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表证是一场紧迫的自卫反击战,里证是人民内部矛盾 (学辩证之:八纲辨证)

传播中医,人人自医

中医八纲辨证: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今天开始要进入各类辩证方法的具体内容了,这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看似每个独立,实则千丝万缕联系在一起。就像吃饺子,我们一只一只吃,不着急,吃着吃着,吃到第12只,就饱了,而不是直接吃第12只就会饱,每个饺子是独立的,但是只有12只饺子联合起来,才能让你感觉饱。

肯定是先从八纲辨证开始啦,谁让它是总纲领呢!如果说八纲辨证是宏观的,俯视的,那么其他的辩证就是微观的,平视的。

八纲辨证从哪里开始?表里辩证确定病位,寒热辩证确定病性,虚实辩证确定正邪盛衰(就是敌我双方的力量强弱),而阴阳辩证则对以上三个结果作出总结,确定疾病的类别。而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以上所有辩证的综合结果,比如“外感风寒表实证”,就从表里、寒热、虚实、病名这些方面综合表达了出来。

我们就从表里辩证开始吧......

表里辩证是辨别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一对纲领,在外感病的诊断中非常重要,而且贯穿全过程。

病位在外为表证,在里为里证;病势在表则浅,在里则深。

一般来说,发生在肌肤皮毛的,为表证;发生在气血的、脏腑的、骨髓的,为里证;

外感病,列为表证,即外感的邪气,和身体的正气,在体表的位置上进行的抗争;

内伤病,列为里证,如七情、饮食、劳逸等引起的疾病,常与气血不和有关。

请注意不要将表里误认为西医的解剖位置,中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比如:皮肤病、脱发等,在西医里病位属体表,在中医里却属于里证;

因为中医站在更高的维度,表里位置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指正邪相争的那个战场,是看不到的。

表里的概念,除了病位的确定外,还可以揭示疾病的发展情况。当疾病由表入里,则提示病情加重;当疾病由里出表,则提示病情好转。即所谓“外感病者,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层。


先看看表证是怎样的:

【概念】表证是指六淫、疫疠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一般起病急,病程短。表证的病位在皮毛肌腠,病轻易治。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兼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喉痒痛等证。

分析并理解以上内容:

所谓邪气,是不速之客,是侵略者,我们的正气必然会奋起反抗,不让其入侵,于是正邪相争于肌表。

这里的正气也叫“卫气”,很形象,就是保家卫国之意。它的职责是卫外御邪,温煦腠理。因为它在最外围,所以要冲在第一线;因为它属于阳气,所以要温暖我们的肌肉皮毛。

每时每刻,自然界都有邪气,但是一般情况下,邪气和卫气势均力敌,相安无事。所谓邪气入侵,是因为在特殊的情形下,邪气的力量突然增强了。

敌方突然强大,身体出于本能关闭毛孔,阻断与外界的交换通道,防止邪气的进一步入侵。

在关闭通道的同时,卫气也被遏制在内,暂时失去了温煦皮毛的作用,我们感到了恶寒,特别怕冷怕风。

卫气被郁遏,卫气属阳,能量郁积在内,出现了发热。(这里请注意,有的人正气很弱,卫气本来就少而无力,此时就可能形成不了发热)。

皮毛、口鼻,是人体与外界交换物质的通道,此时也就成为邪气入侵的通道。

外邪侵犯人体,通过皮毛进入,郁滞经络,出现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致头身疼痛。

外邪侵犯人体,通过口鼻影响肺的宣发功能,引起鼻咽喉部不利,发生咳嗽,咽痒、鼻塞,喷嚏等。

邪气在表,未伤及里,故舌苔可无变化,仍以薄白为主。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再看看里证是怎样的:

【概念】里证是疾病深在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它与表证相对而言。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疾病。

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表邪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所致;

二是外邪直接侵犯脏腑而成;

三是七情刺激,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因素,损伤脏腑,引起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致病。

里证的范围甚广,除了表证以外,其它疾病都可以说是里证。

里证的特点是:一是病位深;二是病情较外感病重。

里证症状繁多,常以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形式出现,在后面的寒热辩证、虚实辩证中展开。


还有一种半表半里证:

【概念】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

【临床表现】其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这种关于半表半里的认识,基本上类同六经辨证的少阳病证。

理解半表半里证,其实很简单,就像外邪的一只脚踏进了门里,另一只脚还在门外的状态。

其实半表半里证,在日常是很多见的。我们经常会错过外感病的最初阶段,而导致外邪进一步入里,在这个半表半里阶段,我们才开始积极治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吃了小柴胡颗粒后,效果特别好的原因,因为小柴胡颗粒就是针对半表半里证的!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辨别“表”、“半表半里”、“里”这三种动态的变化呢?

首先,“恶寒”,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

中医里有一句话叫:“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也就是说,只要有恶寒的存在,就可以判断表证的存在。哪怕是半表半里,它也是寒热往来的,是有一部分时间处于恶寒状态中的。而里证,是一定没有恶寒的。

原因在于,恶寒这个症状,仅仅局限于外邪尚在体表,体表闭合了与外界的通道之际,这个局面一旦被打破,比如正气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或者借助药物,微微发汗后,将邪气驱逐出去后;也或者正气失败,邪气长驱直入进来后,我们的体表就会恢复常态,恶寒症状结束。

“恶寒”和“畏寒”的差别:恶寒是添衣加被都无法解决的那种冷;畏寒则是多穿点多盖点就可以缓解的那种冷。恶寒多见于外感病,畏寒多见于里证中的阳虚证。

其次,通过观察舌头,来判断表里:

表证的舌象,基本接近正常人,没有太大的变化;半表半里时,舌头开始变红,舌苔开始变厚变黄,发热越重,舌苔越黄;里证时,舌头已经完全变红,舌苔又厚又黄。然后随着病情的减轻,舌头的状态,又会慢慢变回来,人体真的太神奇了!

最后,就是通过脉象来判断:

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脉诊方面能够分辨迟脉、数脉、浮脉、沉脉、有力、无力,就差不多可以了。迟数辨寒热、浮沉辨表里、有力无力辨虚实。

脉浮就是脉象非常表浅,手刚刚接触到寸口皮肤,就可以感觉到很强的脉动,用力按下去之后,脉的力度反而减小,这也说明了正气正在体表奋力抗邪呢!脉沉就是需要重按,才能感觉到脉动。浮脉主表,沉脉主里;

另外,简单了解一下:

迟就是跳动脉数就是跳动偏快,正常人一个呼吸跳动为4-5次迟脉主寒,数脉主热;

脉有力主实证,无力主虚证。


我们理解表里辩证的意义在于,表里判断不清,导致误治的后果也会十分严重!

表证是外邪入侵,属于敌我矛盾;里证是气血不和,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治表证,以发汗驱邪为首务,多求速效,所治外感如将

治里证,以调和气血为重点,常须缓图,所谓治内伤如

如果表证不解却去攻里,则内部混乱,导致外邪更加长驱直入;

如果里证不治反而去解表,则白白耗费兵力,内部更加虚弱。

本章内容对于我们遭遇感冒类的外感病特别有指导意义,具体外感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我们会在【常见病】系列中专门讨论。

点击蓝字,查阅其他合集:

经典方及中成药的使用:经典方

简便方,治病又养生:简便方

外治法,不吃药也治病:外治法

用中医思维理解常见病:常见病

阅读好文,轻松学中医:读好文

学习手诊,了解先天与后天的健康走向:学手诊

学习舌诊,随时观察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态:学舌诊

学辩证,调理有方向:学辩证

如果喜欢本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辩证之八纲辩证
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看少阴病本质[28期]
八纲辨证八纲基本证候要点速记及歌诀
?|八纲辩证之表里辨证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
肖相如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1):表里辨证没有临床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