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弘扬关公忠义精神,助力民族精神复兴

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必然伴随着民族精神的兴盛崛起;民族精神的兴盛崛起,又将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荣枯兴废,互为表里,休戚相关。

历史以来,无数中华儿女公而忘我,舍生取义,顽强拼搏,涌现出许许多多精忠报国、以国为家的忠臣义士,涌现出许许多多奋勇杀敌、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涌现出许许多多为民谋福、无私奉献的时代先锋,他们的精神品质百川汇海,共同凝练、浇铸,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诚团结、奋发有为的中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最博大、深沉、质朴无华的情感。击不垮、打不破、摧不毁、割不断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悠久灿烂、源远流长的光荣传统。

先秦儒家经典《左传·昭公元年》云:“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面对祸患而不忘记国家,便是忠诚;想到灾难而不放弃职责,便是诚信;为了国家舍生忘死,便是坚贞。时刻谋求,尽心竭力做到这三点的,便是忠义。

秦汉之时,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正式建立。“国”不再是诸侯国之国,而是真正实现大一统的,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的国家。“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观念,成为儒家儒家“大一统”思想的主流。

东汉末年蜀汉名将关公“志兴汉室”的人生理想,“志存一统”的人生轨迹,“忠肝义胆”的人格操守,“忠义千秋”的传奇经历,深深影响了汉以后的忠义之士,潜移默化地培育了他们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表达爱国精神的积极心态。

元朝诗人程元卿曾作诗赞颂关公:“将军气作汉长城,此身肯与贼俱生?一时成败风云散,千古精诚日月明。”

关公成为中华民族忠义精神的代表和化身,关公忠义精神成为自宋元明清一千多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输出口,关公忠义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河东路解县尉郑咸在《重修解州关庙记》中简述关公生平:“侯讳某,姓关氏,以忠义大节事蜀先主昭烈皇帝,为左右御侮之臣,官至前将军,假节钺。侯之名闻天下后世,虽老农稚子,皆能道之。”赞颂关公忠义精神:“苟不明於忠义大节,孰肯抗强助弱,去安而即危者?夫爵禄富贵,人之所甚欲也。视万锺犹一芥之轻,比千乘於匹夫之贱者,岂有他哉,忠尽而义胜耳。”

金吏部员外郎田德秀在《嘉泰重修庙记》中赞颂关公:“忠而远识,勇而笃义,事明君,抗大节,收俊功,蜚英名,磊磊落落,挺然独立千古者,惟公之伟欤。”

清初侍读学士乔庭桂在《修志有感》中赞颂关公忠义千秋,万古流芳:“力扶炎祚振纲常,赫赫英魂栖解梁。浩气宁随云水逝,丹心直并日星光。中原有地皆修祀,故土无人不荐香。可叹孙曹甘僭窃,何如忠义万年芳”。

关公忠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魂,是中华民族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风貌展现。

明清时期,关公成为护国佑民的国家神,在国家祭祀上被尊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万历四十五年,明神宗还亲自为关帝庙撰写了碑文,称关公为护国关帝。碑文云:“无问裔夷华夏。庙食历千百载崇奉不衰,则云长关帝一人而已。”“而帝精忠大义,白日行天,几与苍昊无极。”

清雍正帝御制的《关帝庙后殿崇祀三代碑文》云:“(关)神之陟降上下,显赫鉴观,以惊动觉悟,保佑扶持,与斯人呼吸相应者,感而通,微而著,洋洋乎忠义正直之气,充塞于宇宙之间,与日月星辰同其明,江河山岳同其体,风霆雨露同其功用。宜其英灵之振古常新,而为历代贤豪所莫能并也。”

关公忠义精神,是中华儿女历经一千多年风风雨雨,基于对关帝崇拜、爱国情怀基础上,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弘扬关公忠义精神,传承历史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重塑中华文化自觉和自信,必将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和伟大复兴。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大一统”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共识与道义担当
2020热点作文素材 | 祖国与梦想
【同步练习】2015
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浅论国学与关学
文章精选:《爱国》10篇,感受青年对祖国的爱!
爱国主义演讲稿四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