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租房生活三:凤城三村

     08年春年回来我就马不停蹄的投入新一轮租房运动,回头看那时的房价正是低点,只可惜当时全然没有那个意识,一直觉得买房对我而言是很遥遥无期的事,倘若当时有先知指点,死活也会凑个首付出来。对买房某老师有句点评:它就像跳高,你还别以为自己只差那么一点点,那一点点就要了你的命,哪怕是一毫米的差距,跳不过去就是跳不过去。

      租房找的是附近的中介,中介忽悠人的功力很深,绝对的巧舌如簧,颜之厚矣,“那套房子绝对实惠的,全配的哦,带装修的”,现场一看,恨不得破门而出,那一墙自贴上没准就没再擦过的乌黑瓷砖,就算是“装修”?一看我无意要租并且还转身而去,中介就开始变脸了,这么好的房子你不租你还想租怎样的?我这里没有其他家你看都不要看的……

      我没理他。之后便去了另一家中介,那里的女中介说有套“豪装”的房子问我要不要看,我下意识的鼻子一哼,以为中介又在吹大牛,但仍旧很猎奇的想见识下她嘴下的“豪装”是怎么个豪法。崭新的防盗门里发出清脆的开锁声,推门而入,整洁的厨房映入眼帘,纵深之处,里屋的所有家具新的让看惯了“妈妈级”甚至“姥姥级”家具的我倍感晃眼,我简直不敢相信原来中介还会说实话。

      我立马取钱租下,虽然价格比上一任租房翻了一倍,当我看见鲜亮的地板隐约照耀出我的身影,我觉得值,光洁的地板仿佛照出了我的理想。

      接着陶就和我一起搬家,因为离得近,我们采取的是人工搬运,但就算再近一下子跑个十趟还是很够呛的,陶累得求饶说能不能歇会休息下,再这样下去我的手臂明天就废了。我仍然很带劲,坚持要跑第十一趟,我一遍遍的把东西搬入新家,不厌其烦,不厌其累,不想停下,感觉美好的未来在向我招手我迫不及待。

       房东是个退休老头,金丝边眼镜,一副生活很富足的样子,我甚至还还了100块房租下来,本来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居然答应了,让我喜出望外。房东貌似很知识分子,一开口就打听我什么学校什么公司,接着他便开始讲他有一儿一女都有房,他自己呢房子住不完,所以就把新装修的闲置房出租。

       本来房间里并没有电视,反正有电脑,电视有没有并不在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电视机厂,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火烧机”,原来电视机真的会自燃,那些“火烧机”烧焦后的惨烈形状让我对看上了年纪的旧电视心生阴影。其实也是,人上了年纪都会老化,凭什么人造出来的机器会长生不死?

       搬进去的第一天晚上,听见敲门声,一看居然是房东老头给我送电视来了,他说“女儿刚送了我一台液晶电视,这台就给你吧。”想不要都不行,我夸赞他女儿孝顺,房东笑得脸上绽开花估计让他再减一百块房租没准都肯,可怜天下父母心,夸其子女比夸他自己还要高兴。

       当所有东西重新归置好,看着眼前一排白色的书架觉得整个身心都舒展开来,抬头就是一片书,让我荣升精神食粮很丰盛之感,虽然好多书还没看过。小时候去新华书店,看到书店内挂着什么“徜徉在书的海洋,聆听知识的声音”之类的标语,莫名的觉得很浪漫,并深深影响至今,所以和陶谈起买房时,我强调一定要有间书房,有一长排的书架,没事往里坐坐,哪怕只闻着墨墨书香也好。

      没几天隔壁的一个邻居阿姨就来打招呼,圆圆的脸庞很热情,有几次看我下班后拎着盒饭回家就说道:吃盒饭多不健康啊,小姑娘平时不做饭啊,周末做不做啊,还是自己做饭吃着健康啊。我始料不及,于是简单的回答一句我不太会做饭。阿姨一听噼里啪啦说了一串:做饭很简单的呀,图省事的话那就煲汤好了,不会周末阿姨来教你,不要太简单哦……。我只有拼命点头说好的好的。后来家里时常飘出几缕炊烟,门开着的时候,这位阿姨甚至还探头进来望望,点头说不错不错,她为自己成功影响了又一位青年,使之走上自己做饭的健康道路而感到无比满意。出门时碰到这位阿姨的频率比较高,她对我有一句称赞:小姑娘马相蛮好,像我们上海小姑娘。听的有点怪,但这大概是一句很高的褒扬。

       后来我招呼李来玩,她说果然是豪华装修,毕竟李是见过第一代陋室的人,参照物不一样。厨房旁有一个呈品字形的小间,我在其中一面墙上贴满了和家人,朋友的照片,几乎都是笑脸。接着又相继贴上了中国地图和日本地图,小屋慢慢爬满了我的痕迹。

       没过多久隔壁的另一套房子有了新买主,接着便开始了霹雳啪啦的装修,从此周末无宁日。三楼的住户上来投诉,说装修能不能小点声,搞得人家无法休息。但此提议被漠视,休息事小,装修为大,新买主毫不理会,为早一日能住上新房而装的热火朝天。装修工人甩甩手,说我们管不了那么多,我们是收人家钱替人家办事。就在一墙之外的我,那电钻的声音声声入耳,闭上眼整个脑袋仿佛被钻的头痛欲裂,我只有逃避要不逛街要不去游泳,总之被迫花了很多钱。

      装修终于结束,这个世界清静了。新邻居欢喜入住,搞不清楚是何方神圣,早出晚归,极少与他们照面,只是几乎每个晚上都能听到闷闷的轰轰的声音,仔细一听,声音出自隔壁的空调,明明是凉风袭人的夜晚,我甚至连风扇都不用开,而隔壁的空调声仍不绝于耳,于是在心里感叹:这是一户有钱人家。

      小屋生活很便利,楼下就是菜场,那种新闻里要大力打击的“马路菜场”,城管一来小贩们逃的极快,一溜烟没了影,城管一走他们便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战术极为活跃,颇有当年我党在敌后与敌人玩游击战时的神韵。对附近居民而言,买菜倒是方便,价格还便宜,于是每天清晨人声鼎沸。上班时我必须得经过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无论我怎么喊让一下,麻烦让一下,这一边大妈和卖青菜的小贩还价:便宜一毛好叻。那一边又一位大妈和卖鱼虾的鱼贩扯皮:侬这些虾看上去老不新鲜的嘛。没人理会是不是占道后面有没有人要过路,好不容易挤出人群我便连奔带跑的去买早餐,早点铺前面通常也是要排队的,对我而言,城市小市民的生活从挤和排队开始。

       二楼住着一户精神障碍者,只身一人独居,很奇怪从来没有看到有任何家人来看他,他的大门也永远敞开,仿佛从来不锁,露出里面破旧肮脏不堪的杂物,洁癖严重一点的人肯定会被吓到。有次阿姨过来玩,经过二楼时吓死了,说居然看到两只老鼠上跳下窜,陶在一旁评论:你别瞧不起他,人家这套房子价值好几十万。我很纳闷,他的家人到底怎么了,不看僧面看房面也该照顾照顾他啊?

       虽说有精神障碍,可是这位二楼的住客会自己开煤气烧饭,貌似很爱吃肉,每次经过,都看到他坐在走道上,左边是一大锅饭,右边是一大碗肉,中间还有一大缸水,而他自己,坐在小板凳上,手捧一本不知道是啥的上了年代的旧书兀自读得津津有味,口里还念念有词。我暗自揣测:他该不会是文革时受迫害的知识分子吧,据说越是读书多的知识份子越是容易精神崩溃。

      某天晚上回家晚了,楼梯上听见一阵诡异的声音,走到二楼居然看见这位二楼住客拿着把菜刀“咚咚咚”在剁一只鸡,一刀一刀很专注,我吓得全身冒冷汗,赶紧冲上楼,仿佛晚一步就被其拽住给剁了。后来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整幢楼不仅我一人怕他,其他人也心有余悸,有一次他把下水道给劈了然后用水泥封住,居委会也拿其没辙,没办法和他讲道理,对方已不是正常人的思维。我真怕有一天他的刀会忍不住劈向煤气管道,想想都胆寒。

      不过现在这个危机解除了,我有好久没看过他,正想这段时间他怎么没露面时,前不久二楼来了一帮人,哗啦哗啦的往外清东西,之后便是装修,有传那位“扰民”的精神障碍者已经仙去了。这个冬天很冷,他终究还是没能挺过,否则像他一身单衣,怎么能够抗御这刺骨寒风?我一直很好奇一些很民生的细节,他的钱从哪里来?他怎么和人还价?他怎么知道烧好饭要关煤气?他到底有没有家人?无人能回答,从今以后没有人会在半夜剁鸡吓我,亦没有人再坐在过道上翻着一本已卷毛的书,左边一锅饭,右边一锅肉……。

       这个城市将迎来世博,对流动人口的管控很重要。某天晚上一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人口普查,进门就向我出示他的工作证。他很好奇我的身份证上居然写的是上海地址,他问侬是上海户口啊。我说是。他继续问侬这地址是哪里的?我答以前学校的,因为在上海读书户口就迁到学校了。他一下子精神无比抖擞的说还是读上海的大学好啊,侬晓得上海的户口有多金贵吧,福利什么的都不一样的叻。我无力解释,认真的填写外来人员人口普查表,一边问道你住在这个小区里么?这位基层工作人员立马很紧张很认真的否认,不是不是,我怎么可能住在这里?接下来他详细描述了他住的那个“高档”小区,并反复强调我这个小区治安非常之差,外来人口又多,他非常之头疼,原来是我的提问“侮辱”了他,直到我填完表,他走之前仍在不停地解释生怕我误会。我真的想说我脑子没那么差的,基本你说一遍我就倒背如流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生活的很舒心,马路菜场的脏乱差和我无关,晃来晃去的流动人员也与我无关,洁净的墙壁,光洁的地板,干净的厨房,一切整洁的物体都让我身心舒适。前不久老妈一行人来上海,她也赞到房子确实不错,就是房租太贵,所以她支持我买房,说不然每个月给房东打工,亏。我笑道买了房就是给银行打工,都一样。

       看着房间里越来越多的东西,很惆怅,搬起家来太麻烦,确实有必要认真听听老妈的话了,什么年纪都这么大了,也该结婚了,什么既然结婚就算成家了,成家就要买房了,等等等等。

      对于房子,不是因为有房子才幸福,而是因为幸福才有房子,这是我的理念,没有变。回头一看原来这么多年已从指间消逝而过,结婚生子人生大事一件都还没做,忽然有点刺痛,幸好生命中重要的人一直守候身边,以后还会有什么巨变,不得而知,佛说:不可云,不可云。

记于2009年12月23日

没买单反的时候很少拍照,只有出去玩的时候才会拍些照片,所以租的第三个房子也没留下什么影像记录,看了照片拍摄时间,才知道是2008年5月,不知道出于什么契机按的一张

当时的自拍,Coin帮做的后期,从地板认出是在租的房子里拍的

翻了照片,才发觉也留下了余子悠的记录~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手租房20条攻略,避免被坑被骗
第一次租房遇到的房东阿姨。
鲜为人知的取回租房押金法
北漂五年租房遍布城六区 租金从500到逾2000|租房|传媒大学
他10年一直坚持租房 但当房租超月供后他哭了
3年搬家5次,从租客到房东,我体验了所有的租房形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