富想象力,尤其是在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我常常能发现危险或者有害的东西,而且立刻就可以体验到灾难真正来临时的害怕与恐惧。通常我会避开危险或者避开的正面挑战。另外,想象力还使我变得机智和幽默。我希望生活变得更确定,但是我经常怀疑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我常常能发现别人观点中的失误和不足,因此我猜想有人会觉得我很机敏。我常常怀疑权威,当别人把我当做权威时我会觉得特别不自在。由于我能看出别人观点中的错误,所以我能找出失败者失败的原因。一旦我决定为某人或某个理想奋斗后,我就会死心塌地去做。

这一类是属于九型人格里面的第六种类型,怀疑论者。他的心理创伤是在儿童时期感到自己遭到背叛,他的防御机制就是保持警惕,形成的习惯行为就是小心谨慎,认真地分析形势,他的性格特征就是对事物总是要进行预测和判断,而他一旦认准了就会很忠诚。

第八篇文章:我是一个乐观的人,喜欢尝试新鲜有趣的事。我的头脑非常活跃,我的思惟可以在不同的观点中飞速地跳动。我喜欢将这些交织在一起的观点汇合成一张总图。当我将原本不相干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时我会很兴奋,而且我会花许多精力做这件事。对于无偿的或者重复的事我缺乏耐心与兴趣。我喜欢计划和准备阶段的工作,因为此时会有许多有趣的选择可以考虑。当我对某件事失去兴趣时,我不会继续下去,而会投入到另一件让我感兴趣的事当中。即使有什么使我沮丧,我也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令人更愉快的事物上。我相信人们有权利过快乐的生活。

这一种类型就是第七种类型享乐主义者。他的心理创伤是儿童成长期感到自己受到束缚,不一定是外在真有什么束缚,而是他内心的感受,他感到自己老是受到束缚,所以他的防御机制就是逃避痛苦,保持多种选择。他的习惯行为就是享受生活,保持变化的状态。他的性格特征就是快乐,思惟活跃。

最后第九篇文章我是一个敏感的人,我感情很强烈。我经常觉得被别人误解,而且感到孤单,因为我觉得自己与别人有所不同。在别人眼里我的所作所为就像是在演戏,而且曾经因为过度敏感和夸张情绪受到批评。我渴望彼此的情感交流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我与别人的关系很难融洽,因为我总是想拥有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又总是鄙弃我已经得到的东西。我这一生都在寻求心灵的沟通和理解,却总是由于知己难寻而郁郁寡欢。有时候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别人比我活得快乐,人缘也比我好得多。我对美学有很敏锐的感觉,而且我有丰富的情感世界。

这种就是九型人格图里面的第四种类型浪漫主义者。心理创伤是儿童时期感到自己被他人抛弃了,防御机制就是要弥补内心的缺失感,他的习惯性行为就是追求真实感觉,充满激情。在充满激情的时候会喜欢标新立异,他的性格特征就是富有创造力,思想很深邃。

我们再来看,从《学修药师法门补充资料》第76页这么一个表就变为四个图,这个箭头为什么要这么标来标去的一个来一个去,这个原因其实都是在说明九种心理创伤、九种防御机制、九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和九种主要的性格特征。

中国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懂得九型人格学说能够使我们自知知人,能够使我们向内看,这是个好工具,我们要修行,如果性格上的弱点你都不能够弥补的时候,你都没有觉察的时候,你修行怎么会上得去?你跟人相处你都难以理解对方的时候,怎么会修得好?所以这个九型人格我们用来向内照,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弱点。

九型人格是帮助我们了解内心如何运作的工具,使我们能够自知而且知人。比如说,如果我知道自己是第一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那么无意识之中会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和其他人,这个时候我知道自己是这种类型的人,我就有意识地降低标准,就会变得更加宽容,容许自己和他人犯错误,而不会一再地、一味地去吹毛求疵挑毛病,样当然人际关系更和谐,自己也更快乐。

而且九型人格学说也能够使我们更好理解他人,增进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使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从他的那种性格特征去理解他的思惟方式和行为模式。

以前我们不会这样,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缺乏好的工具,现在我们有一个工具,我就可以知道我是种类型。我对他很熟悉了,我以前总是跟他起冲突,因为我总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现在我知道他是另外一种类型,所以我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他。

以前我们总是从自己的局限性出发,看到别人的言行就容易起反感,心里面老是在嘀咕,他怎么可以这样,这个人简直不可理喻,虽然没有说出来,心里面一直嘀嘀咕咕的。或者有些人他会觉得很疑惑,为什么这个人在单位上业务成绩一鸣惊人非常优秀,而人际关系却是一塌糊涂呢?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为什么这个人他总是答应得很爽快,行动起来却总是拖拖拉拉等等。我们就能够从这九型人格学说里面找到理解对方的管道,能够运用九型人格学说来提升自己,来宽容他人,就能够人际和谐。

比如有人跟同事的关系很糟,因为大家的性格不同,原来已经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了,他能够懂得九型人格,能够运用九型人格来自我提升,自我改善以后他就能够调整自己,就能够从对方的性格特征去理解他,就能够成为坦诚相交的知心朋友,这是很有作用

有一些人夫妻之间,眼看因为性格不同,经常吵架,婚姻即将破裂了,有了九型人格的指导又能够和好如初。因此懂得运用九型人格对我们人际的和谐是非常有用的。作为修行人就应该用它来更好觉照我们内心的运作模式。

我们来图表:九种心理创伤,九种防御机制、九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九种性格特征

比如第一种类型完美主义者,他的成长过程之中的心理创伤就是当他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他总是感觉受到来自于长辈严厉的斥责和惩罚,所以他就自己要起一个防御,所以他应对外部世界的防御机制就是他受到几次斥责以后就会变得听话,小心行事,努力表现,然后他渐渐形成的习惯性行为,就是严格控制自己,尽职尽责。但是他潜在的情绪就是容易愤怒。

因为他样样都追求完美,所以完美主义者他的弱点就是可能会变得严厉专断,对于任何不完美的事情都容易感到愤怒,他总是高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这一次比上一次要更完美,使大家都精疲力尽。

九型人格图里面的箭头是表示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三种的行为方式。我们看九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张图。每一种类型、每一种性格的人他都有三种行为方式,第一种是占据主导地的行为方式;第二种是处于压力状态下的行为方式;第三种是处于完全的,他自己觉得感觉安全状态下的方式。

看第七种类型享乐主义者。他平时主导的行为方式就是尽情享乐,他是喜欢享受生活的,追求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方式但是在一种特殊情况下,比如说他处在压力状态之下的行为方式,他会改变过来。

比如说一个高三的毕业生,他离高考只有两个月了,他本来是属于第七种类型乐主义者,他尽情享乐的,但是他面对高考的强大的压力,他的性格就会怎么样?你看这个箭头所指就是第一种类型完美主义,也就是尽职尽责,他就会朝第一种类型完美主义这个型号发展,他在这两个月之内会有一个学习的突击,他就会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勤奋认真,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照那个时间表尽职尽责去学习,争取去考好,是压力状态之下,所以由第七种类型就指向第一种类型。但是考试一结束他又回到了第七种类型享乐主义的导性格状态下。

还有第三种行为模式是,他在自己觉得安全状态之下,他可以由第七种类型享乐主义者就变成第五种类型精神的思考也就是观察者,因为什么因为第七种类型享乐主义者他的防御机制是为了逃避痛苦,所以他在觉得非常轻松,有很强的安全感的时候,他就会变成第五种类型观察者,他就会开始不单单是追求享受,而且是会开始向内作精神的思考,他成为一个观察者,充分观察和认识事物。

其实一个人他主要的有三种行为模式,不管他是一种人格类型,不管他是哪一种性格模式,他都会有三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他在觉得安全的时候,而一旦他内心有不安全感,他又会回到第七种类型享乐主义者,尽情享乐,享受生活的状态。

所以我们如果学习了九型人格学说,就能够体会到人格就是制约,个性就是制约,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向内看到自己性格的局限性,个性的局限性,如果你不去向内觉察的话,你会被它限制,我们的性格模式会在人生之中不停地重复。甚至于有一些不单单是今生是这种性格,他可能流转流转将来再得人身,他还是种性格,因为他已经形成一种惯性,形成一种难以觉知的、自动化的反应模式了。这种在佛教里面称之为无明。

你不要老是去念无明,你不晓得无明是什么东西,无明在哪里体现,就在你的性格里体现,你一直在一种性格模式里面循环,从来没有去向内去觉照它的局限性。这种对于我们自己的思惟方式、情绪与行为模式的无意识状态,自动化的反应状态,无意识状态就是佛法中所说的无明。无明就是觉察力的缺席,这种无明使我们不断地起贪的习反应,因此不断地造业轮回,也就是本经上所说的“常为忧苦之所缠逼”,现在我们就能够明白,原来经上说我们为什么会“众生常为忧苦之所缠逼”呢?原因就在此地

 

(责任编辑:管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质?
第三章 积极的人格特征——你的个人优势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人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心理学实用专业术语汇总
九型人格防御机制精华版(建议永久收藏)
九型人格发展的九个层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