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亲,您教会我做母亲

笔者手记:这是2016年的一篇旧文,当时我在西安参加学术会议组稿,我出差从来都是卡点去,干完活赶紧回家,因为家里还有婳婳同学,我放心不下居里先生和她两人。那一天,正好也是母亲节,我又想起我娘,忍不住写下了这篇文章。

今天我姐说我娘和我父亲回到村里,收拾新盖好的老屋,今晚也留在村里住。我大姐说,我娘会不会高兴得睡不着呢?我听了心里酸酸的,翻盖老屋花的钱,在北京连一平米的房子都买不到,但是我娘和我爹,开心得睡不着。是我们做儿女的思虑不周全,一直没有想到这个,被自己是女儿不能回村盖房子的想法束缚了,就应该早早把老屋翻新了,这样爹娘也能早开心几年。

今天又把这篇旧文翻出来,自己又看了很多遍,我娘真的是天底下最平凡的那种母亲,但是她又是那么不平凡,她对我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能力争取幸福的人,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早上六点多,我在晃晃悠悠的火车上醒来,习惯性拿起手机看看有什么新消息。

另外一个出版社认识的编辑给我发消息,问我还在不在西安,要来找我一起喝粥。我告诉他,我已经到北京了。他感叹,你可真是一个妈妈,只有工作和家庭,他要在西安逛逛,明天再回北京。

是啊,我是一个母亲呢!我要是留在西安,势必玩不痛快,时时惦记着我家婳婳。

我就是这样一个母亲,和我的母亲一样的母亲。

昨天开始,朋友圈里被对母亲的各种祝福刷屏了。我点赞,却不转发,自己也不发。我母亲不可能看到我在朋友圈发的任何信息,她连电话都不会接,因为她耳朵听不见。

在我两岁左右记事开始,我记得我母亲耳朵就听不见了。记忆里,母亲在村邻口里的名字就是“聋子”。

母亲从什么时候开始聋的?我其实不知道。听邻居大婶讲是生了三姐的时候生了一场病,于是就聋了,不知道为何我三姐听力也不太好。

今天是母亲节,我第一反应就是,我家有七位母亲,我的母亲及我们六姐妹,我最小的妹妹在去年也为人母了。

除了我二姐不太操心家庭和孩子,用我母亲的话说是长了一颗太平心,其他五个包括我都极像我的母亲,一切都以孩子为上,为了孩子,为了家庭,自己愿意吃任何苦。

在穷乡僻壤,多生女儿的贫寒家庭所遭受的欺凌和白眼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

我记忆里总也忘不了的是那些乡邻对我家的各种不公待遇,尤其是针对我的父亲的种种冷嘲热讽和公开欺压。可是,我的母亲却得到那些人的一致认同,认为我的母亲是一个好人,一辈子不与人争长短。

在我印象里,我母亲从来没有专意奉承过谁,也不曾刻意薄待过谁。她只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对所有人所有事情都一视同仁。

她告诉我们,人家有,你不用去巴结,人家穷,你也不要去踩一脚,好话三分暖,不要说坏话。不论贫富,都有好人有坏人,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万事讲求一个良心,人要对得起自己良心。

村里有个老妇人,因为喜欢东家长西家短传话挑拨是非,本身又是好吃懒做,嫌贫爱富。有老伴的时候她生活非常幸福,因为老伴是干部有些权利,所以村邻各种奉承。而我母亲总是淡淡的,你来我不迎,你走我不送,碰上吃饭有菜就让上桌吃一筷子,老妇人传的各种家长里短是是非非也就是听着。

后来,老妇人的老伴过世,日子一落千丈,村邻的脸色翻得快,老妇人成了人见人嫌,我母亲还是淡淡的,和以前一样,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因为老妇人喜欢吃好的,碰到家里难得有次好菜,她毫不客气就上桌,我们姐妹就撅嘴不乐意。母亲说,她一个人已经很可怜了,又能吃得了多少,大家都嫌弃她,她在我家吃一点又吃不穷我们,哪个人不会老呢?

老妇人到死都说我母亲是唯一一个一直如一对待她的人。

小时候,我父亲是乡村教师,在外村教书,一星期才能回来一次,本身又身单力薄,不熟悉稼穑。在农忙的时候,别人家的地是牛耕,我家的地经常是我母亲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因为女儿多,穿衣服都费,母亲就白天干农活,晚上缝补浆洗,衣服裤子补丁摞补丁,但是干干净净,鞋子全是她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通常是全家人都睡下了,她就开始纳鞋底,做鞋帮,或者给我们手工缝衣服,我小时候夏天穿的圆领套头的短袖褂子都是我母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村里大娘大婶说聋子的几个女儿都收拾得干净利落。

直到现在,日子过好了,母亲还经常跟我们讲以前受苦的故事。

在田地没有分配到户的时候,我家孩子多,又没有劳力,所以一年到头还要欠队里的工分,为了多挣一些工分,母亲总是半夜就起来抢着干活。有一次晚上月亮特别好,母亲又听不见鸡啼,没有手表,以为天亮了,就赶紧找到一块大田割稻子,一块田割完天才真的亮了。

记得小时候,再苦,母亲也从来不叫苦叫累叫难。母亲总提起养了一年到头的猪被生产队拉去抵工分,分了一点肉,她就想方设法把肉保存起来,来客人或者农忙的时候改善生活吃。

为了让我们都能吃饱,母亲练就了一身做豆豉、腐乳、咸菜的本事。村里很多人家青黄不接吃白饭的时候,我们家的碗里总有一筷菜下饭,不仅可以自己吃,还可以分给更难的邻居。有时候我们抱怨有些村邻每年都从我家借一碗又一碗咸菜,自己从来不想着提前做一点,母亲总是跟我们说这些东西不值钱,有就分一点给别人,不值得什么。

农村宗亲观念重,我们村有几个家族,我们这一门世代都是穷人,难免被人瞧不起。我堂哥一家几个孩子很少和村里的孩子来往一起玩,也不跟别人打招呼。可是我母亲不让我们那样,她说,我们穷也堂堂正正,人见人要说话,牛见牛还会哞哞叫,人家看不看得起是人家的事情,自己要看得起自己,不偷不抢,不用觉得低人一等,所以不用总气呼呼的。

虽然母亲一辈子从不主动跟别人争执,但是一旦遇到强横不讲理的事情或者某些恶意的话语,母亲也是丝毫不让步。

我们村依山而建,南方雨水多,经常会发山洪,邻居家为了山洪不冲到他们家的房子,就要挖沟把水引向我们家。父亲不在家母亲就坐在沟里,想挖沟就让邻居家蛮横的儿子把锄头从她头上挖下去,如此拼死抗争,堂哥听说之后也赶过来了,终于那条沟没有挖出来,此后再也没有这种事情。

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村里有的人嫉妒有的人说风凉话。有一个人经常笑话我父亲,说我父亲忙乎了一辈子只忙乎出了一个大学生,我父亲总是讪讪的不知道如何应答。有一次我母亲把那个人喊住,和颜悦色地说,X大哥,先生(我父亲在村里的称呼)一辈子忙出了一个大学生,你这一辈子忙乎出了什么呢?从此那个邻居再也不好意思到处跟人说这样的话了。后来,我最小的妹妹也考上了大学,就更没人那样讥讽我父亲了。

母亲总是跟我们说,我们家只有女儿,那就越发要自尊自爱。女人不自爱,那就会让人戳脊梁骨,一个家庭女人不行,这个家庭就不可能兴旺,种坏庄稼一年穷,娶坏老婆一世穷。女儿嫁到别人家不好好做人,不能做个好人,那就是害了别人家,人家就会骂她的父母,所以母亲总是尽可能地教给我们谋生的本领和做人的道理。

小学的时候,母亲就让我自己琢磨着裁衣服。因为家里的衣服都是母亲手缝,有些式样她不会,她自己耳朵不好去请教别人也怕别人嫌弃,就让我琢磨着用报纸裁,小小的我居然真的裁出了给父亲做短裤的式样。

后来,我自己生了婳婳,我买了很多做秋衣的布料,自己在家给婳婳手工缝小背心和小裙子,把旧的棉质衣服给婳婳改衣服穿。

母亲小学四年级的文化,一辈子忙于生儿育女和照顾家庭,没有时间看书,也没有电视教给她这些道理,但是她总是时时刻刻身体力行地把这些淳朴的人生道理教给我们。

现在,我们六姐妹都出嫁了。母亲从来没有在彩礼上为难过女婿,她总是说,我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她总是叮嘱我们到了婆家一定要勤快踏实,不搞歪门邪道,赚干干净净的钱,做清清白白的人,苦一点累一点都不要紧,有人就有世界,什么都不用提前怕。

如今我们六姐妹都当母亲了,个个都把孩子都心尖一样爱,我老母亲有时会笑我们年轻轻轻这么会疼孩子,我们就会说,谁要我们是你的女儿呢?

一个好母亲养大了六个好母亲,感谢我的母亲,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平凡得甚至微不足道,但是正是她质朴有力的母爱,养育了我们六姐妹,让我们将她的母爱延续下去。

一个国,一个家,少不了千千万万个像我母亲一样平凡的女性,她们是最伟大的人!

祝我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祝天下所有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实:当年,父亲和9岁小弟被村霸暴殴,我大姐夫愤然上门讨公道
《我的父亲母亲》(1)
未来的父亲(续2)
【郁氏文化】回忆母亲(文/巩凤灵)
市井人物之《梁照莲》
我家的瓦房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