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篇连载:前三国时期之《乱世群雄》(十九)——曹操仕途起伏

假期结束,继续开聊。

上期聊了曹操的家世,今天聊聊曹操的入仕经历,看看他是怎样成熟起来的。

第四节 仕途起伏

东汉入仕做官的路径大致是先被推举为孝廉或茂才,然后入朝任郎官实习,实习期满后外放,凭政绩慢慢升迁。

曹操差不多也是这样。汉熹平四年(175年),曹操到了弱冠之年(二十岁),被父亲曹嵩的好友吕伯奢推举为孝廉,得到洛阳北部尉的官职,由此踏上仕途。一直到中平四年(187年)称病辞官,中间历经顿丘令、议郎、骑都尉、济南相等职务。

初涉朝政的曹操,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从政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畏权贵。

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是受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的举荐(曹操为此一直感激司马防,并特别照顾司马防一家),到任后专门做了五钟颜色的彩色棍棒排列在衙门口,极尽张扬。只要抓到违犯宵禁的,不管是否豪强,一律棍棒打死。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打死了最受灵帝宠爱最具权势的宦官蹇硕的叔父。以蹇硕为首的宦官都痛恨曹操,但又不能把曹操怎么样,只能以升迁的方式把曹操赶出洛阳。于是升曹操为顿丘县令(这大概就是吴思先生《潜规则》中所说的“合法性迫害”吧)。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宋皇后还未被废,曹操有皇后的支持、有曾为后宫宦官之首的祖父曹腾的余荫、有在朝为官的父亲曹嵩的斡旋,何况又是杀之成理,蹇硕等确实也把曹操没办法。

曹操在顿丘县令上没多少作为,上任不久就遇到宋皇后被废,受牵连免官。没过多久,因为能明古学,被征召为议郎,也是敢说敢做,先后多次为窦武、陈蕃等党人鸣冤叫屈。后来见朝政日趋腐败,知道无可挽回,才不再积极上言进谏。

黄巾民变后,曹嵩打通中常侍张让的关节,为曹操谋到一个骑都尉,到颍川征讨黄巾。这是曹操第一次出任武职。运气不错,带兵赶到颍川时正好遇到皇甫嵩冲击黄巾军,曹操加入其中,大破黄巾军。因功升任为济南相(今山东省济南市及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

任济南相期间,曹操也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整肃吏治,奏免了八个贪官污吏。更为突出的政绩是禁绝了济南绵延几十年的祭祀西汉城阳景王刘章的活动。

这些活动是当地官员以此为名建祠立庙搜刮民脂民膏的恶劣习俗。曹操拆毁祠庙六百多座,严禁官员、百姓举办这种祭祀活动,彻底根绝了这一恶习。

当时敢于这样做的官员,除了曹操外,就只有一个乐安(今山东省高青县及附近地区)太守陈蕃,就是后来著名的党人领袖,汉末名臣。

曹操在济南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得罪权贵,失去了皇后的庇护,曹操这次就没那么幸运了,被迁为东郡太守(级别相同,但地区不如济南富庶)。曹操自己也没有那么坦然了,既不愿意阿附、取悦宦官,又担心经常和宦官作对会给家族、家庭带来祸害,于是,就不去赴任,称病回乡。

曹操出仕的第一个阶段就这样结束了。综观其表现,可以总结为执法如山,敢作敢为,果断勇猛,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和宦官作对。

这个现象很值得探究。作为宦官之后,他本可以依附于宦官集团轻松取得更大的官职、更多的利益,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态度坚决地与宦官集团为敌。

可以认为曹操是基于正义感和社会良知的驱使才这么做的,但政治人物的正义感和社会良知很功利,也很飘忽,说不太清楚。

就事论事地说,这是他根据现实政治形势做出的一个重要选择,是时势使然。当时正是二次党锢和因黄巾民变而解除党锢的时期,宦官集团对党人的迫害激起社会公愤,宦官也成了千夫所指的社会公害。

解禁后的党人在何进、袁绍的组织下正在酝酿着激烈的反攻,并且形势有利于何进、袁绍。这种形势要求曹操必须做出一个选择,究竟站在哪一边?曹操鲜明的与宦官集团为敌,就是要释放出反对宦官集团,支持何进、袁绍集团的强烈信号。

由于曹操的宦官家庭背景,他要向社会证明自己的清白就比别人要多用一份力,因此,棒杀蹇硕叔父、为党人鸣冤、罢免与宦官集团有联系的官吏等行为,都是以轰轰烈烈的霹雳手段来做,就是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塑造一个与宦官集团彻底决裂的政治形象。

应该说曹操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这一阶段的努力为下一阶段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时的曹操仍然没有很高远的政治理想,其想法是等天下太平后出来做一个太平官员,还声明可以为此隐居二十年。

曹操的能力在这个阶段也得到很好的表现,有作县令、国相的行政能力,也有明古学作议郎的参政议政能力,还有作骑都尉的领军能力,是个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为官末期能意识到自己的愤青行为可能危及家人,给家人家族带来祸害,才有所收敛,直到称病回乡,说明曹操已经积累了一些官场经验,不再那么莽撞,开始趋利避害。

曹操春夏读书,秋冬狩猎,自娱自乐的田园牧歌生活还没享受到一年,就被西北边章、韩遂起兵反叛朝廷的铁蹄踏破。汉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朝廷为镇压西北叛乱设立西园军,曹操被任命为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

曹操能当上典军校尉,除了曾有作骑都尉征讨黄巾的带兵经历和能力外,和袁绍的安排有很大的关系。何进、袁绍当时正密谋诛宦官,揽朝政,在朝廷安插了许多党人。吸取窦武、陈蕃的经验教训,也安插了许多人在军队里掌握武装权力。

八校尉中除蹇硕外,大多是与袁绍有关的党人成员。虽然任命权在灵帝手里,但蹇硕、何进都有推荐权。蹇硕不会推荐曹操,只有与曹操有关系的袁绍可以通过何进来安排曹操。

后来袁绍在皇宫大开杀戒屠杀宦官时,曹操则率兵前往何进府去围捕何进家人,这个行为可以直接证明曹操是听命于袁绍的,还可以间接证明何进也是袁绍要消灭的目标之一。

第五节 首举义兵

还未踏上征西的道路,意外情况出现了。灵帝驾崩,董卓进京。袁绍苦心积虑计划的篡汉阴谋失败,出逃洛阳。董卓并没有为难曹操,还任命他为骁骑校尉,但忠于袁绍的曹操拒绝了这项任命,改名换姓化装潜逃出洛阳。

曹操逃亡的路上充满艰辛。经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出虎牢关,在这里留下一段至今仍然众说纷纭的公案,就是杀父亲昔日好友、也是推举自己为孝廉的吕伯奢一家八口之事,并且留下了那句为世人所诟病的“宁我负人,无人负我”的话。

此事真相如何,不得而知,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有可疑之处。途经中牟县(今河南省中牟县)时,有一亭长以为他是从哪家大户逃亡出来的流民,将他抓起来送到县里。碰巧县功曹认识曹操,并且知道曹操的身世背景,认为大乱之世拘押英杰不是明智之举,劝县令释放了曹操。

逃出中牟,曹操继续往陈留前行,途中遭遇了一场劫难,差点命丧黄泉。豫州牧黄琬服从董卓的命令,派兵缉拿曹操。曹操慌乱之中逃入好友秦邵之家。追兵破门而入,喝问谁是曹操,秦邵挺身而出冒名顶替。

追兵不认识曹操,就将秦邵带走杀害。后来曹操为感激好友救命之恩,收留了秦邵的儿子秦真,改名曹真。(一说曹操是为袁术兵所追杀,当时袁家兄弟还没分裂,袁术没理由追杀曹操)

汉中平六年(189年)底,逃亡三个多月的曹操躲过追杀,历尽艰辛来到陈留郡己吾县(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西南)。从洛阳到己吾县约250公里,就算一天只走25公里,也只需要十天,曹操却走了一百天,可见路程之艰辛。陈留太守张邈是袁绍的奔走之友之一,也是曹操的朋友,曹操终于可以安心地留下来了。

上帝关了一扇门,会开一扇窗。曹操虽然在逃亡途中险象环生,但在陈留却撞上了大运,得到陈留孝廉卫兹的资助,组建起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在己吾拉起了讨董的大旗,是第一个公开武装讨董的人。

第二年加入关东联盟,率军进驻酸枣(今河南省延津县),被袁绍任命为行奋武将军,一个临时的杂号将军(东汉时将军等级高低顺序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东南西北四征将军、四镇将军、杂号将军)。

卫兹,一个在三国中昙花一现的人物,可能许多人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因为其死得太早,没能留下多少让人关注的重要事迹。其实他应该算是一个影响了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主要是他对时局的认识和对曹操起兵的资助。如果没有他的资助,曹操能不能在汉末乱世中立足并最终成就大业还很难说。

卫兹,字子许,陈留襄邑(今河南省睢县)人,有孝廉的功名,被车骑将军何苗辟举为官,后又跟随司徒杨彪。董卓之乱后回到故乡。

曹操到陈留后,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卫兹认为能够评定天下的人一定是曹操。曹操也非常看重卫兹,经常和他一起商讨天下大事。卫兹认为天下大乱已经很久,不用武力难以平定,并且认为天下武力兴起的时间就在当下。这些见解无疑会给曹操以启迪,加深和开阔曹操对天下形势的认识。

卫兹对时局的认识不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立即付诸实际。他家财丰厚,就以家财招募士兵,帮助曹操组建起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队伍。

这支队伍由四部分人组成:一,曹氏、夏侯氏家族亲兵;二,会稽人周颙受曹操之邀,带兵二千人跟随曹操,被曹操任用为军师(曹操兵败,周颙转跟袁绍,后被袁绍表为豫州刺史,与孙坚争夺豫州。其二哥周昂为九江太守,被袁术所攻,周颙前去相救,兵败回乡,被吴郡太守许贡杀死);三,就是卫兹散家财招募的士兵;四、曹操从己吾带兵赶赴酸枣时,中牟县人任峻以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加入。曹操大喜,表任峻为骑都尉,并把从妹嫁给任峻。后来任峻最大的功绩是开展屯田,为曹操队伍的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曹操第一个举兵讨董的功劳有一大半应该是卫兹的。有史家评价卫兹为“深见废兴,首赞弘谋”,十分精准。汉末时与此相似的行为还有糜竺资助刘备,周瑜资助孙策等。

曹操是酸枣联军中第一个率兵进攻董卓的人。汴水之战中遭遇董卓部将徐荣。卫兹当时随陈留太守张邈也屯住在酸枣,受张邈之命带兵三千随曹操出征,不幸战死。以后曹操每次进入陈留郡界,都会派人祭奠卫兹。卫兹的儿子卫臻得到曹操信任和重用,任丞相参军事。此前有人曾控告卫臻参与东郡朱越谋反,曹操坚决不相信。

第六节 从头再来

汴水之战前文讲过,此不赘述。从曹操离开酸枣之后的事情说起。

乱世立足,首先得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所谓有枪就是草头王。曹操的兵打没了,卫兹也死了,也没有谁再次慷慨解囊帮助曹操重建一支部队。因此,曹操的当务之急是靠自己的力量去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部队。

于是曹操开始募兵。分两路同时进行。一路是自己回家乡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募兵,顺带养伤;一路是曹洪往扬州募兵。两人约好时间在龙亢会合(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内)。

从最后的结果看,曹洪的募兵成果比曹操大。时任扬州刺史的陈温是曹洪的朋友,曹洪从他那里得到庐江(今安徽庐江)上等甲兵二千人,然后东到丹阳郡(辖今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江苏南京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得到丹阳太守周昕(周颙的大哥)的支持,给了四千多丹阳兵。

曹洪带领这六千多兵马到龙亢与曹操会合,没想到的是这些兵士居然哗变,趁夜纵火烧了曹操的营帐。曹操亲手执剑杀了数十人,吓跑了其余士兵,才得以逃出营帐。事后清点,只剩下五百多人了,损失惨重。

此时袁绍驻扎在河内。曹操只好带着这些兵向河内进发,投靠袁绍。沿途在铚(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南)、建平(今河南永城县西南)等地又招收了一千多士兵。

仅凭不到二千的兵力就想在群雄四起的中原立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曹操还是得依靠袁绍的帮助才能存活。

前面说过,袁绍从韩馥手里诈得冀州后,就开始清剿黑山军。黑山军首领于毒、白绕、眭固等率兵十多万人袭击魏郡(今河南省邯郸市以南,以及河南省北部安阳市一带,治所在邺城)、东郡(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滑县东部一带)。

东郡太守本来是伪造三公文书传令天下起兵反董的桥瑁,被刘岱杀了,然后刘岱安置了自己的亲信王肱担任。王肱能力不济,守不住东郡。袁绍带曹操等将领率兵阻击。曹操在濮阳击退了白绕部,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

各位读者还记得这个官职吗?四年前曹操辞官不做,归隐田园时,辞掉的正是东郡太守。冥冥之中真的有天意吗?

曹操得到东郡后,将治所由濮阳迁往黄河北岸的东武阳。主要原因是这里离袁绍近,容易得到支援。

第二年(初平三年,192年 ),于毒等率黑山军卷土重来,进攻东武阳。此时曹操驻军顿丘。曹操曾经在此做过县令。

曹操为何放弃东武阳而进驻郡西北边远地区的顿丘呢?他是在逃避和躲避。黑山军此时已与董卓派来担任冀州牧的壶寿取得联系,趁袁绍与公孙瓒在北方缠斗时,合谋袭取袁绍的后方。曹操作为袁绍的部属,理应在东武阳阻拦黑山军。从这个角度说,曹操是在逃避责任。曹操刚得东郡不久,其实力并没有得到显著增强,曹操不敢也不想和黑山军正面冲突。从这个角度说,曹操是在躲避黑山军的锋芒。

这中间涉及到一个判断上的问题,曹操不能准确地判断袁绍与公孙瓒谁能成为胜利者,就干脆采取观望的态度。这也是公孙瓒部属范方从刘岱那里率领骑兵驰援公孙瓒经过东郡时,曹操也没有加以阻拦的原因。前面讲述袁绍与公孙瓒争斗时,曾经说到过袁绍的困境之一就是曹操放过了黑山军,居心叵测,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黑山军的目标不是曹操,既然曹操不阻拦,他们就直扑袁绍的大本营邺城。战线太长反而导致后方空虚,给了曹操可乘之机。曹操率军往西进攻黑山军巢穴。黑山军只好回身来救。曹操在半路设下伏击圈,击破黑山军眭固所部。然后进军内黄(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击破背叛袁绍的匈奴於夫罗所部。

因为袁绍的帮助,曹操才得到东郡太守之职,并得以在东郡生根发展,虽然其放弃阻拦黑山军和公孙瓒范方所部,给袁绍带来腹背受敌之忧,但也是受实力所限,不敢以卵击石,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可以理解,而一旦出现有打胜仗的机会时,曹操还是能及时出击,消灭敌人,壮大自己,同时也帮助袁绍剿杀黑山军。

可以看到,曹操此时的实力仍然欠缺,并不具备夺取一州的力量,他到底是怎么得到兖州的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诸曹夏侯,投奔曹操之前有何经历?
袁绍简介,袁绍战绩
不一样的三国:董卓之乱内幕解析(21)——袁绍正名
十八路诸侯72:公孙瓒袁绍大战却让刘岱左右为难,曹操平定黑山贼东汉朝廷背后捣乱
一个被演义毁了的伟大军事家,曾率两千子弟兵,打残十余万农民军
曹操的发迹之路:除宗族鼎立支持外,还多亏了一支叛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