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院的超声检查,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对人体就没有影响吗?

为什么超声检查会越来越广受欢迎?

这当然要归功于超声检查所具有的明显而特别的优势。具体说来,超声检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辐射危害。这个优势很具“网红”特质,是超声检查成为越来越多疾病“首选”诊断手段的理由之一。看过我前面写的文章后,各位已经知道,X线检查(透视、拍片、造影)以及CT检查等,都需要用到属于“电离辐射”的X射线。在一些媒体的宣传下,对于X射线的辐射危害,可算是广为人知了,并且已经到了足够引起部分人产生恐惧的地步。然而,超声波只是一种机械波,不是电磁波,不属于电离辐射,所以完全没有辐射危害。因此,超声检查的安全性非常高,无论是对于婴幼儿、孕妇,还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均可进行超声检查,完全无须担心射线会损害身体健康。

超声检查进行中

2.简便易行。这也是超声检查成为越来越多疾病“首选”诊断手段的又一个重要理由。相对于CT、MRI等检查来说,超声检查对检查场所的要求不高,安装方便。超声设备越来越小型化,甚至可以如手提电脑或手机一样,容易携带。超声检查的操作非常简便,价格也便宜,对于需要短期内多次复查的病患,选择超声检查也能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本人常用的便携式超声仪

3.预约时间相对短,出报告还很快。目前在大医院,CT、MRI检查等往往需要排队预约好长的时间才轮得到,要想拿到报告还得继续等。而超声检查往往即时可得,或者当天就能够拿到报告,相对来说,也会方便很多。从这个方面来说,超声检查受到广泛欢迎也是理所当然。

4.可以无创地动态显示器官的运动以及血流状况。超声检查就像透视一样,可以多角度实时显示体内器官组织的动态影像,对于器官的运动显示非常方便,还可以以不同的颜色显示血流的方向,通过测量了解血流的速度,同时获取功能和形态多方面的信息,更有利于病变的检出。

超声显示肝内血流图像

另外,由于超声检查的原理与X线检查、CT检查的原理不同中,可从另一侧面了解器官及病变的性质,相互配合还可以取得优势互补的作用,起到更准确地诊断疾病的效果。

超声检查可用于哪些疾病的诊断?

目前,超声检查已经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甚至成为许多内脏软组织器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至于具体的应用范围,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类如下:

1.实质器官(如肝、胆、脾、胰、肾、乳腺、甲状腺、前列腺、子宫、卵巢等)的病变,包括炎症、脓肿、囊肿、积液,肿瘤、结石、异物和创伤等。

2.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瘤、动静脉瘘、静脉血栓等。

3.心脏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积液、心脏肿瘤等。

4.妊娠:包括早孕、妊娠中晚期检查,了解胎儿及胎盘有无异常等。

近年来,超声检查技术发展很快,几乎成了“全能”的检查方法了,似乎每个部位和器官都有它应用的领域。

超声检查就没有什么缺点,能够称为最好的检查吗?

所谓“一物降一物”,哪有可降一切妖魔鬼怪的通灵宝贝?超声检查同样也有局限性。迄今为止,超声检查还远远没有成为可以取代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最佳”检查方法。因此,我们还得有清醒的判断,对它的缺点和不足也要有所了解才行。

那么,超声检查的缺点有哪些呢?

首先,受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所限,超声波向体内的传播容易受到气体和皮下脂肪的干扰,因而对骨骼、肺、肠管的检查受到限制。

其次,超声波在人的体内传播过程中,遇到复杂的人体界面,或者由于仪器性能和探查技术等原因,可能造成图像失真,出现伪影,有时会严重影响对疾病的准确诊断。

此外,超声图像的显示范围较小,空间分辨力和整体观不如X线、CT和MRI。

说到这里,我不妨再“吟唱”一首顺口溜吧:超声本事大,诊病当先锋;运筹无误漏,明察再点兵。

超声图像相对粗糙,显示范围小,不直观

超声检查对人体健康到底有没有不利的影响?

看过前面的介绍,有些比较“敏感”的朋友可能又会问了,难道超声检查对人体就一点也没有影响吗?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虽不会产生电离辐射,但它的振动也有能量,对固体和液体都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在穿透的过程中是可以使物质微粒产生高频振动的。有人听说过“超声波碎石”吧?体内的结石(肾结石、牙结石等)都可以被超声波振碎,难道就不会振碎体内脏器吗?这也可算是很自然的联想。

超声波在振动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还可以转变为热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难道就不会“热坏”一些细胞?有人也许会这么联想的,是吧?

还有研究表明,高强度的脉冲超声波在体内传播过程中会出现“空化现象”,也可能使一些细胞受到损伤。这似乎也是超声检查对人体有不利影响的“实锤”了!

但是,我要说的是,人体没有那么脆弱,对任何不利的东西都会有相当的“抵抗力”。就好象我前面已经告诫过朋友们的一样,不要在接受一些必要的辐射性检查后,整天生活在恐惧中。迄今为止,仍然没有证据表明,作为诊断用的超声检查对人体产生了可以被发现的损害。因此,医学界仍然认为,超声检查可以安全地应用在包括胎儿在内的所有人群中!

顺便说几句“体己话”,任何东西都要有度,过度了就会走向反面的!如果绝对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完全无害的。比如饮得过多会“醉”,喝得过多会“胀”,吃得过多会“撑”,射线“吃”多了会有辐射伤害。做过多不必要的超声检查?恐怕也是“吃饱了撑的”哈!

超声检查时为什么要在身上涂布黏黏糊糊的东西?

听到有人说,很讨厌超声检查时涂到身体上的黏黏糊糊的东西;有些“洁癖”的人,更是如此,检查时会感觉不爽,检查后必须要洗几次澡才行。这也可以算得上是超声检查的一个小小缺点吧!

为什么要这么做?了解原理,明白“所以然”是很重要的。

前面提到,超声波的特性与X线的性质大不一样。X线很容易穿透空气,在水中却有衰减;而超声波非常容易穿透水,水可以成为超声检查的良好的“透声窗”,但超声波穿过空气却又非常难,几乎100%都会被反射。

气体的存在对于超声波的传导非常不利,这也是超声检查对于含气脏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通过皮肤实施深部组织器官的超声检查时,超声探头和皮肤之间实际上无法做到紧密接触,其间的薄层空气会将超声波完全反射掉。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想要超声检查体内组织器官的目的就只有落空了。

怎么办?前面说过,水可以形成很好的“透声窗”。把皮肤用水打湿,利用水来帮助排除空气就能够实现“透声”的目的。

是不是很简单?不过,由于水很难在皮肤与探头之间长久停留,没有什么实用性,不是流走了,就是很快干了,观察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所以,必须开发出类似水,但又能长久停留不流走的替代品才能够满足需要。

事实上,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和优选,已经实现了目的,那就是发明了我们感觉有些黏黏糊糊的东西,即超声耦合剂。

目前应用的耦合剂一般都是由高分子材料为主配制的水溶性物质,具有透声良好、不易流淌但又容易挤出,润滑、无油,一擦即净,不污染衣物,不易变质、不腐蚀探头、不刺激皮肤等优良性能。使用耦合剂后,就能排除皮肤与超声探头之间的气体,从而能够很好地显示出体内脏器的超声图像。

超声耦合剂
还有哪些检查方法如同“照妖镜”般,可以看到体内的病灶?

现代影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除了前述的检查方法,还有更多的检查方法被开发出来。希望去学习了解的朋友,不妨静侯我后续的介绍吧!

本文根据以下两本科普书籍的相关内容整合修改而成

巧用光和影,病魔难遁形

影像让“看病”变得如此简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B超之前身上涂的那层黏黏的、凉凉的液体是什么?做B超后需要立即洗掉它吗?
做B超时涂得透明胶是啥?有什么用?
做B超时,涂在肚子上的凝胶有辐射?孕妈别听信谣言,它有大作用
介绍一些B超,X线,CT,核磁共振的医学科普(上)
郭力话健康:X线CT B超核磁……如何选择?
TTM、CT、核磁、X光、B超区别在哪?看完去医院体检就知道怎么选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