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像生意人那样看年报

像生意人那样看年报

(2014-03-30 展尘)

 

      现在又到了年报季节。作为投资者,这是我们真正要下功夫的时候了。但可惜的是,很多投资者不读年报,也不会读年报。当然还有一些老股民,仅仅看看几个数据就够了,甚至就在网上看看别人的解读。凡此种种都是不下功夫的表现。我们很多时候投资结果不理想,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功夫下的够不够?

      我推荐一种年报的读法,那就是像生意人那样去看年报。也就是说你想全额买入这家企业,从估值、经营等各个角度去分析这家企业。按照常识来判断,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论述我推荐的方法之前,先提醒大家几个错误的读法。

     首先,不要被年报中那些用词所骗。年报中的用词都是被精心挑选过的,巴菲特说过,没有企业在年报中不粉饰自己的。所以,你要去关注数字。

      第二,年报中的数字是真的,但是是不全的。企业要披露哪些信息,隐藏哪些信息也是很讲究的。它体现企业写年报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按照企业的逻辑思维去看年报,你很容易被误导,迷失在年报里,以为这企业很健康。

     第三,只看一家年报而不搜集一些企业外的信息。只有你搜集了竞争对手的信息,才能完整的分析一份年报,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网上那些毫无意义,甚至误导的解读。为什么投资大师巴菲特,罗杰斯都说不要听别人说什么,特别这个企业董事长说什么,因为那样你就具备破产的条件了。

      现实中,你怎么评估一个企业?说复杂其实很复杂:理论上来说不同行业的企业估值方法不同;不同阶段的企业的价值也不同;要评估企业的竞争力,那更加困难。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运作方式。技术、产品、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内部管理、客户关系,政府关系等等。任何一方面你要了解清楚,都比较困难。何况你还要全部了解清楚。但是,要说简单,却非常简单,就是一句话,按照生意人的固定模式,用常识去判断就可以了。

      这话听起来真天方夜谭似的。有没有一种固定模式能把所有的企业都套进去,同样的分析呢?比如说,互联网企业,银行,保险,消费品企业和公众事业他们的估值方法完全不同。业界公认的互联网企业是用用户数去估值的,而不在乎盈利;保险是拿内含价值法去估值,银行用PB估值,消费品行业用DCF模型估值,公共事业企业甚至是用清算价值去估值等等不一而足。

     注意,以下这段话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所谓的公认估值方法有没有道理?逻辑上能否说的通?如果要让你拿真金白银去买它,当成自己的生意,你愿意吗?就拿互联网企业来说,大家早已经被洗脑了,那就是买互联网企业就是买用户数,买流量。但是,我们要算算这样值不值。我们就拿现在最牛的,产生了伟大产品的QQ和微信的腾讯公司来举例子吧。腾讯有8亿用户,现在市值是7900亿人民币,基本上等于每用户值1000元。他2013年净利润192亿人民币,折合每用户24元。也就是说,你要花1000元买一个用户,他去年只带给24元的收入。这24元还不是给你的,他只给你多少呢?2.2元还含10%的税!对,你没有看错。可以自己计算一下。我1000元存银行都可以得到35元的利息吧,还不交税。他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留在企业里的算2.4%。拿到手里只有千分之二。腾讯其实还是互联网企业里比较实在的,你知道买别的企业用户要花多少钱吗?Facebook每用户1200元人民币,每用户收益13.2元,从来不分红。当然了还有交易价格达到用户价值4,5千美金,并且还没有盈利的企业。

      再说保险股。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内含价值法+新业务价值。其复杂的公式让人云里雾里,谁要敢说自己弄懂了保险公司的估值,我就送他两个字“吹牛”!原始的保险生意很容易理解。每万人出事故的比例大致相同。每人买一个保单,然后赔给那个出事的人。然后扣除经营费用就是收益,这样的生意很清晰。但现在的保险非常复杂,大多数是分红险。保险公司卖出保单后,第一年基本是微利(主要分给代理人的佣金),以后每年还收钱,同时也分红,若干年后再返还本金,甚至还承诺返还本金的多少倍。你听着是不是很吸引人?但站在你自己经营的生意上来看,你挣的是什么钱?挣的是把客户的保费做投资,然后用投资收益-分红-你承诺的返还本金数。这里面关键是你必须保持长年足够的投资收益率,你才能盈利。

      根据常识,大家都知道未来是有极大不确定性。而且保险公司将来一定要进行巨额赔付。那么谁会给保险公司高的估值呢?肯定不会。所以业界才创造出来内含价值的方法。即,保险公司的估值,不能只看当年的收益,因为保单要延续很多年。所以要计算其内含的价值。现在更进一步,还把第一年的保单,从内含价值中拿出来称之为新业务,然后出来一个较复杂的估值公式。

      我强烈质疑这个公式。第一,其中的内含价值=有效业务价值+净资产。。。居然把净资产都包含进来了。第二这个新业务价值更是离谱。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X新业务倍数。其中的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保费X内含价值。。。。那我就要问一下,你要把你的实际价值要乘多少倍才能达到你的理想价值?同为金融企业,既然保险有内含价值,银行是不是也应该这么估值?银行放一笔贷款,也是包含很多年以后的收入,还是固定利率的收入,如果按照保险股估值算法,银行的估值起码能成倍的往上翻,先把净资产算进去,再把第一年的新增贷款算成新业务,然后乘以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倍数。。。其实,我更愿意相信保险公司就是一个投资企业。那么你的估值主要取决于你的投资收益率和分红率之间的差值。为什么保险公司不敢这么估值呢?因为如此的话,保险公司会立刻跌到净资产以下。而且我认为,银行都能跌到净资产以下,保险为什么不能?国外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我们看看巴菲特买保险股的故事。他从来不计算什么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比如说他最著名的买入盖克(GEICO)保险公司的案例。他三次买入该公司。第一次是巴菲特当学徒的时候,以8倍PE买入,挣了50%卖了。这个还没什么说服力,因为他那时候还不成熟。第二次是该公司快破产了,亏损严重,股价跌了97%的时候。第三次投入最大,因为他看好新的管理层。新管理层投资回报率10年平均在22.8%。美国股市标普指数同期才15.7%,而美国同期的30年国债收益率是8%。现在大家能看清楚大师为什么买入保险股了吧?他说什么保险有美好的未来,能提供低成本的浮存金,盖克最能盈利云云。。。其实都是浮云。因为大师深深懂得保险公司就是一家投资公司。没有长期,稳定的高投资收益率,保险公司什么都不是。对比我国保险公司平均的投资回报率,仅仅和国债收益率差不多,我只能说"呵呵”了。

      所以,大家不要被那些所谓业界的估值公式所误导。生意就是生意,我真金白银的投入就是图未来投资回报率。世界上的生意就两种,一种好生意,一种烂生意。如果我们总是容易被他们不同行业的故事所打动,他们脑子里是不是会浮现两字。。。“傻瓜”呢?

      下一篇,就是介绍生意人会怎么去看年报。

      生意人怎么看年报?生意人其实就是想知道三个问题的答案。第一,这个生意到底能挣多少钱?第二我现在买入它,多少年才能回本?第三,这生意能存在多久?当然肯定会有更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能说清楚这三个问题,基本上你就能对这个企业有个正确的认识。本文并不是告诉你买什么企业,因为不同的投资理念,不同的风险偏好会有不同的投资策略。但是,无论是什么投资策略,首先都要弄懂你要投资的是个什么企业。

     我接下来一一介绍如何从年报或者别的地方获得这些信息。由于本人学识和经验有限,会犯错误。所以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探讨。    

     第一,这个生意到底能挣多少钱?

     其实就是要弄明白这个企业的几个利润率。毛利率,经营利润率,最重要的是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这里我就不普及基础知识了。生意人嘛,首要功课就是要明明白白的算账,不仅毛利率,更重要的是去掉经营成本和税后的主营业务的净利润。

     年报这里的猫腻非常多,首先你要弄明白什么是主营业务,不要把一次性的收益,比如卖资产,卖有价债券等等收入计入。其次,上述每个利润率都有很多算法。结果很不同。听过会计人员开的玩笑吗,你要多少利润?当然,每个国家都有会计标准。年报都是按本国标准编制出来的。即使如此,企业的年报里还是和实际有出入。企业会有意的作假虚增收外,还有合法虚增收入。比如有大量的欠款和挂账。于此相反的是有些企业会隐藏利润,比如酒类行业,银行等,所以你必须要懂得结合现金流去看企业的收入。对待怀疑作假的企业,最好的办法是参考同行业别的企业的水平。第三,某年的利润率没那么重要,有时候要联系过去的数据,看一个完整周期的利润率。

     比如,银行的净利润率就必须在年报中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计提资产损失。我去年有一篇帖子就在说从生意的角度看,招行已经不是最优秀的银行了。那么今年再来比较一下招行和浦发银行。到底2013年那个生意更挣钱。大家都普遍预测是招行吧?拿数据说话。招行2013年收入是1326亿,净利润+计提是517.4+102.2=619.6亿,那么他的净利润率是46.7%。浦发相对应的数据分别是1000亿,409.2+130.7=539.9亿,净利润率是54%。看到结论了吗?显然浦发银行是个更挣钱的生意。是不是又颠覆了你的想法?顺便说一句,2013年招行的经营利润率59.3%,比2012年的57.5%还是有提高的。说明田行长上任以后,招行扭转了经营下滑的趋势,是有进步的。这个比100句夸田行长能力的话语都更有说服力。

      总的来说,这一条并不那么复杂。你无需是所谓的业内人士,没必要懂这个企业是采用什么新技术,什么经营策略,怎么管理等等。但是你必须要懂这个行业是怎么算账的,从年报中提取真正的利润,做到心中有数。这是生意人的基本素质。

      比如,银行的净利润率在50%左右,2013年茅台的净利润率52.8%,2012年是60%,2013,2012年腾讯的净利润率分别是25.6%和29.1%。和年报中的数据有些不同。光这一条不能给你提供横向对比的依据。不能说茅台就是一个比腾讯好的生意,还需要别的数据支持。

      第二 多少年才能回本?

      这条是区别生意人和投资者最大的不同。很多生意人其实第一句就问的是这个。这话背后的含义就是要计算出该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至少是一个下限,即最悲观的时候多少年回本。投资人问的是股票涨了多少?

      怎么从年报中计算出投资回报率呢?看看本文的题目《像生意人那样去读年报》。所以我们就是想把这个企业全部买下,计算他的投资回报率,从而避免纠缠于小股东的想法,只有拿到手上的才是投资回报率。我后面会稍微解释一下,两者的区别。

      为了直观说明,我做一个假设,就是折现率为零。如果要真正计算投资回报率,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简单来说,某一年的投资回报率就是市盈率(P/E)的倒数.但是光这个并不能计算出多少年回本,你还必须知道业绩的增长速度。所以你必须预估出未来几年的纯收益,然后把这些收益累加起来计算回本时间,也能计算出投资收益率。  

      做个最简单的假设,比如10倍PE的企业,每年业绩零增长。那就是10年回本。但10年平均投资回报率却不是算术平均值,经过计算是7.18%。还是这个企业,如果每年业绩能增长10%的话,7.3年就回本了。投资回报率约10%。互联网企业比如腾讯40%的增长,4.9年就回本了。投资回报率是21.5%。10年收益已经翻了7倍了。这就是复利的作用,所以市场愿意给出高PE的估值。这就是大师彼得林奇推崇的PEG估值。

      但自从有了这个估值方法,很多投资人就开始被高成长的故事所绑架。还是拿腾讯举例。腾讯现在是50倍PE,如果他真能继续保持每年40%的增长,他只要9年就回本了,回本时间比上述假设那个10倍PE零增长的回本时间还快。这里面的陷阱在于“增长率”这个参数,你要一直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才能很快回本,所以不能拿一年的增长率来算。

      本文的思想不是推荐低风险低收益的企业好,还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企业好。而是说,你看年报要去计算企业的回本时间。预估未来企业的增长率,用常识去判断,现价买入你有没有利可图,仅此而已。其实我最喜欢的是低风险高收益的企业,比如我投资兴业银行,只有不到4PB,业绩每年还增长20%。就算零增长也是4年回本。如果增长20%,三年就回本,相比50倍PE,40%增长率的腾讯呢?他要9年才能回本,而且已经高增长了10多年,现在增长率都降到25%了,未来还能保持这个高增长吗?

     再解释一下分红和不分红的问题。对于企业就是自己的,不考虑分红。因为可以把收益直接再投资。比如说,还是上述那个10倍PE零增长的企业。如果全部分红,每年投资回报率要10%,10年才能回本。如果全部红利再投资,只要投资回报率是7.18%,就可以10年回本了。或者说,还保持10%的投资回报,那么7.3年就回本了,10年就盈利了159%了。但是对小股东来说,分红不分红差别就大了。我就不具体分析了。结论是分红可以提高小股东的投资回报率。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股市工行,上海汽车高比例分红股价大涨的原因。

      第三,这个生意能存在多久?

      这一条不用看数字的。年报里面有董事长致辞和管理层分析。但是毫无意外,基本上是夸奖自己,溢于言表。有很多书会介绍怎么评价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但以下这几个问题你一定要找到答案。(1)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2)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能保持多久?(3)企业在本行业所处的地位。主要竞争者是谁?(4)企业要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回答完这几个问题,目的是判断出该企业到底是不是一个能存在长久的优秀企业。芒格说过,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一个优秀企业,远好于用好的价格买入一个平庸企业。

     说实话,问答这些问题是区别优秀生意人和普通生意人的试金石。巴菲特和马云都是伟大的企业家,他们能看到企业十年后的情况,所以他们能取得神一样的收益。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如果坚持正确的做法,我们也能取得凡人里算不错的收益。什么是正确的做法呢?

      这是我的核心秘密,一般人我都不告诉。那就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对比,发现优秀企业。

      先说,同一行业里面的对比。酒类企业,可以很容易就知道茅台,五粮液是龙头。因为品牌。但到底是不是龙头呢,那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1)行业里最高的净利润率,注意不是毛利润率。(2)行业里最高的ROE。(3)最短的投资回本时间。不同行业怎么对比?就一个答案,最短的回本时间。

      现在生意人要求的最少的投资回报率都应该在在13%以上,对应的7年必须回本吧。那么选择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能更快的回本当然最好,5年,甚至4年。但我必须承认,按照我的这个理论,我是选不出腾讯控股这个大牛股的。因为它什么时候算也都是9年以上回本时间。也许我的理论发展了才有这可能。或者我去做风投。只有风投的人能把握这一的机会,一如把握阿里巴巴的软银孙正义。不得不承认,这些人是神,需要顶礼膜拜。

      我写过一篇帖子,叫《你是买入刘邦还是项羽》。里面也是同样的逻辑。我们不是神,也不见得很有运气,刚一开始就跟对人。但是我们必须会观察,懂得取舍。经过正确的比较,总能最终发现能取得天下的人。优秀企业也能这样发现。

      用罗杰斯大师的话作为结尾。如果我股票投资的收益不理想,一定是我不够努力而不是别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像生意人那样看年报
散户成为大户之道:《股市进阶之道》精华摘录 这本书总体上远超本人的预期。从标题上看,该书不过是一本普...
牛市富: 《图解巴菲特全书》精华!
【解密】不谈玄之又玄的“道”,老唐一文说清估值“术”
高毅资产的投资策略和方法论
【干货】手把手教你挖掘“三好”公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