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若水《支教二三事》

支教二三事

临别的火车

今年七月十一号,我们一行15个人开启了前往贵州毕节山区的支教之旅。怀揣着对前方未知的欣喜以及满满的激动,我们踏上了征程。

初识猫场

经过18个小时的火车硬座折磨和长达三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拖着笨重的行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贵州省毕节市猫场镇一小。不得不说,学校从外部条件看来,在当地也是首屈一指的。清一色的装潢加上花草的点缀,使得学校散发着青春与活力。一阵感叹之后,我们开始犯愁了:接下来的衣食住行该怎么安排。幸得学校校长的安排,我们成功入住了教室,在打开门的那一刹那,残破的高低不齐的桌子映入眼帘。面面相觑的间隙,队长一声令下,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清扫的、拼桌子的,大家都特别卖力。然而因为有太多高低不齐的桌子存在,根本就没法拼成完整的一大片。无奈之下,校长又开了另一间教室。感激涕零之间,我们以最快速度整理好桌子,再铺上一层海绵垫,简单的“大通铺”就算是完成了。已经筋疲力竭的我们顾不得舟车劳顿之后有无洗漱,倒头就睡,第一天完美落幕。

支教路上

支教小学

在简单落实了吃饭(学校食堂有锅碗瓢盆)、洗澡(在距离一千多米的宾馆开房轮流洗)等问题后,我们开始了忙碌的招生。从老师那了解到,虽然学校硬件设施较好,但是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上半年就有十四名女老师请产假。而且猫场镇留守儿童较多,学生成绩也普遍不理想。当我们看到学生的成绩单时,发现整个小学都只用考语文数学,但是仅开两门总分也是不尽人意。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决定开设多节辅导课,专门辅导学生暑期作业。外加其余音乐、美术、书法等课。因时间有限,我们委托老师在班群联系家长。不一会儿,就有家长带着孩子陆陆续续来报到了。我们分批跟他们道明开设的课程以及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忙碌了几个小时,原定开设三个班大概九十人的计划被完全打乱,来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预期。碍于我们支教队员人数有限,我们只能向后来的家长说明情况。看着一个又一个佝偻的老人带着孩子用贵州方言苦苦央求,我们于心不忍,于是一次又一次放宽标准,到最后孩子数量达到一百多人。

正式见面的时候终于到了。作为一二年级的助班,看着五十多个如此可爱的小脸庞,自我介绍都显得太过正式。简单的认识之后,我们组织了小游戏、自我介绍和班委竞选,有积极举手在讲台上一本正经发言的小朋友,也有上讲台后却一言不发的小朋友,亦有起哄却死活不愿意举手的小朋友,天真稚嫩的表情与动作,惹得我们忍俊不禁。

接下来就是正式教学了。

我负责的是音乐课,刚开始准备教尤克里里的我犹豫了,因为缺少器材,口头教学肯定也是没有多大效果的,于是后来的音乐课就基本按照教授歌曲外加尤克里里伴奏。小孩子们的兴趣也很大,第一首歌教的是张悬的《宝贝》,因为自己本身就很喜欢这首歌,加上好听易学,自然成为了我首堂课的教学歌曲。孩子们虽小,音乐素养却出乎我意料,一遍下来后就已经学的差不多了。于是我以游戏比拼的方法让孩子们巩固歌曲,第一堂课就在轻松的氛围下结束了。

经过低年级教学的轻松愉悦,我信心满满走进了高年级的教室(虽然对其班上三剑客早有耳闻)。看着前几排座位都空着,我暗笑:这是提前进入了大学生活?也就知道了这个班级不好“对付”。果然,作为小学的“老油条”,他们只对玩游戏有兴趣,上课各自做自己的事情,低年级的奖励方法已经不奏效了。为了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我只好以物质奖励(江西财经大学纪念纸牌)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最终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而早有耳闻的“三剑客”竟然也没有捣乱。

于是课就这么有条不紊的上着,我也和孩子们混的越来越熟。

不舍猫场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这是在猫场第三天的午后。队长突然宣布开会,于是接下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因为某种原因,毕节市教育局严禁支教。当时的我们不解,不都签订了安全协议书么,我们好不容易步入正轨,现在竟然要打道回府?在一阵热烈的讨论下,我们暂定通知小朋友来回路上一定要家长接送,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就有两条路可走。一种是去另一支教队所在地贵阳市修文县小箐乡共同支教,另一种是去小箐乡郭田村重新招生,重头再来。我们别无选择,待到第二天早上,发现教育局还是没有审批,我们只好对那些家长宣布支教只能中断。家长们也无奈的回应:我都放下了家里的农活送孩子来了,没想到……在凝重的氛围下,我们和家长和孩子们道了别,以最快速度收拾好东西,带着桶和盆等生活用品以及自己的行李赶往了贵阳。经过一条条蜿蜒颠簸的山路,望着越来越远的猫场,回想着小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每个人的心里都仿佛放了一个沉重的秤砣。

终于还是离开了猫场,不同的是,这次的离别却来的那么猝不及防。

转战郭田

小箐小学的跑道

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我们顺利来到小箐乡,而让我们惊艳的是,这所学校的硬件设施竟然可以赶得上城里的学校了。在羡慕之余,我们又开始计划起另一天郭田村的招生安排,而多亏了当地孟老师的悉心照顾,一切都显得比想象中轻松的多。

小箐小学的跑道

另一天的上午,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徒步,走过了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的山路,我们终于来到了郭田村。而难以想象的是,平时郭田的学生早上需要五点起坐车到小箐上学,而下午需要徒步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在孟老师的帮助下,大约有四十个学生报名。除此之外,孟老师亦帮我们解决了教室以及衣食住行的问题。没有教室,我们只好借助村民放置杂物的小房间;没有桌椅,小伙伴就去当地猪圈搬来长凳,把摞在一起的长凳当作桌子;我们一行十五人也居住在当地村民的民房里。安顿好一切后,孟老师带领我们去当地的农家乐小聚,品尝当地的特色小菜以及带我们走峡谷。席间说起了郭田的酥李,原来来时路上两边种的都是酥李树。郭田是个贫困村,就靠着酥李等水果和蔬菜才有经济收入。啃着酥李,回去的路上走走停停,大家过完了这忙碌又充实的一天。

开始支教

因为“教室”有限,我们只好分成了两个年级。而低年级的学生中还有几个幼儿园小朋友,让我们哭笑不得。很明显的是,低年级上课的过程相比于高年级更为艰难。在低年级上课过程中,既不能太严肃,又不能过于放纵他们,而高年级就更为乖巧了,孩子们一脸天真烂漫望着你上课的样子简直不要太美好。偶尔有几个捣乱的小调皮鬼倒也增加了课堂的乐趣,确实,一脸严肃的上课不是我想要的好的教学模式。因此,每堂课基本都是在轻松的氛围度过的。

孩子们简易的教室

因为孩子们的家离临时教室较远,考虑到安全问题,每天上午以及下午都会安排支教队员送回家。山路崎岖,最远的一条走到家快要接近一个小时。不乏有支教队员被烈日晒的脱皮,每一天都满头大汗,筋疲力竭。但是每次看到小孩子拉着你的小手欢快的走着,笑着,说着他们的趣事以及问你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你也只能会心一笑,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家途中

还记得那天送小朋友们回家,因为下大雨的缘故,只好去小朋友(小雷)家躲雨。看着满墙的奖状,心里不禁一震,虽然得知都是小雷姐姐的。看着看着,便发现不对劲,为什么同一个人到不同阶段姓会改呢?正当我想发问时,小伙伴心照不宣的看了我一眼,我明白了,原来,是单亲家庭啊。于是我和小伙伴就和小朋友的妈妈聊了起来。知道小雷虽然调皮,但是特别重情义,所以和学校老师关系都还不错。而重情义且受老师喜欢也确实得到了证实——小雷拉着小伙伴不让走,非得让我们留下吃晚饭。禁不住死缠烂打,我们只好厚着脸皮留下吃了晚饭。很简单的拌面却吃的格外的香。

好吃到爆的面

其实贵州的留守儿童或者是单亲家庭不在少数,但是每每看着这一张张天真稚嫩,笑容无比灿烂的脸孔,我便知道,外界的困难是打不倒他们的。作为他们短暂的老师,既感到无奈又感到欣慰。无奈的是看到他们囿于外部条件的现状,欣慰的是他们能够以微笑面对生活。

参加文艺汇演的小朋友们

十几天的支教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就到了最后一天去小箐小学文艺汇演的日子。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而有些孩子甚至是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步行到学校的,见到他们的那一刻内心说不出的惭愧。文艺汇演如期而至,孩子们的演唱的《咖喱咖喱》不出意外的获得一致好评,身为老师的我们也用《Good time》舞蹈回应了群众的热情。而让我们意外的是,孩子们主动要求加一个舞蹈节目,于是,一个嗨劲十足的舞蹈伴随着我们的呼声落下了帷幕。

终于还是说了再见了。

有很多要感谢的人。贵州是个好地方:有热情似火的贵州村民,也有对我们百般照顾的孟老师,有那么多可爱的孩子们,空气中也弥漫着自由散漫的气息。

很爱你们。

有缘再见。

留守儿童

小艾爱是支教时遇到的贵州留守儿童之一,也是高年级的一员。

记得那一次我们送小孩子回家,返程途中隐约听到呼喊声。扭头一看,发现小艾爱正捧着一小盆李子说:老师,给你们吃。当时的我是兴奋又感动的,嘴里说着谢谢,其实心里已沦陷于孩子的天真无邪中了。

之后的时间里,对小艾爱印象犹为深刻。课堂表现积极,课下喜欢和老师们打成一片,是个极其乐观爱笑的女孩子。而遗憾的是,到最后一天才知道她是留守儿童,家里相当贫困。而这些,我是不愿意去相信的。

支教的最后一天,支教伙伴们和高年级孩子们需要到小箐乡参加文艺汇演,而小艾爱也是其中一员。在那期间,遇到她的班主任,一个很慈祥和蔼的中年女士。她告诉我们,小艾爱、小蝴蝶还有露露都是留守儿童。我心里一震,悲痛却又欣慰。悲痛的是在她们这样的年纪,本该享受着父母在家,衣食无忧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实是她们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度日。欣慰的是她们都乐观开朗,并没有给外人留下自卑或者过于内向的印象,每一个都笑靥如花。

文艺汇演之后,我们简单合影,孩子们都回家了,只有她还跟着我们。由于班车晚点,我们一行人六点左右才回郭田。队长把小艾爱送回家后像她奶奶说明了情况,于是就回到了民房。

之后我们就各忙各的了。我便拿着衣服到楼下洗,洗着洗着发现旁边突然矗立了个人。一阵惊吓之后,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已经哭成泪人的小艾爱。我连忙不舍的抱住她,问其情况。然而她就一直哭,也不说话。后来了解到,因为回家的晚被她奶奶罚跪在砖头上了。看着稍微有些红的小艾爱的膝盖,我们心里都不是滋味。队长也感到莫名其妙:明明已经向她奶奶说明了情况啊,而且看的出来奶奶是个面善的人。

一阵安慰之后,我和小伙伴一共三人决定把她送回家。一路上只有手机发出微弱的光伴随一路上我们七嘴八舌的劝慰。到了她家,我们向她爷爷奶奶说明了情况,表明是我们的不对,不该让小艾爱跟着我们那么晚,而且班车延误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奶奶一个劲的点头,用着贵州方言说了很多。我们一边抱紧小艾爱一边努力听着贵州方言,意思倒也懂了个大概。原来是奶奶认为小艾爱跟着我们去了一天都没有音信,甚至连个电话都没有,她觉得有必要惩治一下她。我们又帮着小艾爱说好话,一边也说着建议以后不要用这种体罚的方式。奶奶一脸和蔼笑容,又跟我们说了好多:小艾爱几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家,爸爸常年在外务工,有时候甚至往家带“新妈妈”,而且爸爸很少往家里寄钱,小艾爱就这么跟着爷爷奶奶度过了小学的时光。看着房间里堆砌的杂物,看着饭桌上一盆素汤和三个饭碗,看着赤着膀子皮肤晒的分层的爷爷,看着他们满是沧桑眼里含着泪光的叙述,我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只能教育小艾爱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出去做什么事都不要让奶奶担心。

回去的路上我们三个聊起了留守儿童的话题。从队长那里得知,这边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比较多,像小艾爱这样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家庭在贵州可谓是不胜枚举。可贵的是幸好她们依然是天真烂漫,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而影响自己的性格,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是没到一定的年纪罢了。突然很为她们担忧,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小孩子一般会有两个极端吧。一种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做什么事情都特别独立,因为她们已经习惯依靠自己;另一种是做事畏畏缩缩,因为家庭的缘故而把自己看的低人一等。相比之下,第一种人更难成就。在这个贫困的小山村,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并没有那么大,小孩子们自己更不知道读书改变命运的意义,每天走山路,嘻嘻笑笑倒也乐在其中,但她们缺少的是对知识的渴望。

于是又想到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体罚,他们只知道做错了事情就要打,恨铁不成钢,打是亲骂是爱,打了才长记性才是他们的王牌定律。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精神层面的贫困要比物质层面的贫困严重的多。最起码物质层面的贫困还可以由政府或者外界人士进行捐助,而一旦孩子们精神处于贫困状态,自己没有耳濡目染体验到知识的可贵性,后果是极其可怕的。物质方面的捐助我们力所能及,精神方面的我们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帮助告诉她们考大学的重要性,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力。

除了贵州,留守儿童在中国乡村也是一个普遍的群体,他们缺少关爱,也缺少各个方面的资源。作为半个留守儿童的我(小时候母亲一直在外打工)来说,深知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的痛楚,一边要故作坚强的回应邻居的调侃说不想母亲,一边又要咽下所有的无助和不开心,在外人面前表露的也一直是坚强乐观爱笑懂礼貌的我。鉴于此,于是对她们的感情越发深沉了。

临别的时候,有几个小孩子将他们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害羞地塞到我们手里,里面有他们画的画,写的字或是自己折的小星星。很欣慰。不敢说自己这十几天的支教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改变,只要他们多年之后还记得,欸,之前有过这么个老师来这支教,这个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学习,如何上进,如何乐观、快乐的活着,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节和你有关系吗?当然有!
封面故事 | 康瑜:帮助孩子找到与生俱来的光
行走在路上
阳光支教,“乡”中送情
阜南:周雪荣老师简议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书信】祝培生:一个留守儿童写给爸妈的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