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言碎语 034

长度预警:

本文长度为11200多字,谢谢您的阅读,抱歉,耽误您的时间了。


* 作为开放的言论,任何人的论断都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凡是不证明又不允许别人质疑的论断都是不值得信任的。的确,伟人也有错误的时候,但其言论也有正确的可能,但这个可能的言论如果缺少了论证的过程,就应该允许别人质疑,如果您坚信伟人的某些言论是正确的,请您证明给大家看,而不是直接沿用这些概念,要知道“先证明,后征引”和“先征引,不证明”的说服力是不一样的。

*《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书后附有蒲松龄的三个涉及私塾的曲作,以前没有见过,很有新鲜感,其中一则中有下面的一个作文指导,很有意思。摘下来:

作文要像题发言;圣贤口吻勿紊乱;起承转合,来脉一线,连上侵下,切记勿犯;句读儿新鲜,章法儿贯串,有续无断,起落自然,虚实变换,波澜滔天,这才是先辈风范,作文手段。——蒲松龄《逃学传》

*现在很多教育管理的领导,都不是真正搞教育出身,大多数是做了一两年教学工作就步入政途,所以他们在教育教学研究上其实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曾经到一个区县去应聘教研员,负责招聘的老师一上来就说,教研员与教师不同,教研员是面对老师的。如果把教研员与教学脱离开来,只作为管理者的形象出现的话,教研也就与教学脱离了。看台湾黄武雄老师的书,明显感到他所主张的去行政化的必要。

*答问 

有老师提出关于试卷的“主观题”和“客观题”的问题 

我说:以我的认识来说,其实不存在什么“主观题”,前几年在区里的一个教研活动中,我说,语文考试中的一直有一种错误看法,说一卷是客观题,二卷是主观题,其实最正规的说法是一卷是选择题,二卷是笔答题,如果非要保持一卷是客观题的说法,那么二卷就应该称作“以客观依据做答的笔答题”。如果明白了这个原理,我们就知道了凡是笔答题的部分,绝不存在所谓的“自由作答”的“主观题”,只要我们依据试题的提示以客观的态度去作答,就能把握住试题的脉络了,因为作为考核样式的试题,必须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为参照才行。而这个客观性是一贯穿在各种考试之中的。

*在自主发表意见时,依然要考虑对相关文本和相关话题的客观依据的问题,即“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而这个据的出处却是有已经规定的客观文本或话题为基础的。所以,即便好像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其实也还含着客观性在其中。否则的话,难免有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出现,而且不依据客观文本,只讲表达技术,对于一些惯于宿构的人来说其间的可乘之机就更多了。“以写考读”是要依照读来写,这也是客观性的体现,只有这样才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体现。所以明确了试题的客观性的一直存在这个前题之后,是否采用“以写考读”的形式到不重要了。

*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首要的还是基础方面的训练,这里面既包含理解文本,也包含表达的规范,如果要有“自己的”也应该首先遵循前两条之后的自由,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在作文上就应该能有所体现了。对于一些可以依照文本展开的知识性和程序性的答案是可以提前预设的,因为这些内容要么有规定性的定义可查,要么有普遍的思维过程为据,所以在阅读题的部分依然可以先根据文本内在的规律去预设参考答案的内容,当然,如果学生依照文本能够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虽然超出预设答案,也应该给分,这是作为阅卷者应该知道的动态调整空间。自由写作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但不宜过于提倡,因为毕竟文要有体的限制,如果学生的自由只擅长于一种文体,教师却采取放宽标准的做法,也不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在学术研究领域,固然有“百家争鸣”的现象,但那是“各是其所是”,同时也各存其短,所以并不存在“莫衷一是”的情况,争鸣的百家,接受考量的不是文笔,而各自的研究深度和论证的严谨度,也就是说争鸣的文章也是可以进行衡量的,而并非无标准,只不过这个标准是公认状态下的研究规范而已。也就是说见诸报端的文章,也是有潜在的客观评价标准的。另外,如果在考试过程中真的出现了“莫衷一是”的情况,那么评价就多余了,因为都给分的结果就等于都不给分,既然无助于选拔,那么这种情况还是不要出现的好。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就要遵守一定的中学程度的规则,至于以后离开了学校走入了社会,学生愿意利用中学训练的基础进行自由发挥,那要看学生们的自己的选择了。

*回贴备份 

1、关于语法的知识,其实任何一本现代汉语语法的书籍都可以作为了解语法的知识的途径。但无论那本书上如何说,在教学中总是要先让学生熟悉单句的结构,所以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教学,应该在单句结构上下功夫。 

2、关于阅读知识。以前我上学时,很烦老师让总结中心思想,即本文通过……的描写,使用……的手法,揭示……现象,抒发了……的情感等等。现在看来,如果我们把这个中心思想当做一个套路来填空,这个过程的确令人厌烦,但如果教学过程是把这些僵化的描述进行动态的还原,在学生认识到这些内容之后,再让学生逐步地总结出中心思想来,其实就是在完成策略性的教学知识,所以,所谓比较有理性的认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动态的手段使学生经历这个认识过程,而不是略过这个过程直接去填空。

3、关于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写出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在写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技巧完善技巧,而情真意切是衡量作文的不二法门,至于形式到可以不限制,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要经过从自由到规范,孩子们的写作也不例外。

*高度适应性方法出现的前提是从具有一般适应性的解决方法中提炼出来的,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不能关注完整的筛选过程,筛选过程就会在展示时缺席,从而不能提供具体操作时所应具备的操作原则。也正是因为很多人不关心过程的完整性,从而给另一些人弄虚作假提供了机会。

*对于教育范围中行为,只要用已经验证过的教育原理去验证一下,或考察一下基本概念的产生过程,就可以知道其真伪了。正如一个假货和次品的出现,不用等这个东西经过使用才能验证其假其次,很多时候从工业标准的角度衡量一下就可以知道了。当然对于不了解教育原理的人来说,任何一个虚假的行为都可以做到“有启迪”,因为骗子们总是在利用“启迪”来吸引不明真相的人。以纵容的态度,去对待欺骗行为,只能滋长更大的欺骗行为,而且会导致更多的人受到欺骗。

*钻营心理,兜售幻觉,摧残美好,毁灭希望——寄生虫式营销术。

*“离经叛道”也要有经可离,有道可叛,任何道之反动,都有其形成的依据,这就是我主张拷问其概念产生过程的原因,对于一个打着旗号却不给出其研究基础和研究依据的凭空而生的“离叛”与“经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难道也可以宽容对待它,任其通过鼓吹的手段扩大声势招摇撞骗?要知道使用正常的手段进行必要的审查是进行科研的基本常识。而不是打着”常识”旗号,掩盖自己的不作为。很多空谈和口号,只是一些官样的借口,也给了骗子们可乘之机。就怕是有些官员,像《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一样,明知道自己一丝不挂还要保持威严走完整个游行过程——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自己被欺骗的事实。如果说尊重事实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在没有了解事实之前就对其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吗,这是否是尊重事实呢?这样的设定只不过是想“先立自己于不败之地”罢了。正是那帮人抓住了人们对教育理论不熟悉,却对教育改革抱有热忱的心理,才会诞生这个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装”。

*如果认为东拼西凑是学生的必经阶段,对这种认识我不敢苟同。对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来说,有好的模仿素材固然是重要,但要注意不能直接的“挪为己用”,因为这里还涉及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小的时候,不重视培养良好的态度,长大了就有可能形成“剿说”的习惯。我们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着只要成品而不重过程的问题,其实强化学生习作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拼凑不管是从模仿上来说,还是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上来说,都是不可取的方法。

*答问

mxmab:假若您是初一学生,或小学一年级学生

就语文科,语文课而言,对于学生,该学什么?与数学、历史、生物、地理,等等学科;对于学生,不同的是什么?

fenglong88:简单地说一说我的想法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首先要做的是韵语识字,而且要广泛地识字,在韵语识字的同时,教给他们汉语拼音规则,使用工具书,练习写常用字,也可以直接使用报纸作为教材强化学生的识字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高,练习写毛笔字,强化口头连贯的表达能力,培养孩子们观察与表达的基本能力。也就是以大量认字为主的诵读为主,以其他的内容为辅。这样既让孩子们入校之后,直接接触到与生活不同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在韵语识字的同时接触到与生活和外部世界直接对应的词语,这样可以使语文真正成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成为单纯的记背的考核。

初一的学生精力旺盛,正是开启兴趣的阶段。对于他们,其实可加大教材的知识含量,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注意理解的过程,以各领域的通俗读物作为开阔眼界的途径。同时,培养他们记录自己的生活的习惯,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要求他们做一些基础的专题研究。在作文训练上以较自由的形式锻炼语段的描写和简单的叙事和议论能力,而且应该考虑以加入整本书的阅读过程的训练,如传记、小说,走出选文教学的模式。

*作为教师应该承担核实学生作品的真实性的问题,以及教师在认可学生行为之前应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太好的习惯,而不是针对学生该不该模仿的问题。

任何人都要经过模仿阶段。那么这个模仿应该是什么?以修辞为例,我认为,并不是从文字上学习修辞,而揣摩文字背后作家们的认知过程、展开联想的过程和选取恰当词语表达独特所见的过程,学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学习与内化,领悟了修辞的规律才能通过自己的眼脑手写出属于自己的修辞效果,而不是只停留在修辞格的使用上。

前面我所指出的学生的挪用现象,并非指向学生的道德,而是指向教师应尽的辅导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对这些“挪用”并不是理解,但作为教师,如果认为这种摘抄重组式的“写作”是提高文学修养的过程,那就有一定的问题了。要知道摘抄的目的是积累并学习其内在的规律而不是准备随时应景。

我不否认,以学生的习作讲评可能会对其他学生有良好的影响,但要注意所讲评的写作一定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才行,否则很难起到良性作用——尤其是对知道该作文诞生过程的作者本人和其他知情的学生来说。

*兴趣小组只关注学科学习利弊谈 

兴趣小组一直是校园中丰富学生生活的一项内容。如何办好兴趣小组也是一门学问。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盛,可塑性强的阶段,他们似乎有着无限的精力和有待开发的无穷潜力,他们兴趣也是多种多样充满变化的。如果学校能够利用好兴趣小组的功能,无疑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校把兴趣小组的内容窄化了,只举办主学科兴趣小组,而不开设其内容的兴趣小组。的确,学生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否认有的学生会对学科类的兴趣小组感兴趣,对这些学生来说,通过课外的兴趣小组的活动可以对学科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从而促进课业成绩的提高。不过,这种结果,应该是在学生自主选择下才会出现,而不是通过不开设其他内容的兴趣小组方式,强迫学生选择学科兴趣小组或变相强迫学生做出选择。在很多学校中,之所以出现了带有强迫性质的兴趣小组,是因为学校的管理者看到了兴趣小组对课程开发有潜在积极影响。于是兴趣小组就变成了清一色的学科教学的延续,甚至有的学校只存在主学科兴趣小组的现象。这种做法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事实是很多学生的兴趣未必是在这些科目上,被迫做出选择后,只能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这些兴趣小组,从而使得“兴趣小组”成为了失去了“兴趣”的小组。其实,我们如果能够放弃时时绷紧的教学成绩这根弦,从教育的角度,从学生主体发展的方面,去看待“兴趣”这个问题时,我们就会发现兴趣小组的功能除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能力的作用。也只有让学生养成了一定的能力之后,才能让他们带着能力返回课堂、为课堂服务。而能够完成培养能力任务的小组是不限于学科知识范围的。而且从能力的培养的角度来说,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养成学生各种能力的关键因素。所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使学生获得成长的关键。前人倡导的“教亦多术”“教亦多方”正是这个道理。如果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那么我们只要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项目,就可以有计划地培养今后学习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如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专注能力,动手能力,抗压能力等等——虽然这些可能不像学科知识那样可见易测,但这些能力却是知识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而且从长远的角度讲,一个兴趣小组如果能够真的引导学生变一时兴趣为一种爱好,那等于是送给了学生一份终身受益的礼物。

*任何专业的问题,都是需要细致地区分,像语文这样的学科,要想变暗中摸索为明里探讨,就必须借鉴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细处入手,点点滴滴,积久为功,从而走出“跟着感觉走”的盲区。

*教学是特定行为,课堂分割了空间,具体限定了时间,教学内容则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活动方向。离开了这些限制,单独谈课堂上可以用什么来干什么都是浮谈。

*答问二则

其一:

问:

貌似所有问题我都有啊·以前初中班主任是语文老师被逼着学语文还算可以,能经常考120多(总分150),高中后也就懈怠语文了,现在基本上100零几(总分160),试卷的选择题错的最厉害(错50%以上),惨不忍睹···都是选择全部正确读音的一组,找病句,还有古文一类的···古诗鉴赏很少得分(上次0分),古文阅读也很不好,现代文阅读很一般,作文正常50多(总分70不就75)··貌似全了··囧啊···虽说我是理科生,但语文还是很重要啊···还有·我是江苏的····万分苦恼中·还请大哥赐教,小弟万分感激啊!!!

答:字音这部分在于平时的积累,尤其要注意平时阅读时使用标准的读音朗读课文,而且要注意方言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别。如果觉得时间不允许,那就从已经错的题开始,建立一个错题记录本,争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积少成多,过一段时间就会见效了。病句题,一定要熟悉所要考察的六种病句类型和单句的结构,以及平时一定要养成讲题的好习惯——不光要听老师如何分析的,听完之后一定要自己开口讲一遍,要做到能让另一个不会的人听懂。(这道理其实跟学魔方一样,关键在于亲自动手实践)古文学习可以注意两个,一是多读,二是关注语法现象,这两个内容要并重,尤其是后者,一定要记清弄懂,在使用时力争做到像背CFOP公式时的下意识反应。另外,一定要学会研究题型,发现命题的规律,然后对症下药。现代文阅读,首先要注意不能主观答题,即凭印象或感觉答题,一定要坚信大部分的答案都在文中,因为这部分考察的主要内容其实都是以筛选信息为主的,所以一定要从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另外,要学会一些答题的标准格式,这一部分学习要来自对答案格式的研究。作文,先要弄清自己在哪一种文体上有优势。这一次先泛泛地谈到这里,如果有具体的题型方面的问题,可以发上来,我们再谈。

其二:

问:

我的古文诗歌鉴赏很差~~

答:诗歌的鉴赏的方法之一就是守住“物性人情”这四个字去理解诗歌中的景物,而所谓“意象”之“意”其实就是“物性人情”的综合体现。例如,杜甫的《登高》其中不乏“哀”“回”“无边”“不尽”之类的词语,这些词语不是仅仅表现和修饰动物和景物的,当作者点名“作客”“悲”“多病”“苦恨”时,除了“万里”“长”等修饰词语起作用之外,前面的动物的“哀”“回”,景物的“无边”与“不尽”均是“作客”“悲”“多病”“苦恨”等词语的原因或在程度上的延伸。从这个例子拓展开来,可以说诗歌中凡是大多写景的诗句或文字,只要遵循这四个字的话,就能基本贴近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了。

答题时要结合“形象”“修饰语”“动词”进行综合分析。

*教育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思考。而非无所凭的那种名为“独立思考”的行为。如果是有理有据的独立思考,任何人都能有其独立发言的价值。而那些无来由的“独立思考”不是偏执,就是武断,不是鲁莽,就是盲从。

*有感于李海林:“一张纸”:美国教师课程执行力一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01/10/2344325_555328743.shtml

其实课本从来只是教材的一种,早在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早已阐明,只不过国人在逐步淘汰传统的步骤中,把教育应有的环节逐步删减或遗忘了,最后把目光都放在最终的知识考试上了。什么“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其实就是片面的,因为知识本身不能自动转化为力量,知识从来都是在会用的人手中转化为力量的。拿几个名词就认为自己懂知识的情况,只有在国内才十分盛行,以致于有用名词来忽悠并牟利的人也大有人在。美国很少使用教材是因为美国有专门研究教学的机构,由专业机构制定出相应的指南,这个指南应该是各年级学生能力达标的细则,所以只要能力达标了,使用是什么手段和什么教材都是次要,这就是所谓“以指指月,见月忘指”。如果只看到“一张纸”却没有看到背后的前因后果,那么围绕这张纸的感叹又能起多大作用?中国的情况则大不同,中国既没有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来制定学生能力细则,又对知识过分依赖,所以离开教材很多人无法应对考试中出现过多的知识内容的部分,扔了教材,最后连知识也无法保障,更别说能力了。

*答问

 问:古诗词鉴赏能力:语文基本能力?文学专业能力?谨请教古诗词鉴赏能力:属于高中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本能力?还是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文学专业能力? 

答:中国是一个有着诗歌传统的国家,作为应该对这一传统有所了解的中国人,都应该具备一些古诗词鉴赏能力。从这一点上来说,具备这种能力应该是国人本应具备的能力,所以高中生也好,语文教师也好,只存在达与不达的区别,而不存在专属能力的问题,所以“语文基本能力”和“文学专业能力”是一体的,只是存在表述的角度不同上差异而已,前者的角度是课程的,而后者的角度是艺术门类的。然而,古诗词主要是通过语文课来教授,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鉴赏经验来引导学生的古诗文鉴赏活动,以便使学生能够少走弯路,如果缺乏了相应的“参与过程”而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鉴赏用语,那样既使教师的教学成为了照本宣科,又无助于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的。

*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要把抽象的概念再一次转化为一个动态过程!这样才能完整地认识这个概念所表示的含义。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用单纯的指认展开教学。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注重动态与可感的内容。例如,在认知已知的概念时,尽量使用可感知的形象对已知概念进行补充。在认识未知概念时,尽量呈现动态的过程;在认识抽象的概念时,尽量采用动态的活动,提供相应的情景,提供完整使用的信息和连续的动态要求。

*作为有一定影响的研究者也好,有一定影响特级教师也好,在研究时,总应该谨言慎行才是,如果只是比一般平庸的观察者高明一点儿,也就不用强调其专业性了。可是,从目前来说,很多“率尔对曰”的研究比比皆是,有些足以成为误导、有些则混淆了人们的视线,耽误了研究的时间,浪费了人力物力。

*有于高中新课标 

要去某地,指个大致方向自然没问题,但要是落到实处,必然涉及距离远近、选择出行方式、预计时间多少等等问题。也就是说,从只谈方向到抵达目的地,会遇到无数具体问题,当遇到具体问题时,重复一遍方向,能解决具体问题吗?

* 为什么我更重视“文”而非“语”。因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语和文的话,语和文因学生在校时间的局限,不可能针对的是广义上语言和文化。而且学科教学本身的职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项内容,而教育本身又是文化的一个体现,所以让一门学科直接对应文化是不可能的,因为教学只能介绍部分文化,而无法直接体现文化所蕴含的方方面面。至于说的把文化精神传递给学生的任务,绝不仅仅是单一的课程或中小学课程所能达到的。更何况以文化来说,文化本身是否完全需要依赖语文而构建尚有待研究。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语文其实更偏重于文。之所以这样认定,是因为:

一,语文课的语言学习并是不自然生成的语言而是人为规定的共同语。小学开始的学习的普通话,只是为大家交流便捷,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普通话只是一种语音上的规范,是另一种“方言”,但和真正的自然形成的方言比较,普通话缺少了很多具有生命力的表达方式,我们在看小品表演时,往往会觉得有方言的小品生活气息更浓一些,更容易让人接受,这里面就和普通话中缺少生活气息和自然生命力有观。学生长时间学习普通话的结果,往往只是说一些“官话”而已,却很难用它去构建自己的生命历程——因为普通话过于注重信息的简单达成,其自身并不具有丰富的生命力。我们听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宁波话》时,就会认识到普通话与宁波方言之间的差别了。也就是说,语文课中的“语言教学”其实只是广义语言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它无法完成广义语言所承担的对生命的建构功能。

而且语文课中的“语言学习”是现代语音、现代汉语,由于古代语音的失传,它无法真实重现古代汉语的风貌,所以它反映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而文字材料则不同了,文字材料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记录,涉及了人类生活方方面面。其所具备的学习内容,其实要超出“语言学习”很多倍。

二、在语文课中,存在一定性能优先的原则。广义上语言和文字产生顺序是由语言到文字,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却是文字。打个比方说,语言是最简单的交通工具,文字则是较为快速的交通工具,当我们去一个既定的目的地时,只要条件允许,大多数人会选择较快的交通工具,而任何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正如,当性能更好的电脑出现时,很少人再回过头去选择“286”“386”一样。再举个实际的现象来说一下,语言和文字在实际生活应用中依然存在着不同的性能,我们听一个讲座,为什么要记笔记?为什么事后要查找讲话的文稿?因为我们知道语言在我们大脑中存在的时间太短了,而文字不同,可以随时提醒我们产生回忆,而且可以长时间存在。而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记忆是会被人主动篡改的,而短暂的语言记忆更有被改动而不确定的可能性。所以,从教学的角度,要以文字为主,当然这并不等于只要文字而不要相应的语言表达训练,对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各种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语文的研究方面,只有放下所谓名词上的争论,实事求是,把精力全部都用在对学科本身的研究上,发现学科应具有的规律,开发学科应具有的功能,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正常途径。

*文化内涵固然是解读时需要考虑的内容,但过于注重作品的内涵的阐释,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所以备课固然需要预设文化环境,但不能强行要求学生必须适应教师预设的文化环境。

*文化是渗透性的内容,文本本身却具有一定的具体性,而艺术审美规律却又有其统一性,如果想让学生最终认识到丰富的文化内容,必然要从审美规律入手,认识文本,进而体认文化的深层内涵。即便是主题不同类型的文章,在审美规律上也是有其共同之处的,这并不是教学生套用,而是把握规律辨别具体的文化现象,例如,几篇文章主题和情感都截然不同,但为什么却都给人以悲剧性的感受呢?不追问这个问题,只能停留在浅阅读上,而寻找其中的共通的原则,进一步阐释悲剧性的成因才是真正把不同现象本质化的过程。要知道,这一规律只是悲剧的产生规律,如果设置不同的文本环境,就会有新的运用规律诞生,而不是出现“套用”的情况,而且“根据悲剧规律,依据不同文本内容,分析悲剧性产生”正是要活学活用的体现,而非直接套用那样简单。另外,要知道通过多方面的认知才能形成学生对文化的感知能力。不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认知规律的教学,即便是因势利导,也不一定能让学生活学活用,认识文化现象的内涵。

* 虚构的出现是因为文字本身的模糊性具有虚拟世界的功能,而人也有依据文字构建精神世界的能力。所以虚构的文字,可以起到影响人精神世界的作用。如说要摒弃虚构的行为,必然要缩减人的想象能力。所以对待虚构决不能使用偷换概念的方法,把虚构替换为虚假。可惜现在的很多批评者只是以简单划等号的方式去衡量文章,这种批评方式是要不得的。

*从我的理解来说,教学的作用不过是引导学生逐步意识到文化的价值,而不能把文化和教学分为两处,所以教学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抉微阐幽的方法,而学生能走多远,则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结果,这一点不是教师能做得了主的了。

*最近和一个老师的讨论也涉及到修辞的问题。以诚为本当是不二选择,之所以选择以诚为本,是因为:一,语言文字作为媒介有其自身的属性限制;二、人支配语言文字过程中的取舍也决定是否能够准确描景绘物、传情达意的结果;三、切合传达情感程度必须要熟练使用语言文字的虚拟功能。以上三点过程中如果有一点不能做到“诚”,那就构成了诳语,诱导,甚至欺骗。所以从正确引导修辞进行积极意义创作的角度来说,以诚为本是必须遵守的。

*语言文字是有局限性的,如果说德里达的概念无法用语言“验证”,也就是意味着之前的公理或概念,也缺少真正的验证。所以,他的理论其实有其积极的意义。至于“不可知论”也没有必要完全否定它或恐惧它,只要我们谨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去分析德里达的理论,看到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就可以了,我们要借助他理论认识语言文字的属性,而不是做这些理论家的信徒。维特根斯坦说“对于不能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缄默沉静”这是生命中存在的事实,总不能强自立说,以矫事实,其实庄子所言“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其极。”更可以体现人类认识与语言文字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思辨必然要由先验的知识或逻辑来支配,这样的话,人在思考时必然不能抛开一定的背景和概念的限制。而自性知识的关键是抛开成见,达到共同的认识,觉悟自性的过程,最先要做到突破概念的束缚,例如苏格拉底使用产婆术诱导他人重新认识概念,只有打破了文字的束缚,才能获得真知。中国人历来被文字的力量束缚得很多久了,所以鲁迅先生才会“人生识字糊涂始”的说法,所以兄的思辨源头不能从概念出发,应该从放下这些概念开始。正因为新课标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我们才有了研究探索的空间,毕竟所有人都是“在路上”,只要大家都努力建设,也就“无暇自哀”了。

*语言文字作为独立的体系我想这一点是否可以成为我们的共识?如果这是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我们可以说,语言文字作为独立的体系,它对人类是有影响的,一旦它自身具有了一定缺陷,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人通过语言文字所达成的生命认识就会有残缺,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自身不能形成人类的认知,但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语言文字会影响到人类认知的结果。所以不能只强调人脑“吸收”的过程,而无视语言文字在这一个过程中对人脑的塑造和改变。“工具”的提法在基础层面上是一种比喻,不是对语言文字本身的说明,只要排除围绕在“工具”这一比喻周围的误解就可以了,不用把它当做一个极端错的言论来反驳。人对语言文字的“吸收”是要在不断地“运用”中完成的,不存在没有接触“运用”的吸收,即便是教师直接让学生指认读字读音,则也是在使用适合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直接认知的规律。所以,可能我们在“运用”这个词的词义上,有理解不同的地方。用一种未经验证的概念,去批评另一种概念,恐怕结果未必会清晰起来。

*教化的内容并不等于“条条框框”和“强加于孩子身上、心灵之上的框框”,教化的内容还包含的千百年来被广泛认可的行为准则。有一些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并不因时代而改变,而要想让一个孩子能够快速融入真正的社会,这些标准和准则是可以作为通行的内容告知孩子们或暗示给孩子们的。但这并不就表示这些内容剥夺了孩子们的独立意识。承认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不是吃亏,而是孩子们独立和探索的基础,少了前人的引导,孩子们的“独立”,往往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神射手式的论文方式,先放一个词语且不论这个词语的前提是否成立,且不说这个词语的语义背景是否真实,只要围绕这个词语兜兜圈子就行了。一时之间说不清楚怎么办?不怕,引入另一个词语呀。多引几个一起兜,围着圆圈兜,不怕读的人兜不晕。读的人被兜晕了,写的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不少人谈语文时,心里没有一个事实的完整的学科认识,他们只是在谈“我自己认为的语文应该什么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有哪些方法
趣味化朗读训练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议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