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堪比病毒的异化培训,正在“毒害”中国青年教师

作者 | 谷雨天(成都退休中学老师)

暑假是中小学教师们最盼望的。可是最近一些年来,许多教师的培训也都被安排在了暑假里。因此,暑假成了教师们既喜又忧,既企盼又害怕的日子。

问题是,此时而非彼时的教师——说大一点儿——“新时代”的教师需不需要以及到底需要怎样的培训呢?

在以前,教师普遍需要培训,主要因为中小学教师中“学历不达标”(即小学教师中中等师范学历比例太少,中学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比例太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大致有:高等师范院校少、“文革”十年包括师范在内的高等学校几乎处于瘫痪停办状态(如果不把所谓“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时代算在内的话),恢复高考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历达标的中小学师资短缺状况依旧严重,所以高校不足,培训来助。

因此每个区或者县都有一个单位叫“教师进修学校”,后来大多升格改名(前面说过,此处不再赘述),名号越来越大,吃培训饭的人也越来越多。

自78年以来,情况迅速起了变化。几十年里中国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现如今,不仅初中教师至少都是本科以上学历,而且许多“一线”、“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以及县高中,非硕士及以上学历者不得聘用也已“蔚然成风”。北、上、广、深及“新一线”城市的“名中小学校”甚至都拥有博士若干了,这也许是中国硕博士不断高产的原因之一吧。

不仅如此,上述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城市中小学已经不乏海归硕博士(似乎理工科专业除外)应聘教师职位了。这样的教师群体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或者换句话说:这样的教师群体不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不能唤醒教师们非功利性阅读欲望、以及形成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训不搞也罢,搞则无益。做教师培训的中小学名师们、高校的以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并开发其培训市场的硕导、博导们无一例外都会强调读书的重要性,都会在讲座中引用专家自己或读过,或只是宣称读过,或仅仅百度过的中外教育类著作。

但这类的讲座培训听多了,就不免会怀疑这些做讲座的人自己到底读了些什么书(包括他们提及的书),甚或读不读书,是不是常读书?再有,难道一提及教师的阅读,就是读教育类书籍吗?

可以肯定的是,做讲座的专家们中间是有既具有非功利性阅读欲望、习惯和能力的人的,也有不读书,或者不怎么读书依然到处做讲座的,再或者以为教师的所谓阅读就是读可操作实用的教育类书刊者混迹其间,这类专家不在少数也说不定。

这样的搞教师培训的专家,打飞的、赶大集,将教育教学套路化、程序化、流水线化、一条龙化,一个讲稿讲遍大江南北的中小学。大学里不少,中学也不缺。这样的专家搞的教师培训活动越多,青年教师很有可能越受害。

教师的阅读欲望、习惯、能力,教师的良好的知识结构、知识视野,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这些都不是靠“统一的培训”得来的。适合“培训”的恐怕只能是教育教学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基本的教学常规罢了。

将来如果真能实现师范教育的改革,比如不再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而是招收完成了本科学业且有做教师意愿并适合做教师的高校毕业生,在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经过一两年的教师专业学习之后才能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比如将实习期定为至少一个学年,实习期间国家财政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期满合格方可报考正式教师资格。

届时,中小学教师的“充电”就更没必要由那些官方的非官方的培训机构进行“规范”培训了总是有意无意回避我国基础教育核心问题的教师培训可以休矣。这里所说的基础教育核心是什么呢?简单扼要地说,就是——学生为什么不提问?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包括绝大部分名师)只见教师问,学生答,从不见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从不见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举国上下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院所、教育管理部门,在日常听课、评课,在校、区县、市、省、全国各类活动中,在各层级的教师培训中,甚至在最新的新课标课程培训中,都没有把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学习、观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质疑与批判作为一个极重要指标、评价尺度、判断评判课堂教学优劣的关键点提出来。

毫不客气地说,好的课堂教学往往被专家们、名教师们(当然非名教师更是如此)用自己的以为正确全面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诠释成——教师有能力设置一个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并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按照预设的时间点最终达成教师希望的教材中早已存在的“标准答案”这样一种“流程”、“模式”。

试问:“您把标准答案搁在幕后,然后您根据标准答案设问,让学生探究什么?让学生讨论个什么劲儿呢?而这恰恰是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培训中最该直面的问题。回避这样的问题的所有培训当然没什么大用,甚至基本无用。

不“因才施培”的培训到底能“培”什么?

读书,本就是读书人、教师们个人(这里所说的读书、阅读,并不包括集中组织统一学习各级权力部门的文件)的事儿,被所谓培训活生生弄成集体中'读书’,私下里刷圈,活生生弄成集体无意识的样态。

教师们的学历背景、专业背景、知识积累、职业禀赋本就有个性化差异(甚至很大),可是偏偏要统一培训,听一样的讲座,读同一本书、做一样的培训习题,写一样的心得,然后发一张由培训机构统一的“结业”证书。

当教师培训成了一个与市场联姻的“系统工程”会怎么样?

统一的培训目标、模式、内容与高度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师职业形成尖锐矛盾对立的关系!等级观念传统在教师培训上的反映——校级、县区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这样的等级划分意义何在?

我们太偏爱等级这个东西了,什么都要划分等级,同样是纳税人钱财办的学校,得分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校。现在用了更隐晦一些的“一级、二级等等”。

教师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以及正高级,还有区县级、地市级学科带头人;区县级特级教师、校长、市、省级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这些复杂的等级系列又对应于相应的行政级别。如此一来,培训顺理成章地也要分区县级和市省国家级了。

只有出国参观、考察、学习进修,似乎还没有被称之为:“国际级培训”或者“联合国级培训”。纵观这些年来的教师培训,有三个因素特别有力地推动着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一个,的确是为了帮助教师们尽快地成长成熟(政治思想、师风师德和专业技能);

另一个,是教师培训机构已经遍布全国,等级严密,项目复杂且多,从业者甚众的体制内行业。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业绩(当然主要指的就是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考核。如果教师们不再需要这种大规模的,大一统的培训了,那么就意味着数十万(不知道是否上百万)人以培训教师为主业的饭碗将会成为问题。这还只是说的体制内事业单位的培训机构,并没有包括民营的与官方密切合作的那些针对教师的培训机构,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再一个,便是利益问题。

几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教科院所,在教师培训机构方面已经形成了十分庞大的类似产业的规模。不仅涉及到教研员们,高校某些教授们,也涉及到出版、印刷,甚至造纸行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就业问题。倘若要动培训这块大蛋糕,牵扯面既多又广,已经不是教育部门依靠自身力量可以解决得了的了。

教师个人的自我进修不被承认,是培训部门机构对学习这个概念的误解,也是对大学后继续教育的粗暴垄断,更是对教师的一种伤害!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对教师为何不因才施培?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刀切似地培训,几乎等同于对教师的时间(尤其是教师理应拥有支配权的专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剥夺与粗暴占有,这实际上是一种软“绑架”。

这些年来,教师的假期——尤其是暑假,掐头去尾再加上线上、线下的各种被规定的培训,其实已经大打折扣。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培训都是不必的,而是说教师们(特别是这几年毕业的本、硕、博士年轻教师们)要想从一大堆杂七杂八的培训内容中找到真正对自己长远发展有用的东西,着实不易。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正是因为有差异,人类社会才呈现出勃勃生机,才能正常发展。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差异性或者个性,健康发展人的个性,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更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师(此处不包含职业技能培训教师)这种职业的一个最主要特征便是:高度个性化、人文化。我以为,对这样的职业群体进行规模培训需要具备几个前提条件才可以:

第一.深入调研,弄清教师个体在知识结构、水平、专业素养、认知能力、教育理念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教师量身订制培训内容及方案。由教师自己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甚至可围绕专业适当拓展体现兴趣偏好)提出需要进修(最好少用“培训”这个词)的内容、目标、场所(如本校、它校、高校、国内、国外等)和所需时间(校方可根据工作安排调整)。同时,校方可基于对个体教师的了解,对需要脱产或者需要占用教育教学专门时间的学习进修进行相应的建议、调整、监督及同意、否决。

第二.不要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师当成可操作的流程化的生产线员进行“培训”。基于社会化生产精细分工需要而诞生的生产流水线,其员工在某种意义上的确需要标准化的、统一的、规范操作的培训。但要对中小学教师如此编排,只能造成教师的千师一腔,万师一“面”,教师的同质化必然导致教育教学的表面热闹实则僵化,只能导致形式上的“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实际上的千校同品,千校同色。只能导致学生的所谓观察,是为了找到老师需要的那个标准答案,学生所谓的讨论探究只是为了说明“我们在探究”“我们在讨论”而已。

本来缺乏个性、缺乏质疑与批判精神、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一直都是我国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教育领域的根深蒂固的顽疾,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教师同样普遍存在这个“疾患”。教师入职后的继续教育原本是弥补这个不足的最后机会,但生产线、公司员工似的“培训”却已经和正在抛弃这个机会。

第三.把尊重教师的话语权、质疑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为教师们(特别是新教师们)提供丰富的多层次的进修(而非培训)渠道与平台。我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培训与进修是不同的。一个自上而下,一个自下而上,方向相反,本质相异,结果当然不同。(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也是单向的:“自上而下”。限于篇幅与主题,此处按下不表)当然,我也理解: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规模的、标准的培训极好操作,也能很快地产生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而进修则不然。至于这是不是如此“培训”大行其道的又一个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网络研修总结
中小学音乐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教师培训的困惑(转载)
培训|“教师八喻”一场震撼心底的讲座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