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眼睛看得清风景 看不清人心‖文/土豆

眼睛看得清风景  看不清人心

上周和朋友去影院看了印度电影《调音师》,一直对印度电影非常感兴趣,这次果然也不负所望,整部影片反转不断,导演始终将捉住观众的眼球放在制作电影的第一要义,“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是我看完电影后和朋友说的第一句话。

这部电影给我感触最深的,当然就是主人公阿卡什。作为天才级别的钢琴师,他假装看不到,体会盲人的生活,为的是更加专注地做音乐。就像许多正规的新闻节目从来不放配乐,只是单纯展示现场报道,其中的原因很简单,配乐会误导观众的情绪和心情,对于一个事件,每个人自己心里都有感受和看法,不放配乐,不加任何修饰,是保持新闻客观真实的必要条件。我想,阿卡什同样是出于这种考虑,眼睛所看到形形色色的世界有时会干扰人内心的追求,让人看不清自己,看不清人性,所以他选择不用眼睛,用心,为了专注,为了感受到音乐中难得的那一抹纯净。

影片中具有转折性的一处反转,就是西米为了不让目击者阿卡什将自己的犯罪事实说出去,最后真的将阿卡什的眼睛弄瞎了。这部影片出彩的地方,就是擅长细节描写,阿卡什没有失明之前,导演多次给阿卡什的眼睛特写,那是一双清澈得可以当成镜子的眼睛,而当西米将阿卡什的眼睛弄瞎后,通过同样的镜头特写,阿卡什的眼睛变得浑浊,只有斑斑血丝和无神的瞳孔。这样的对比,映衬了西米的蛇蝎心肠。阿卡什的悲惨经历,比任何指责西米的人物对话更加具有说服力,导演正是用了这样巧妙的视听语言,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饱满化,将情节戏剧化。

电影的后半段,讲述失明之后的阿卡什险遭器官买卖,以及西米为了自己的利益,一次又一次陷害阿卡什,从失去视力的阿卡什身上,人心的险恶和伪善更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西米没有因为阿卡什失明而可怜他,相反,更加变本加厉地伤害他,这种伤害在观众看起来,是双倍,甚至是几倍,导演从一个失明的人的视角来推动情节发展,而且这种推动并不是阿卡什用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而是阿卡什的内心,是不被眼前利益冲昏头脑,只真实做自己的内心,这样的视角更加能触动观众内心最柔弱的部分,传递最单纯的感情。

影片最后,再次发生了一个画龙点睛的转折。当西米打算开车撞死阿卡什时,出现了影片开头的一幕,这一幕看来似乎与故事的主线无关,却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事物内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要联系和规律:不远处的一个猎人正打算开枪射击一只兔子,结果兔子跳开了,撞在了西米的车上,导致西米的车侧翻并且爆炸,恶人最终得到报应。猎人在路牌上反射的子弹仿佛就是西米自作自受,自食恶果的隐喻,这样的设计不仅首尾呼应,而且将情节完整地连接起来,实在妙!

当观众还在猜测阿卡什最后能不能恢复视力时,导演以两年后戴着墨镜的阿卡什在街上拿着手杖将面前的易拉罐扫开作为结尾,可以说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是啊,恢不恢复视力似乎不是影片中一个必须追究的问题,阿卡什只是想告诉我们:眼睛看得清风景,但却看不清人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冤狱
Mondaymonday | 调音师:反转的魅力
[电影评介]用电影的形式讲故事——《调音师》
豆瓣8.3《调音师》|三个角度分析,为何片名是这篇佳作点睛之笔
五分钟一个高潮,看之前别憋尿!!
豆瓣8.3,多达50次反转的《调音师》,真相到底是不是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