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粽子

今日立夏,外婆家煮了茶叶蛋,一并让妈妈带回来的还有一盆粽子。离端午节还有些许日子,但崇明人早早地便包上了粽子。前些天,邻居家也包了粽子,给了我们几个。再之前,我和妈妈自己在家捯饬着包了些“不像样”的粽子。

粽叶是妈妈早前便去长江边的芦苇荡里采摘的,依江傍河的崇明人到了春末夏初,便开始“觊觎”河边、江边的那些葱翠嫩绿刚出青的“芦叶”。近几年,河边的“芦叶”越来越少,人们便把目光投注于江边的芦苇荡。在某个晴朗的日子里,成群结队的人一同约着去江边采摘芦叶。鲜嫩的芦叶是大自然馈赠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礼物,大家共享着这番喜悦。一同采摘,一同谈笑风生,在春天温柔吹拂的风里,在江边一片绿意的芦苇丛中。

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粽子一定要包在芦叶里?拿个碗,里面放些糯米枣子,不也是粽子的配方吗?妈妈说:“包在芦叶里有一股清香!”于是,每次我在吃粽子时,便会深吸一口气,试图感受下那股“清香”。确实是有的,植物本身不加修饰的味道,被包裹在其中的米粒似乎也更加香甜。

大学时,和一个外地的同学聊天,我问他:“你们那边不吃粽子的吗?”他笑侃道:“屈原在湖南投的江!”关于粽子的传说,让这个普通的食物多了分神秘感,连同端午这个节日一起,增添了很多“传统”意味。以至于,后来当我给特殊学生们讲到“端午节”时,我大都是用“粽子”来唤醒他们的“味蕾”,激发他们对“端午”的记忆。

食物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特色,亦能直接勾起我们的味觉记忆。每个地方的粽子包法不尽相同,虽是同样用粽叶、糯米以及各种配料,但有的粽子是狭长方正的,有的是棱角分明的三角锥形。外婆和奶奶包的粽子也完全是两种风格,以至于,一看外形,我便能准确知道这是谁送来的粽子,包的又是什么馅儿的。

我们家不太吃肉粽,偏爱裹着赤豆、花生和红枣的甜粽。小时候,觉得“甜粽”应该叫“淡粽”,因为除了红枣,完全没有“甜味”可言。所以,我们这些孩子经常用筷子插着粽子,再取个小碗,里头放上些许白糖,将粽子蘸着白糖吃,清香甜糯,偶尔还能嚼到一颗花生,脆脆的,分外好吃。

大人们自然很少这样,他们甚至都不用筷子,直接拨开粽叶便吃了。吃完也不会像我们孩子那样将糯米粘得满手满脸都是。那时候,我便觉得大人是很厉害的,吃个粽子都能吃得干净妥帖。

做得干净妥帖的还有包粽子,小时候经常看奶奶和外婆包粽子。芦叶提前放在锅内煮熟,去其青涩、炼其韧性。煮完后的芦叶放在冷水中浸泡,桌上大大小小的碗中分门别类地放置着各种配料。三两片芦叶放在手中,挽成一个锥形,舀上糯米,放些配料,再用一张芦叶轻轻往上一盖、一卷,用绳子一扎,一个粽子便成形了。见她们熟练地包着粽子,一旁的我总是好奇地想亲手试一试。有时候,长辈们是不让我沾手的,“小孩子的尝试”在大人眼里常常被视为“捣乱”;也有时候,她们会给几张芦叶让我玩一玩。我学着她们的样子,挽、放、盖、卷、扎……但总是将糯米漏得满地都是。到后来,索性死心放弃了,还是静静等着粽子慢慢煮熟吧。

乡下的粽子都是放在土灶的大锅里煮的,每次一煮就是一大锅,一煮就是一晚上,馋涎欲滴的孩子们总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吃到梦寐许久的粽子。有时候,放学回家肚子饿了,会在高高搁置的菜篮子里够个粽子,剥去粽叶,插上筷子,蘸着白糖,美美地果腹一番。

老一辈们大都会包粽子,到了父母那辈便渐渐丢失了这个“手艺”。我妈时常对自己学不会包粽子甚感不解,放假的日子里,我俩在家看着教学视频,琢磨着包粽子。结果自然是——“一看就会,一包就废”。到最后,花了很长时间,才将就着包出了几个“不正宗”的粽子。“没事,反正自己吃的,丑点没关系。”我们安慰着自己。

丑点没关系,现如今好看的粽子倒是随处可见,不仅包装精美,而且品种繁多,年年有网红粽纷纷上市。要想吃个粽子也不用等个一晚上,分分钟可以满足口腹之欲。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仪式感”,过去是,现在更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粽香,抬高了整个村庄
端午粽子
【食全食美】 江南三角粽子的包法图解的做法【图解】
【郁氏文化】又闻粽子飘香时(作者/郁祖琪)
预热端午节
自采自包粽子,你是我吃过的最天然、最鲜糯的粽子,花钱也买不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