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殊教育的美术教学探究
特殊教育的美术教学探究
 杜姗
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的智障儿童,在其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特殊教育来帮助他们获得知识,进行全面的发展。其美术课直观形象性较强,根据培智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其绘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脑、眼协调运用,可以有效补偿培智生的生理缺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所以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可以为培智生学好美术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本文主要从兴趣方面的角度研究特殊教育中培智美术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培智学生、美术、兴趣

一、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美术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美术知识,提高美术学习兴趣最重要的环节。有的人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师画一张范画,学生照着画就可以了。也许学生一开始觉得新鲜,很有兴趣,但长久这样下去,呆板的教学方法就不能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智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比较弱,如果不感兴趣,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绘画。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把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环节,例如:观赏课、临摹课、写生课、想象画、记忆画、剪纸、折纸、撕纸、粘贴、绘画竞赛等,使学生感到一学期的内容既丰富又新鲜,增强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我打算上《小金鱼》这节课时,想到外面的树叶已经飘落正好可以用粘贴树叶的方式来给孩子们上这堂课,于是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

(一)收集树叶:为了使作业的效果更好些,需要师生共同采集多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颜色变化的树叶,在这时候可以和同学们收集和认识树叶。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树叶的特点和名称,还欣赏到了那富有美感的形状和纹理。

(二)整理树叶:有老师整理凌乱的树叶并将其压平。

(三)导入激趣:在树叶贴画这节课我是这样导入的,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观察各种“树叶贴画”,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给树叶归类。在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这些内容虽说是在导课中进行,但暗含着新授内容,即认识树叶及其各种形状为突破难点,找生活中的相似内容作准备。导人内容环环相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

(四)设计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种设计方法进行树叶贴画。其一,先决定主题再选材。其二,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树叶的形状特点来定主题。例如枫树叶给人的感觉像金鱼尾部,我们就可以设计制作金鱼的方案;再如银杏叶像蝴蝶的翅膀,我们就可以用银杏叶设计制作蝴蝶的方案等。

(五)改变思维模式:在讲新授时,以前的教学中,我就可能出示金鱼范样让学生看老师用树叶粘贴出了什么,哪片叶子像金鱼的什么,思维比较直观,可能一下子就能说出来。而这次我突破以前的教学模式,采用逆向思维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教师举起一片火红的枫树叶说:“这近似于什么形状?它像咱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或者小动物的哪一部分?”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拓展思维:学生学会了金鱼的制作方法后,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其他的叶子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制作其他的树叶贴画。教师通过展示自己制作的树叶贴画给学生以启示,也可以帮助学生搜集与树叶相似的动物的实物图片来发挥一类生的潜能。

在这样的一堂美术课上教师在教学中不设样板,不立模式,提高美术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不断变换的教学模式中始终体会到新鲜感,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带动下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从而不断提高培智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培养培智学生的自信

培智学生易缺乏自信,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课上,我给学生自主创造机会,先尝试后引导,增长“我能行”“我最棒”的自信,实现“我能行”“我最棒”的愿望。如我在上手工折纸课时(折三角)前三步,第一步让学生看图示折;第二步找一名同学到前面示范折;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折。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和创作。教师在制作方法上给予适宜的引导,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让培智学生感到他们有新发现,使自己得到的结果和找到的答案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从而引发他们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教学要难易适度,因材施教

 美术课教材上的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内容,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要符合培智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部分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美术选修教材,学生非常感兴趣,乐于接受这些实用性很强的绘画知识,教学效果很好;其次选择教材时要根据培智生的智力水平,注重难易适度,太难或太容易都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一个班的学生智力水平的表现和程度各不相同,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才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我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例如:画一幅有大海、章鱼、船、白云的儿童画,程度好的同学按要求全部画下来;程度中等的学生 会画大海、章鱼、白云,可以不画船;程度较差的学生只画大海和白云;什么都不能画的学生可以在教师提前画好得图上涂颜色。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画的高兴,学得愉快,消除了差生的畏难情绪,不仅提高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多媒体课件的支持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常用又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科学的利用它能过很好的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例如我在制作小金鱼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到制作方法的视频,学生一目了然地学习了制作过程与方法,这比教师当场示范省时与不容易出错。对于小金鱼的制作,如何按顺序制作也是一个重点,所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选择题,即是选1还是2或者3,让学生去选择,在课间中制作成了选谁就能相应地出现“对”还是“错”的答案,并配以声音。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好的突破了重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美术课堂也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鼓励培智生多问、多说、多动手操作。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师生间应始终保持互动,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带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互动时鼓励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提问后要及时评价,要表扬回答好的同学,更要鼓励敢于回答、敢于参与的同学。虽然学生有智力残疾,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也要多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锻炼学生去说、去做。把绘画或手工任务分成小组,让他们小组合作一起完成。美术课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把课堂内容当做很有趣的游戏。把学习内容设计到游戏中,培智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既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又加强了培智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六、作品展示,提高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可,特别是对于这些挫折体验多于成功体验的智障学生而言,被认可,被赞赏会使他们产生很大的正能量,对于他们形成自信,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最后教师安排作品展示活动,学生们拿着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展示和介绍,这是对他们莫大的肯定。虽然,他们制作的作品并不精美,但从学生呈现出的甜美微笑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这一环节的喜爱,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对美术课的兴趣。

总之,提高培智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平时教学中的点滴做起,根据教学实际,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术学习动机,把对美术的兴趣更好地内化为知识。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断提高培智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苏 ] 弗·谢·库津箸,周新、王燕生译《美术心理学》,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年。

2、王效玲编著《教育统计学》(修订版),华东师荡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3、赵树铎:《盲、聋、启智学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方案》,《中国特殊教育》, 1998 年第 4 期。

4、高颖等著,艺术心理治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257期。

5、周红、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北京.中国特殊教育2007.5.7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柏桂月:“互联网+培智课堂”唱游与律动教学实效
【干货分享】培智新课标解读,看这一篇就够了!
解读培智学校新课标,探索教学活动最前沿——2019年广东省特殊教育新课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特殊儿童绘本课有趣有益有效
1年上美术学科计划
会变的小手套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