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永武:人才要学会对凡庸人生的超越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要发现人才美,还应该看一个人是否能够超越凡庸的人生困境。凡庸的人生,大多安于现状,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平凡的人生,所谓“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赶中游”,就揭示了这种追求普通、一般,体现了甘居中游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发现人才美,看一个人能否成才,可以看其是否能够自觉超越凡庸的人生困境,是否甘于中游,是否能积极地面向未来,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人才美。

No.1

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人生在世,很多人都可能在特定时期陷入某种困境,而为了成才,每个人就应该敢于面对各种不同的困境,不甘心安于现状,要在沧海横流中显出英雄本色,要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学会在困境中沉潜,耐得起孤独和寂寞,养精蓄锐,待机奋起。从人才开发的实践来看,凡是能够在困境中通过沉潜而奋起的有志者,大多能够成才。

2009年春天,发生在复旦大学的一件奇事曾经极大地震撼了教育界: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只有高中学历的下岗职工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此事经过新闻媒体的传播,很快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引起社会的较大反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际上,对蔡伟的评价问题,也涉及到人才美学的问题。 

第一,蔡伟被录取为博士生,这本身就是对现行博士生招生制度的挑战和“越轨”。按照现行的博士生招生的相关规定,报考博士的学历要求是一般需要具备硕士学位,即使没有硕士学位,也要求具有研究生的同等学历。因此,复旦大学这次破格录取蔡伟,客观上无疑向现行的博士生招生制度提出了挑战,无疑许多人担心如此扩大导师的招生权,可能会导致新的招生的不公平现象。而对录取蔡伟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人,大多是基于从博士生招生制度来衡量和判断这件超常规录取的。

第二,还有人不赞同蔡伟被录取为博士生,这在客观上主要是与许多人的人才观念滞后不无关系。在许多人看来,破格录取蔡伟,似乎不符合博士生的录取要求,而且怀疑蔡伟是否能够胜任博士生的学习。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怀疑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主要与人才观念滞后有关。从人才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像蔡伟这样自学成才的人在生活中大有人在,诚然,蔡伟的学历确实不符合博士生招生的一般标准,但他在古文字方面的实际学力,却已经超过了一般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生的学术能力。他的导师裘锡圭先生恰恰是非常看重蔡伟这一点,才予以破格录用。

第三,从我国人才开发战略的高度来看,复旦大学破格录取蔡伟为博士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人才战略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虽然经过1999年扩招,许多学子具有了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但客观上仍然有大多数适龄青年未能有机会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因此,复旦大学破格录取蔡伟,客观上为许多自学成才者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为那些没有高学历而具有很强的学力者打开了理想的未来之门。实践证明,人才开发只有遵循“四不唯”的原则,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我们才能真正把人才战略落到实处。 

蔡伟是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下岗职工,靠拉三轮为生,而且已经38岁了,著名语言学家、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竟然收他为博士,这足以说明裘锡圭先生有一双发现人才的眼睛,他不是以身份、职业和地位这些外在因素来衡量和判断蔡伟,而是注重蔡伟的实际水平,看到蔡伟敢于超越凡庸的人生困境,不安于现状,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才敢于打破常规常理,爱惜人才不拘一格。蔡伟遇到裘锡圭教授这样的伯乐,真是难得的人生机遇!

No.2

要敢于超越人生的凡庸

在社会群体中,群体结构一般呈现出线梭型,即两头尖,中间宽。这种结构的特点表明,多数人处于线梭型的中间位置,少数人处于两头尖的位置。也就是说,完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人是非常少的,而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自觉不自觉地过着平凡的生活,“骑着毛驴赶中游”是很多人的人生信仰和实际的生存状态。但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只有超越人生的凡庸,不屈不挠地奋斗拼搏,才能够走出人生的困境,“于无声处听惊雷”。

但是,面对人生的困境,很多人往往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甚至认为人才美与我无关,自己可以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可以了。事实上,一个人如果陷入凡庸的人生困境,就很容易沉溺现状,久而久之,就会意志消沉,弱化了心灵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能力,也因此而影响了自己的审美判断,甚至美丑不分,是非不明。蔡伟能够在凡庸的人生困境中超凡脱俗,他的拼搏精神和坚韧的意志确实十分可贵。我们虽然不知道他的外貌,但只要他具备人才内在的素质,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我们就对他肃然起敬。

从社会整体而言,对于人才的美,可能会出现三种态度:

第一,羡慕人才美,自觉欣赏人才美,同时,以人才美为榜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能够自我激励,发奋成才。

第二,面对人才美,缺乏自知之明,产生嫉妒心理,甚至愤愤不平,不怪自己不努力,而盲目攀比,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不足或者缺点。

第三,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对优秀的人才视而不见,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哀莫大于心死,处于这种状态的人,面对人才的美,好像视而不见,既不羡慕,也不嫉妒,我行我素,感觉人才美与自己仿佛没有什么关系。

对于上述三种态度,我们应该分别对待。对于第一种态度,应该给予鼓励,大力倡导全社会都来欣赏人才的美,以生命美学和人生美学为契机,积极探索人才美学,把人才美看作是最高的社会美,让人才美为人生的发展引路导航。对于第二种态度,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学理引导,引导其以宽广的胸怀,学习人才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学会悦纳他人,以人才为镜,反思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对于第三种态度,我们应该指出其人生态度的严重危害性,揭示其消极的人生态度就意味着慢性自杀,对其振聋发聩,促使其尽快走出浑浑噩噩的人生困境,从人才自我埋没逐步转向新的人才开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年前,仅有高中学历的他,却被复旦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后来怎样
岛内1.3万博士难就业 台当局想出个釜底抽薪的妙招
11年前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蔡伟,被复旦破格录取为博士,现状如何
真實人生的調味品
这么美的泵房!说明缺的不是人才,而是态度!
人活一世,态度决定成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