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技板块最有资历而又低调的基金经理


前文《目前管理规模不大的好经理还有谁?》给大家分享了我的筛选方法
 
小基金公司挖掘
刚任职没几年的年轻经理中寻找
名将跳槽或私募转公募
④在大基金公司中寻找有实力但很低调的基金经理
 
其中后两种方法,我认为更靠谱和稳健,尤其是大公司里卧虎藏龙,还有很多低调的“扫地僧”未被发掘,今天为大家介绍富国基金的曹晋。
 
曹晋应该是最早开始专注投资科技板块的基金经理了,2012年就开始做投资,当然,现在也逐渐扩展能力圈到了更多行业,已经经历了2轮牛熊,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基本情况



 曹晋,在加拿大学习和工作多年,曾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世界著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任会计咨询部分析师。
 
2009年加入汇丰晋信基金,2013年开始任基金经理。2014年6月加入富国基金,现任富国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助理兼高级权益基金经理。
 

业绩情况


 代表作富国中小盘精选混合,曹晋于2015年1月23日任职以来,截止2021-8-12,收益率为240.50%,年化收益率为20.54%,同期排名143|772(18.5%)。
 
下图为任职以来业绩对比沪深300及中证500
 

  下图为该基金相对沪深300的累计超额收益情况


 
另一只管理较长时间的富国通胀通缩主题轮动,2019-2-1任职以来,取得了240.50%,同期业绩排名227|2726(8.3%)
 
之前在汇丰晋信也管理了一年多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同期业绩排名34|216。
 


定量分析

(以富国中小盘精选为例)


 注:由于富国中小盘精选是一个偏小盘和成长主题的基金,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难免受限于基金合同限制,以下定量分析未必能完全代表曹晋的投资风格。


1、持仓情况


2021Q2持仓以新能源+半导体为主,市值含大中盘,风格偏成长。
 
前十持仓平均PE为55.7,平均PB为9.14,ROE为16.4%。(数据来源:韭圈儿APP)
 
历史持仓风格见下图,除了2016-2017配置了一些大盘价值风格,以小盘成长为主,说明基金经理既有自己的风格偏好,也会根据市场风格调整持仓结构。(数据来源:wind)
 

 持股集中度较低,近年来呈不断下降趋势(见下图),2021Q2为37.8%。组合持股数一般在30-40只左右。(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2、换手情况

任职以来,平均换手率为765%,说明其投资逻辑部分依赖交易。


   

3、仓位变动

富国中小盘的股票仓位为60%-95%。曹晋在2015年和2018年有过两次明显的仓位调整,时机都比较精准,其他时间基本上都保持了高仓位运作,不轻易择时。

 

4、风险控制

下图为曹晋的主要风险控制指标与基准指数的对比,曹晋的波动率略高,收益也更好,呈现出进攻性强,波动大的特征。
 
作为一个偏向科技成长股的基金,这个波动其实算低了。综合风险收益比,曹晋的夏普比率好于基准。

 

定性分析


1、投资理念:注重产业研究

曹晋投资理念的核心就是注重产业研究,他认为在成长股投资中,应更多地去在左侧前瞻把握产业趋势。
 
一是关注其是否处于产业的拐点,二是关注产业拐点的成长性强不强,不以风格切换的角度去做成长股。
 
此外,多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也使得曹晋有较宽的国际化视野,在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联动性方面颇有心得。

曹晋:

“我相信股市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演进的过程,中国的产业必然会向今天发达国家的一些特征看齐。我希望自己从产业角度出发,走在产业发展曲线的前面。

我经历了很多周期,认为所有的行业都有周期,用周期的视角去看产业变化。

产业趋势一般概括为,受经济周期、政策、技术及宏观大事件驱动,而形成的在某一个行业发生爆发式增长的未来趋势。

如何先于行业挖掘前瞻价值?我主要从低库存、低产品价格、低产能利用率的三低状态率发现。供给端看到了底部信号,在需求端看到变化后,就能明白行业将触底回升。 

第一找景气度高的行业,第二是从这些行业里去找好公司。判断单个公司,我们可能会犯错,但是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我们错判的概率就小很多。

我比较喜欢做一些偏左侧的投资。股价处在高位的公司我会有一些压力。

我业绩表现比较好的时候,通常有比较明显的产业趋势。比如2013年的传媒,2015年的互联网+,2016年的半导体,2017年的消费升级,以及2019年的电子产业。亏钱的时候,也是产业趋势缺乏的时候。比如2018年。”


 

2、投研方法:勤奋调研,保持产业敏锐度

产业前瞻需要基金经理具有独特的产业洞察力,才能走在产业趋势曲线的前面。
 
曹晋认为只有通过深度的研究和勤奋的调研,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准。不断的行业比较,积极寻找技术研发的新趋势或者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在早期布局,同时关注到行业反转性机会。
 
他在调研中常常发现,市场的情绪往往会和真实的情况不一致,因此必须深入产业链一线,了解到最真实的一手情况。
 
长期坚持一线调研,勤奋的调研也多次让他能够先于市场发现不少投资机会,也让他规避了一些市场情绪的扰动。
 

曹晋:

富国中小盘精选基本没有踩雷,严谨的调研机制是我们的防火墙。 

上市公司的调研机制分几个层面:一是一定要对其上下游进行调研,二是对其出货和采购原材料库存的数据进行核对,三是对其产品发货进度进行跟踪,四是访谈离职员工和一些在职员工,五是找同行专家对这家公司进行评判。 

在国外会有很多第三方机构提供行业现成的数据,但国内是没有这些第三方的数据的,所以需要自己去调研。 

基金重仓的公司一定是我亲自去调研过的。我投资的公司都不是“PPT公司”,没有产品的公司几乎不投。持有人把钱交给我们,是支付我们的勤勉。因此我们要比大部分人更加努力,多去调研。持续调研是我的习惯,对一个公司调研十几次不是稀奇事。 

当我的重仓股暴跌了,我第一反应不是去卖出,而是定最早一班飞机,过去了解真实的情况。 

任何一个公司的管理层都会对公司非常乐观。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跟董事长聊,可能就亏一倍,跟董秘聊就亏一半,那是因为你只在办公室里面聊,实际上对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并不了解。只有去跟经营者、厂长,或者事业部领导去聊,才能了解真实情况。 

2018年底,恐慌情绪在市场中蔓延。当时的宏观判断是出口“断崖式”下跌,房地产和制造业也不理想。但我实际调研,觉得出口断崖式下跌是不存在的,所以抓住了2019年初的机会。

19年5月份华为事件爆发后,大家很悲观。我去拜访了很多公司,发现都很支持华为,所以关注到了半导体和华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3、选股方法:偏好行业龙头,看重财务数据和管理层

在前瞻的选择产业中的高景气行业后,曹晋会挑选最受益的公司进行配置,他发现往往是行业龙头会最受益行业发展,当行业周期向上时,也最容易从龙头中观测到。
 
在研究个股基本面时,曹晋非常看重财务数据和管理层。 

曹晋:

我喜欢去寻找在产业和技术周期中,最受益的那类公司。在基本面变化不大的行业中,龙头企业会受益。在创新推动的行业中,技术领先或者行业战略布局比较高的公司会受益。在产品驱动的行业中,做高端产品、技术门槛比较高的公司会受益。

前几年,因为国内增速比较快,有很多弯道超车的机会,龙头企业反而不一定涨的过小企业。 但是经过一轮一轮的变化以后,龙头企业的优势会越来越大,最后会像美股那样,越来越向龙头集中。

往往一个行业景气度从底部起来的时候,龙头公司的感知最深,也是最受益的。 

我是特别看重财务数据的,除ROE指标外,还关注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净利润增速、研发投入数据,在公司不同时期对财务数据的侧重会有不同。

财务数据更多是对公司现状的静态反映,背后是管理层的战略和执行力;一个企业有没有未来,对于管理层的能力判断很重要。许多公司没有发展起来,和管理层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高低有很大关系。


 

4、估值观点:估值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

曹晋是财务专业毕业,并且在著名会计事务所工作过,系统的学习过如何给公司估值。但现在,曹晋逐渐摒弃了传统的估值束缚,更看重公司的成长逻辑。 

曹晋:

估值方法有很多,DCF/PB/PE/PS…这几年市场对很多公司的估值方法出现了很大变化。我觉得核心是,哪个方法能够最准确描述企业的发展态势,比如说一个企业,一直在投入去发展新用户,你必须要用用户来描述它的经营情况。

成长的逻辑并没有破坏,竞争格局的变化或者产品力的变化,并不是说估值到30倍就不合理,PE是传统的A股思维,不能硬押一个估值方法。

我觉得估值很多时候其实是事后解释一家公司为什么长期基本面向好的一个方法。 其实历史上很多好公司的估值是不断突破上限的,以谷歌为例,刚上市很快就翻了一倍,早期可能就四五十倍,大家觉得很贵,但后来其实涨得更多。美国很多公司一直在上涨,你总要找一个办法去解释。 

估值只是描述公司发展进度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很多优秀的公司会突破对估值的束缚。

这几年A股市场也在向海外市场学习,估值方法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比如海外云服务公司,从PE改成按照PS来估值的。这几年也有越来越多人用DCF模型估值,但是中国的贴现率比海外还是高很多。


5、投资风格:精选优质成长、擅长科技

曹晋是成长风格,擅长科技板块,刚入行管理的第一只基金就是科技主题。近10年的投资旅程,他一方面深耕能力圈,另一方面也逐步拓展能力圈到整个新经济板块。
 

曹晋认为长期来看,社会一定会沿着科技技术进步的方向延续下去,所以,他长期坚定看好“技术升级”和“消费升级”两个趋势下受益的科技、消费、新能源、医药、先进制造等行业的投资机遇。

此外,富国基金在成长风格和科技板块整体的投研实力都非常强,旗下还有李元博、许炎等擅长科技的基金经理。

曹晋:

科技成长我有三种投资思路,一是创新能带来最大的Alpha。无论是创新性的应用或者商业模式,某种程度来说是有暴利的。 

二是国产替代。这里面包含了中国人的工程师红利以及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而且中国人特别勤奋,对客户需求快速反应,未来中国企业的全球份额越来越高。 

三是国家扶持的方向。国家战略性的投资方向之下,会出现一个巨大的产业群。我们芯片设计、电子制造、新能源等领域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 

中国科技创新的土壤越来越肥沃了,以前经济增长是依靠基础建设和房地产,未来越来越需要科技创新。同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基数全球最大,痛点非常多,创新能提升的效率空间很大


6、风险控制:根据投资脉络分散配置

在定量分析中我们发现,曹晋刚任职时个股是非常集中的,在65%左右,行业配置也比较集中在科技板块。
 
近年来,曹晋逐渐降低了个股集中度,并且分散配置了新能源、医药、消费等板块,来达到降低组合波动的目的。 

曹晋:

2012年、2013年我持仓集中度非常高,那时宏观经济相对稳定,但这三年变化太大了,所以风险意识会更强一些。 

我不仅仅会买龙头,可能我会买一个行业的前两名。各个行业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不是拿一个龙头企业就躺赢了。

这么做是想控制回撤,降低自己的波动性。不希望净值的表现和某单一行业周期的关联度太高,如果只做科技股,那么净值的表现完全来自科技股的周期。 

况且,A股是一个Alpha土壤很肥沃的市场,不需要那么集中持股,依然能取得不错的超额收益。 

虽然我的个股是分散的,但是我的行业和思路是越来越聚焦的。我一直对于旧经济关注比较少,更聚焦在新经济领域,专注在科技、消费、医药、新能源和制造业上。


目前管理的基金情况


曹晋目前管理4只基金,合计规模约76亿元(2021年Q2数据)。

 

 如果看好曹晋,我认为可以配置他的富国成长动力,是全市场宽基,可以投港股。也可以考虑其近期发行的新产品富国匠心精选12个月持有期(A类:012477;C类:012478),同样是一只全市场范围精选个股的宽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轮科技股反弹可持续吗?当前哪些细分领域最具投资机会?
聊聊最近大火的芯片基金(含兆易创新、汇顶科技、闻泰科技、韦尔股份、三安光电) #硬核科技芯片基金159801# 最近科技类个股和基金暴涨,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很多同学都让我聊聊科技类的基金。 同时...
大跌之后,科技基金还能不能买?
未来走势:002340格林美
【私享汇】中欧基金曹名长:看好港股价值洼地
公募最新策略:瞄准消费、顺周期等行业核心资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