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文化活字典”袁庭栋 希望年轻人不要成为“成都盲”
http://sichuan.scol.com.cn/dwzw/content/2013-02/17/content_4732637.htm?node=968
“成都文化活字典”袁庭栋 希望年轻人不要成为“成都盲”
http://www.scol.com.cn ( 2013-02-17 07:53:25 ) 来源:四川在线评论共 1条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
最热推荐
“他执着公益,让我们很感动”、“他就像成都文化活字典,讲出来的故事最成都”……自“中国娇子天府榜样——2012年度传媒大奖”公众推荐启动以来,凭借数年来对巴蜀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袁庭栋成了推荐名单中的“高频词”。
得知这一消息后,年过七旬的袁老说,自己作为一个退休老头,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非常开心,而他一直想做并坚持的还是:希望青少年不要成为“成都盲”。
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非常荣幸,其实严格讲来,我就是一个普通老头儿,不是教授、也不是研究员,就是成都文化业余爱好者。”
——袁庭栋
“天府榜样”推荐人选小档案:
袁庭栋,著名巴蜀文化学者,代表作有:《巴蜀文化》《话说四川》《锦绣成都》《巴蜀文化志》《成都街巷志》等。
1940年生于四川绵竹
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1968年供职于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参与筹建巴蜀书社
谈榜样
对巴蜀文化的追求与普及
“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非常荣幸,其实严格讲来,我就是一个普通老头儿,不是教授、也不是研究员,就是成都文化业余爱好者。”得知自己成为了读者推荐的热门人选,袁庭栋十分谦虚。在他看来,自己在2012年并没太多成绩,能够得到大家肯定,更多源于多年来自己对巴蜀文化的坚持追求与普及。
72岁的袁庭栋曾在四川人民出版社担任编辑工作,业余从事学术研究。两次“临危受命”,让他开始潜心研究巴蜀暨成都文化:“一次是有出版社想做与巴蜀文化相关的东西,可始终未找到愿意承担编写任务的作者,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上。还有一次是《中华文化通志》中《巴蜀文化志》向全国征求作者,但无人报名,我只好又一次接下这种任务。”
这两件事也让袁老感到普及巴蜀文化势在必行。
谈成绩
出租车师傅说他节目好
袁老说自己从1999年退休后,在电视台、政府部门、社区等场合开展的与巴蜀文化有关的讲座,初步估计已有600多场。“受众不同,演讲的方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地让听众感兴趣,会先从听众角度出发。”
去年,受成都市青羊区工会邀请,袁老给苏坡社区的建筑工人讲了堂成都文化,袁老说,他在给建筑工人“讲课”时,会首先问他们是怎样来的成都,下了汽车或火车后,是否记得走过哪条街道,在哪条街上干过活儿,在对大家有了一定了解后,他才开始讲那些街道的故事,“只要掌握好方法,一样能够接受。”
在袁老看来,将普及巴蜀文化作为一种长期坚持的公益活动,他自己很欣慰,虽然自己的坚持也曾一度遭到老伴的不解,不过好几次坐出租车回家,让老伴对他的工作也有了认同感。“上出租车被师傅认出,硬是不收车费,原因是他的爸爸或者爷爷都很喜欢看我的节目。”
谈梦想
希望下一代不要成为“成都盲”
2010年,袁庭栋所著的《成都街巷志》得到广泛好评,这本历时4年、通过成都的城、河、桥、街、巷,来展现蓉城历史文化的“写真集”,引起无数成都人的共鸣和记忆。
“虽然这本书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但是当中还是有不妥之处,经过修订后,今年上半年将再次与大家见面。”袁老说,就在1月初,还有两位女士经过熟人辗转找到他,“她们的父亲有个愿望,今年生日能得到一本《成都街巷志》,哪晓得到处都卖完了,就找到我这里来了。”
两位女士和老人的执着让袁老很感动,“老人想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回忆,可很多年轻人却对过去的成都不清楚。所以,我希望下一代、我们的年轻人,一定不要成为‘成都盲’,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记者陈明玥见习记者朱尉萍摄影黄瑶
陈明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蜀文化概述
70年,成渝之变
【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汉代才女私奔卖川酒,古代卖酒第一人
细说四川盖碗茶 盖也盖不住的巴蜀情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