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拯救离婚边缘的婚姻!

拯救婚姻,它发生在咨询室里的痛苦倾诉中、出现在女性题材的连续剧中、更普遍存在于婚姻变得岌岌可危的现实生活中。

无论是朋友吐槽,还是自己有过离婚的念头,下面的话应该都挺熟悉的:

“Ta竟然出轨了,太震惊了……离婚!但是离了就剩我一个人,一个人该怎么活啊,再努力努力试试?”

“无数次想到要离婚。但离了婚,能保证下个婚姻就更好吗?我是不是只是在逃避婚姻中的困难?更何况爸妈肯定接受不了我选择离婚这个事实。”

“我确实伤害了ta,我想弥补挽救,但ta确实也有我无法接受的部分,哎,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当婚姻成了拯救的宾语后,难道拯救的仅仅是婚姻吗?或许,拯救的是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自己既是婚姻危机的制造参与者,也是拯救的发出者,这本身就充满了矛盾。拯救一词,也因此多了揪心、挣扎与无力感。于是,现实层面的努力,看似主动实则被动,有时走着走着就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挟持到一个极端的情绪或结局。

除了现实维度,我想,还有内心层面的多重维度,它会使得婚姻有可能不再是“要不这样,要不就那样”的两难困境。在更多维度撑起的更大空间中,找到那即使是一丝的从容,拯救婚姻的“办法”也能在这空间中油然而生。

如果你试过多种可能性,也因此碰过多次壁,感到徒劳疲惫,那么不妨潜入内心世界瞧瞧,看看那些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1.

拯救婚姻,拯救的是无法忍受孤零一人的崩解感的自己

或许我们或多或少都体验过“被抛弃”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单单是言语层面的“是不是我太差劲了,ta才不要我”、感受层面的“震惊、错愕、不知所措”,其实还有更加底层的自我崩解感。这种焦虑太强烈了,或许被我们使劲压抑,但又经常失控。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被对方推了出来,容易让人退行,并体验到那些原始的崩解焦虑。

为何说崩解焦虑是原始的?因为它摧毁的是自我意象这个人格基石。

举个例子,孩子从妈妈回应自己的语调、神态和话语中感知、构建起自己,并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我是被人喜爱的,我是有价值的、我即使有情绪也有人帮我安抚下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是冷眼旁观、冷嘲热讽或暴力相向,那么即使妈妈天天在场也是在时刻撤离。

撤走的是妈妈这个客体,是生而需要的依恋,更是孩子可以从中看见自己的镜子、可以涵容自己投射出去的情绪的容器。前者造就的自我意象是没有光亮的坟墓,空虚;后者造就的自我意象是装满水又裂了缝的容器,时刻都在破碎危机中。

崩解焦虑便是这种把虚无和破碎加剧到极致的感觉。

这些平行关系也发生在伴侣之间。与其说将要失去的是婚姻,不如说失去的是凝聚的自己。此时要拯救婚姻,因为我们直觉地知道离婚后将要体会到的是怎样的虚无。甚至在婚姻出现危机时,这些感觉已然慢慢渗入内心,让人心神不定。

失去伴侣,似乎自己也不存在了。没有客体,主体也随之消失了。

意义、希望也都随之消失了。

早年没有建立起依恋的人,更容易体会到这点。

2.

拯救婚姻,拯救的是被要求“不能出错”所谴责的自己

在某种程度上,婚姻是社会期盼的产物。

一生下来,某种默认的程序就已经开始运行了:健康成长、从幼儿园开始念好学校、考好大学、找好工作、买房、结婚、生子……这是社会的常规模式,被自己的父母认同,也慢慢地被自己认同。

生活成了按部就班,成了每个环节都得尽力做好的考卷。

按部就班之外的区域是未知、未探索过的,也是危险的。为了避免未知和危险,同时也为了迎合社会与父母的期待,婚姻这道题得“一次性”做好、做对,不能出错。

即使情感层面上已经对现有婚姻失望、厌弃,但超我层面一直在纠结“之后会不会有更好的婚姻、别人怎么看离过婚的我、爸妈的面子怎么办、我是不是太作了”。

超我层面的束缚是缺少韧性的,扛不住失败和挫折。也因此缺少不畏未知的生命力。还暗含“针头”,在不断自我怀疑和否定中疼痛着。

特别对于超我比较严苛的人、低自尊的人,在遭遇婚姻危机时,拯救的便是被“婚姻一次性做对”的超我要求所谴责的自己。

3.

拯救婚姻,拯救的是再次修复创伤的可能性

此时的拯救,多了些主动修复的感觉。拯救本身也没了那么多纠结和无助。因为自己已经从与伴侣的痛苦纠缠中缓解了一些,而这是基于一定的情绪调节能力的。

这让我想到,有的时候为了激发自我功能,会说“学会自我负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但是人类是需要内化了足够好的依恋,才有足够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去做这么一件事。

当我们内化了足够好的依恋后,便不那么迫切地向伴侣投射坏的感觉去攻击或躲避ta,不那么着急地向伴侣投射理想化的部分,也不那么被动地认同伴侣投射过来的客体样子。此时便有希望走出“只因身在此山中”的局部视角,获得一览“彼此之间发生了什么”的整体视角。

从投射认同的隐形战场上退下来,把挡路的坏客体推到一边,不仅看到了“彼此之间发生了什么”,还有两个真实的人身上最本真的伤口。

这些伤口,都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磕磕碰碰留下的,唤起的,是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的悲悯。

悲悯把我们的情绪从湍急的溪流带入平静的港湾。因为此时情绪是相对平静的,双手也被解放了出来,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可以选择去修复彼此的伤口,也可以选择在日常相处中练习如何去避免触碰伤口,也可以选择放弃与拥有你无法忍受的伤口的人过一辈子。

即使如此,这条路走起来也是艰难的,多次犹豫,多次想放弃,多次再拾起希望,偶尔会卷回到“湍急的溪流”中,甚至最后还是会放弃。或许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沟通,学会了如何取舍,学会了如何涵容住内疚,学会了如何哀悼。

那些失去的、得到的,都将让你的内心更加丰盛。

因为人总是在痛苦、选择中完善和认识自我。

回到每个独特的个体,在婚姻中遇到的困境,或许是以上三种的某种组合,乃至三种之外。所以想拯救婚姻前,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拯救这些困局。

可见,与其说是拯救婚姻,不如说是拯救内心深处的伤口。

与其被动地去面对婚姻困境,不如让作为主体的我,在拯救婚姻的过程中,真实地体验到自己和伴侣内在的伤口,逐步看清它是怎样在关系中起破坏作用的,又是怎样地急需抓住一段关系。

拯救的对象便从婚姻本身,转移到人自身这个主体,回到了自我认识与完善这个更加本质的位置上。

正是因为问题变得更加本质,解决问题的视角才能变得宽广起来,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可忍受时间,也变得宽裕起来,可采取的措施也有机会变得具体化。

毕竟,无论拯救婚姻的结果如何,自我认识和完善都是外在事物夺不走的。

于是,一次性的婚姻结果也决定不了什么,因为自我认识和完善是一辈子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得自我珍惜,然后,再感谢和拥抱这一路上有机缘碰到的,其他独特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轨最难度过的,是“咀嚼期”!
深度解析|为什么你永远吃不饱?
《重建亲密关系 06》:当亲密关系结束后,我们该如何应对?
婚姻,就是两个宝宝的大型退行场
影响婚姻幸福的6个文化维度,你都知道吗?
在婚姻中的秘密:夫妻之间总是有矛盾,从心理学方面来解读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