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对人、做对事,谈关羽为何追随刘备忠心耿耿?

俗话说,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

人生的历程就是一场持续不断做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志趣不同,思想不同,价值理念不同,性格特点不同,选择的职业、行业,选择的平台、舞台也各不相同。

一个人,再有能力,再有才华,如果没有选对一个适合自己发展,一展所长的平台,也终究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留下一生的遗憾。

战国时期,上蔡人李斯出身草根,“闾巷布衣”之家。年少时,在家乡做掌管文书的小吏。有一次,他看到厕所里的老鼠,遇人或狗到来,便惊慌逃走;但在米仓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每天悠哉游哉,根本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

李斯忽然发出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像厕所和粮仓里的老鼠一样,在于自己对环境、平台的选择,所处环境不同,人生际遇也不相同。

这就是李斯创造出来的“老鼠理论”:环境、平台对人生成败、事业走向、生活质量带来的重要影响作用。

于是,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学习如何治理国家的“帝王之术”。学业有成后,便前往秦国,拜在吕不韦门下,一步步地接近秦始皇,最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秦始皇的欣赏和信任,当上了秦国的宰相。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环境和平台,对他的人生事业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同样的一根稻草,在白菜上,体现出的是白菜的价值在螃蟹上,体现出的是螃蟹的价值。稻草还是同一根稻草,只是选择的平台不一样,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人生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不一样。

关公,是中华民族忠义精神的代表,是儒释道教、朝廷民间共尊的至圣至尊神明,其影响力遍及全球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帝庙,就有关公信仰。

关公由一员武将成为中华武圣,关圣帝君,其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对于刘备、对于汉室的忠义精神,这也是关公由人到神嬗变的主要因素。

关羽出身贫寒,只是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的草根阶层。少年时,关羽勤学文武艺,立志匡扶汉室,扶红日、正人心。十九岁时,关羽辞别父母、妻子和刚满一岁的幼子关平,到府城拜谒地方官,想要报效国家,但遭拒绝。回家途中,因为打抱不平,见义勇为,杀了恶霸,逃难江湖,五六年间,并无建树。

直到涿州,与刘备、张飞相遇,大家志趣相投,“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从此追随刘备,忠心耿耿,矢志不移

此时的刘备,没实力,没财力,没名气,没根据地,官卑职小,多次被敌军打败,妻子家属两次被俘,只能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关羽依然不忘初心,坚定地追随着刘备

真正的考验关羽对刘备忠心程度的是在建安五年(200),曹操对关羽的恩遇笼络。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曹操素来仰慕关羽忠义神勇的为人,在关羽进曹营期间,对关羽封官拜爵,赏赐有加。关羽都没有为之心动。

曹操“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指示张辽:“卿试以情问之”。张辽以此问关羽,关羽叹曰:“吾深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白马之战,关羽斩了颜良,报曹操恩遇,完成许诺,毅然挂印封金,拜书告辞,投奔刘备而去

宋代唐庚赞赏说:“关羽为曹公所厚,而终不忘其君,可以贤矣。然战国之士亦能之”。而关羽“必欲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封还所赐,拜书告辞而去,进退去就,雍容可观”。这是“战国之士”所做不到的。

关羽放弃曹操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一心追随刘备,从历史验证来看无疑是正确明智的选择,关羽也因刘备的忠诚,而成为中华民族忠义敬奉的化身,成为后世忠臣良将的效仿榜样

关羽为何死心塌地追随刘备?这其中,既有关羽自身深明春秋,忠肝义胆,忠义信义的性格因素,也有对刘备个人品德的认可和尊敬,让关羽看到了刘备平台的未来发展前景。

刘备创业基础不及曹操、孙权,完全是白手起家,根基薄弱。但刘备为人仁义宽厚,重情重义,“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刘备少年时,师事同郡大儒卢植。卢植是位品格高尚,学识渊博,忠义为怀的儒者。《后汉书·卢植传》赞其:“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则卢公之心可知矣。……君子之于忠义,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意思是说,卢植身处乱世,无论遇到任何情形,都没有违背忠义节操。

刘备有幸拜在卢植这样一位品德、才学俱优的名儒门下,受到儒家仁德、忠义思想教诲、熏陶,对刘备一生的人格养成影响颇深。

刘备在公孙瓒手下担任平原国相时,对外打击盗匪,对内施行良政,礼贤下士,与民同席相坐,同桌吃饭,民心归附。郡人刘平不服刘备,派遣刺客刺杀刘备。刘备并不知情,对“到访”的刺客彬彬有礼,礼遇甚厚,刺客大受感动,不忍出手,坦露实情而后离去。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之名进攻徐州,徐州牧陶谦向刘备求救,当时刘备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面对曹操装备精良的大军压境,刘备此行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但刘备依然慷慨前往,不顾自身安危阻击曹操。曹操因吕布偷袭许昌而撤兵,徐州保住了,刘备仁义之名也为天下诸侯所熟知。

兴平元年(194年),陶谦病危,临终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陶谦死后,麋竺率州人迎刘备为州牧。

建安五年(200年)春,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投奔袁绍,袁绍遣将道路奉迎,自身离开邺城200里迎接,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正是对刘备义助徐州的高度评价。

《魏书》曰:“备归绍,绍父子倾心敬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琮投降。刘备屯兵樊城,不知曹军突然杀到,到了宛城才知道状况,随即率军离开。过襄阳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杀刘琮,占领荆州,刘备说:“刘荆州(刘表)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刘备于城外喊话刘琮,刘琮恐惧不敢应答,刘琮部属及荆州人士多投靠刘备。到达当阳时,刘备携带的百姓多达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每天只行进十多里。有人劝刘备丢下百姓,独自逃走。刘备说:“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曹操派遣曹纯率虎豹骑追击刘备军,在当阳长坂坡击溃刘备,俘获刘备两个女儿,大量百姓及辎重,刘备仅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对此评价说:“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意思是说,先主刘备虽然颠沛流离历经艰险,但依然坚守忠义信义的品德;虽然形势紧迫事态危急,但所言所行合乎正道不失道义仁义。缅怀刘表对自己的恩遇,其情足以感动三军。不忍抛弃倾心追求的士人、百姓,甘愿与他们共同接受失败的命运。他最终能够成就大业,鼎足三分,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赤壁之战后,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给刘备。刘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江表传》)

刘备携民渡江,虽然大败于曹操,却收获了超高的政治影响力,荆襄人士敬服刘备,倾心投靠,蜀汉政权中的重臣,谋士如诸葛亮、庞统、蒋琬、费祎等,名臣如伊籍、廖化、马良、杨颙、习祯等,猛将魏延、黄忠、霍峻、李严等,都成为辅佐刘备建立功业的人才保障。

刘备能够草根逆袭,白手起家,靠的是仁义宽厚的德行和知人善任的才能。刘备以宽待人,以仁服人,以忠用人,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事业的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

正如刘备自己所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以操反,事乃可成耳。”

对此,傅干评价说:“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众人死力。”陈寿评价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刘邦)之风,英雄之器焉。”

关羽在涿州与刘备相遇相识后,忠心追随,矢志不渝,正是因为与刘备在志兴汉室,为人处事,人格操守,价值观念,道义追求上的志趣相投,三观相近。

关羽深明春秋义理,尚贤重贤,辨忠奸善恶独具慧眼。北宋大儒程颐说:“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

关羽追随刘备,是其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其志兴汉室、匡时济世的人生志向,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其正直坦荡、光明磊落的人格特质,其清白耿介、浩气凛然的道德情操,都因追随刘备、志兴汉室得到了最大化的价值彰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羽“辞曹归刘”,这就是忠义的化身
历史的尘埃——三国随侃之关公
误读千年的传奇:千里走单骑的不是关羽,而是这个老将!
关羽如何成为忠义象征
刘备的人格魅力为什么会那么强大?
[历史揭秘]关羽降曹,并非为了救护皇嫂,而是另有隐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