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揣摩戏中戏,探寻味中味 ——基于《社戏》的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课例研究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课例研究背景阐述

     初中教材中文学作品包括民间口头文学、古典文学、中外现当代文学作品,体裁多种多样,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寓言、童话等。很多老师在上课时往往从文章学、写作学的角度肢解作品,丢失了作品应有的韵味,给学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由此可见,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意义深远。

      此次课例研究前期计划主题是:“共享文学作品,滋养少年心灵”,选择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作为研究载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课例研究简单描述

#王尚文教授

#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生命之声、心灵之声。

#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

     浙师大王尚文教授在《更新语言意识、深化语文教改》一文中说:“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社戏》恰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孩子们的天真率直、活泼可爱得到了尽情的展现,读后不禁令人会心一笑。月下出航,鲁迅先生运用白描手法,勾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深夜归航,又运用比喻描写行船的情景,极富童话色彩。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孩子们的自由天性充分得到彰显,正可谓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因此基于这篇课文的如何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课例研究,我们确立了三个观察点:一、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是否感染了学生;二、作品中的语言是否打动了学生;三、作品中的情感是否熏陶了学生。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课例研究活动,发现自己在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改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用心去体验,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去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意韵的语言,陶冶情操,净化美化心灵,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我们将研究活动设计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次设计、一次教学。此阶段关注执教者的原生态课堂,让问题充分暴露;研究小组进行课堂观察,课后分析诊断等。第二阶段:二次设计、二次教学。执教者在综合考虑了同伴的改进建议后进行教学再设计,并在课堂上演绎新的教学设计;研究小组进行课堂观察,课后讨论等。第三阶段:再次设计、再次教学。执教者根据同伴的进一步建议,再次完善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执行再次教学设计的方案;研究小组进行课堂观察,课后讨论等。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课例研究实践过程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批判反思中辩证周密

    1.《社戏》课堂分析和诊断

   (1)关于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是否感染了学生的分析和诊断

      研究小组成员统计发现:本节课中执教者重点分析的小说的主人公就是迅哥儿和双喜,其他人物的形象显得异常单薄。

     实录一:

     师问:“我”喜欢看戏吗?

     生答:喜欢。

     于是,学生纷纷从文章中寻找语句来证明我是一个爱看戏,童心未泯的孩子。

     实录二:

  师问:双喜的性格有何特点?

     生答:聪明、活泼、机敏、周到、细心、具有小领袖的风采。

     仍然是类似实录一的上法,学生纷纷从文章中寻找语句来证明他们的观点。

      以上是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未感染学生的两个实例。实录一中,老师没有及时抓住机会,未从此打开一个切入口,对平桥村的民风民俗涉及太少,没有将人物放置到大环境中去剖析,也不曾调动孩子们自身对戏曲的情愫,让他们谈谈自己对看戏的独特体验。实录二中,双喜其实是集孩童众多优点于一身的典型代表,是文章的一大亮点。而在执教过程中,教师一味以做阅读理解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学习,并没有拉近孩子对文中同龄人的距离。其实说太多又有何益?孩子们会心的一笑,足以证明他们与文中的主人公心意相通。

     (2)关于作品中的语言是否打动了学生的分析和诊断

     研究小组成员统计发现;整堂课对语言的品味比较单一,基本上集中在月下行船的写景部分。对文章的文眼品味得似乎有些肤浅。朗读指导欠缺。

     实录三:

     在粗略分析了“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句子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夏夜行船”的部分。

     学生朗读得还不错,但缺少一些灵动感、静谧感。无法让人同江南水乡的初夏夜联系起来。因为学生没有找出朗读的基调。

     实录四:

     品味: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生1说:感觉有隐隐的失落。

     生2说:对失去的美好的追忆。

     生3说:……

     学生的回答基本上围绕着现在,根本没有涉及到“那夜”两个字。所以无法说清“好在哪”,当然说不出那种终身难忘的滋味了。

     从以上二个实录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指导语言品味上存在着两个问题:

     ①朗读的火候未掌握好。品味语言要积极调动自身经验,以达到共鸣的效果。《社戏》之美,美在真诚、自然的人性,美在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如果淡化语言的理性分析,选择多读几遍,用心品读的方式可能会更好架构起学生与作品沟通的桥梁。

     ②打着品味语言的旗号却未找到触动心灵的源头。我们来看看文中的五个“最”:最聪明的双喜;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我最愿意看的是……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还有那么多个“好”:“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我点一点头,说道,“很好。”尤其是文章的点睛之笔: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言外之意就是:最好是童年、最好是伙伴、最好是乡情、最好是体验、最好是……正是由于它们随着光阴的流逝,让作者又是感慨又是怀念又是辛酸又是遗憾。这一种百感交集,自是丢舍不下的情怀。源头理清了,情感的渠道通畅了,语言的品味自然就升华了。

    (3)关于作品中的情感是否熏陶了学生的分析和诊断

     执教者的重心一直放在课内,情感熏陶的效果大打折扣。打着难忘童年的招牌,支撑不了整堂课的框架。而且在多元化解读的今天,此类情感似乎已经显得老调重弹,很难真正打动学生。

     2.执教者的反思

  课后,执教老师这样说:本身因为自己对文本的咀嚼不够,没有发挥自己富于激情的示范朗读,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终抑制了学生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

     反思一:文本的解读必须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融入自己的思想。

    《社戏》只是节选本,原文开篇还用了1/3的篇幅,写辛亥革命后“我”在北京两次看京戏。文章先抑,看京戏反衬着看社戏是怎样的意趣盎然永志难忘,嘈杂的都市生活反衬着恬静的农村生活,粗俗自私的城市人反衬着亲切和善的庄户人,愚陋倨傲的成人反衬着聪明天真的儿童,充满生存竞争的纷扰社会反衬着优美宜人的大自然。“不适于生存”的戏园,是当时拥挤嘈杂、尔虞我诈的社会生活的缩影,平桥村又正是作者的理想的精神家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整篇小说的感情基调就是都市和乡村的对立,因为厌倦了成人世俗的都市生活,进而自然而然地放肆着平桥村的一派天然与纯真。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甜蜜怀念,特别是对那一帮撒野的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温馨眷恋,对身心放松的那一片“乐土”的热切期盼。

     我们以为,文章的高明就在于社戏本身并不精彩,而鲁迅先生却能出神入化地把“看社戏”的过程写精彩。同样还是运用了白描手法,把角色的表演、孩子的心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看社戏的过程写得妙趣横生。为此老师调整了上课的总体方向。

     反思二: 教师角色错位,越俎代庖,导致学生缺乏阅读主动权。所以我们要改改讲太多的毛病。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综上所述,这是一堂亟待改进的课。

    (三)春来遍是桃花水——在大胆自信中合作创新

    1.第三次试教课堂解析

  (1)研究小组成员发现:本节课中执教者自信心又回归了。上课激情四溢,状态良好。而且善于用玩笑的口吻激起孩子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上课氛围特别融洽。

   (2)研究小组成员发现:执教者在对语言的品味上下了功夫,在朗读中出现了教师范读,与学生合作共读的局面。最有意思的是,配上了潺潺流水声,把学生带入了身临其境的美妙境地。

 (3)研究小组成员发现:尽管在第三堂改进课中仍然存在瑕疵,但总体上把一堂文学作品欣赏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了,同时执教者自身对文本的解读又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思考。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三节改进课呈现出了一些亮点。如:

    实录片断五:

    分角色模仿六一公公与孩子们的对话。妙趣横生,人物性格愈加鲜明。

     实录片断六:

     板书设计:                  

 社戏

起—伏—起—伏—起

扬—抑—扬—抑—扬

     师小结:文中的“我”喜欢去看社戏,兴致极高。未能成行,难过沮丧,心情低落。后来双喜解了围,又能如愿以偿去看戏了,心情又好起来。可惜看不到最期待的,心情不免又低落下来。但偷了一回豆子,感受到浓浓的乡土风味,兴致上升到一个高潮。整个看戏的过程扬—抑—扬—抑—扬,心情起—伏—起—伏—起,煞是有趣。这既是小说引人入胜的地方,又恰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起有伏,有喜有悲,只要精神家园常青,我们的快乐才能永驻。

     2.执教者的感受

     在第三堂课中执教者明显地发现,一块好的石头才能激起千层浪。大家不仅感受到童年,感受到友谊,也感受到了风景美和人情美。

满川风雨看潮生

——课例研究带来反思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以饱满的热情、高涨的情绪,出现在学生面前,“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用诗一般的激情,点燃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求知火种。学生就会在欣赏文学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乐趣。在欣赏文学作品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最关键的是:上课前还是上课时,要把自己也当作文学作品的欣赏者、研究者,并以学习者、分享者的身份去靠近我们的孩子,去和作品中的人物、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嬉笑怒骂、一起徜徉文学艺术的天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课例研究给予启示

     尽管课例研究活动走了弯路,但我们还是在波折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策略。我们共同亲历了一波三折的课例研究过程,感觉异常辛苦,但思维的撞击带给我们的“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掩卷沉思:欣赏文学作品实在是高难度的活动。因为欣赏者首先要有欣赏的“资本”——生活阅历、眼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欣赏在课内,功夫在课外。先别说要求学生“读书破万卷”,先扪心自问一番:你的生活还是像是从复印机里拷出来的吗?今天你吃精神粮食了吗?你的心灵还滋润、水灵吗?

文    稿:郑夏菡

编    辑:郑夏菡

审    核:郑妹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观赛 | 丁卫军:上出语文的本味——第十三届“万唯·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文学作品单元现场评课
欲问试题去哪边?课标明文处
磨课计划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课堂观的”的教学课例一则
教学课例与课例研究
从真实世界里找学问——记一次课例研究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