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禅为何会选择肉袒出降
2013-07-08 21:25:46
(转自:凤凰网·李治亚博客)
刘禅为何会选择肉袒出降
刘备是天下少有的英雄,一生虽然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使自己如虎添翼,然后和孙权联合打败曹操,接着占有荆州,进而夺取益州鼎足三分。
老子如此英雄,不想儿子却如此怯懦,刘禅即位后,诸葛亮独揽大权,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死后,蜀汉的政权一直由蒋琬、费祎等人掌控,直到最后姜维主持军权,再度北伐。尽管姜维也想着恢复大汉天下,可惜仍然未果,最后居然在邓艾等人的大军紧逼之下,刘禅选择了肉袒出降。
刘禅为何选择投降,难道他想当亡国之君,此时距离刘备辛辛苦苦打下的蜀汉大业才四十多年。难道他忘记了自己的父亲在枪林弹雨中如何把自己扶上马的:
其一,环境使然。刘禅当政的蜀汉没有力量和曹魏进行抗衡。蜀汉后期仅仅拥有益州、汉中、南蛮等地,而曹魏则占据了辽宁级辽宁东北部、山东、直隶、河北、河南、山西、山西北部大部分地区、甘肃以及青海以北地区、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北部部分地区。这些地区是当时技术、经济、农业较发达的区域,人口密集,单是增兵以及军队给养方面就远远多于蜀汉和吴。说是天下三分,倒不如说魏国掌握着三分之二或者五分之三的中国土地,而且向山东、直隶、河南、河北等地区都是当时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因此如此弱小的蜀汉无法和强大的曹魏抗衡。
其二,社会黑暗,刘禅晚期对宦官黄皓格外器重,疏远了大将姜维,以致君臣之间离心离德。带兵的得不到皇帝信任,不带兵的又造谣生事,随着诸葛亮先前留给他的老臣相继辞世,更加让人看到当时刘禅的懦弱无能。一个君主给老百姓带不来很好的希望,自然让人对这个政府产生了敌视。
其三,官员臃肿,尽管当初由于有了诸葛亮等少数官员为政清廉,可惜全国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当中,居然有十万二千将士,四万官吏,加上连年北伐穷兵黩武,老百姓负担太大,怎么能长久下去。
其四,谯周的变化:陈祗执政之后,蜀汉朝廷内部政治混乱,对外则穷兵黩武。谯周曾“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希望陈祗能考虑后果,改弦易张,改变这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局面,他的劝谏却根本不起作用。谯周于是作《仇国论》,记录他与陈祗辩论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谯周指出,曹魏相当强大,并非一时半会就能征服;不顾国力民力而连年征战,会导致社会动乱的严重后果。但陈祗急功近利,不但不听劝谏,反而认为谯周碍手碍脚,遂将其调任无实权的光禄大夫,此后谯周即“不与政事”。除谯周外,当时在蜀汉政权中为官的益州士族代表人物如张翼、杨戏等,也纷纷劝谏当权者陈祗、姜维,但都未能奏效,甚至还给自己带来了猜忌、祸害。应当看到,谯周、张翼、杨戏的劝谏,实际上是代表益州士族维护自己利益之举。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会严重影响益州士族的根本利益。但当权者陈祗、黄皓、姜维仍一意孤行,使谯周等益州士族代表人物对蜀汉政权态度发生了逆转,从抱有期待到失望,从支持转而背弃。于是,魏军围攻成都时遂有谯周的劝降之举。
其五,朝廷上层没有战心。《三国志·蜀书·谯周传》中记载:“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意思是:当听到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大家都没了主意。而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臣英勇,唯独皇帝贪生怕死。《三国志·蜀书·谯周传》还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可见说这话的的确也无见识,无论是南逃,还是流亡东吴,都没有主张要坚持抵抗的。
其六,诸葛瞻战败,邓艾神兵天降,出敌不意,攻敌不备。蜀军集中主力于剑阁防线,谁也没料想魏军竟然会从江油这个地方突然冒出来,而这里距成都仅有不到300里的路程!事实上,蜀军根本就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反应,加之当时通讯条件落后,一城失守,不等其他地区得到消息,邓艾的部队便已经奔袭到城下了!此时缴枪不杀是唯一的出路。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国三路伐蜀谯周为何劝刘禅投降?益州的权力更迭史是怎样的?
蜀汉远未到绝境,谯周为何要力劝刘禅开城投降
【琴泉·散文】洪与《谯周:他才是诸葛亮最大的政敌》
蜀国一才子,崇拜诸葛亮,仅凭三言两语,让刘禅将社稷拱手让人
诸葛亮去世后,为什么刘禅要禁止奔丧?
谯周装神弄鬼阻挠北伐,为何诸葛亮没有办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