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作赏析 | 书法不止于技

有人以为,书法学习的关键是多写,只要多写了,书法就一定会练好,其实不然。

书法从来都不止于“技”,学会赏析书法经典,同样是学习书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01
推荐理由

当书友们有了一定基础后,会发现长期练习固有的一种字体会进入“审美倦怠期”,逐渐发觉以往认为好看的字好像少了点什么,似乎有点过于板正了。

 

这个时候学学其他书体,例如魏晋小楷,便会发现楷书原来还可以写出别样的风情。

谈到书法,钟王的崛起,可以说是促使中国书法艺术达到了第一个高峰的标志。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既适合软笔又适合硬笔学习的经典之一——钟繇小楷。

02
楷书鼻祖——钟繇

他是一个得知关羽兵败受伤,能高兴得能写下一篇文章庆祝的男人。

他是一个在官场最会站队的政治家,三次站队,成就三个皇帝两个王朝。

钟繇字元常,别名钟太尉、钟太傅。汉末-三国豫州(今河南)人。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

“楷书鼻祖”之称,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著有小楷代表作:《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调元表》《力命表》

张怀瓘《书断》说:“元常真书绝世,乃过于师,剐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由于篇幅原因,今天我们来简单的看看钟繇小楷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宣示表》。

 

《宣示表》宋代刻帖原石

 

《宣示表》拓片

此帖用笔刚柔相济,拙劲内藏,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取势圆扁虚和,笔法隶意殆尽,质朴浑厚,是楷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03
《宣示表》对书写的启示

《宣示表》梁武帝萧衍称其“势巧形密,胜于自运”,学习楷书以其为范本,可以从中获得诸多启示。

《宣示表》拓片局部

1.楷书重视基本点画,更重视字形结构。写好基本点画,旨在为楷书结构服务。

楷书结构旨在要把各个基本点画和偏旁部首,组合在理想的位置上,使其能够组合成“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情有义、有理有法”的生命单位。

从而使汉字达到“端庄、沉着、匀称、姿态生动”的最高境界。

2.通篇作品的格调,必须保持和谐和统一。

唐孙过庭《书谱》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其形各异”和“为体互乖”,指的是书写的形式一定要多样,但用笔的笔调一定要统一,要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之间,来求得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

3.点画有位置,结构要安排。以白计黑,以黑计白,楷书结构最忌形神皆散。

故而,作楷之法最讲究的是“笔断而意连,形独而气贯”。楷书虽然重在以点画为形质,但却以使转为性情。

4.楷书讲平正,于平正中有姿态。楷书贵在有姿态,险绝的姿态能令人回味无穷,有百看不厌的艺术效果。

如果只是能把每个字都写得四平八稳,匀称精到,大小一律,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的,其实就整体而言只是淡而无味、缺少个性的。

正如宋人姜夔在《续书谱》中说:“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

5.把握笔势,方有神采。何谓笔势?点画合乎情理的走向和运行轨迹就是笔势。

蒋衡在《拙存堂题跋》中说:“夫书必先意足,一气旋转,无论真草,自然灵动,若逐笔安顿,虽工必呆。”

因此,初学的书友们需要注意和研究笔顺,书法家们为了书写便捷,常常会自行设计出特定的笔势走向和运行轨迹,在笔顺的处理上,偶尔与语文教学中的笔顺略有差异。

好的,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

希望有基础的书友可以尝试临临《宣示表》,或许你也能从中收获属于你的启示和灵感。

04
写在最后:书法不止于技

古人认为学习书法,“天分第一,识广第二,多写次之”。但是往往书友初期只注重“多写”,认为写多了字自然也就漂亮了。

当然多写一点字,在学习书法的第一阶段是必需的。但是,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缺少“天分”和“识广”也是万万不行的。

“天分”,是指先天所有的灵性和后天的造化。“识广”,是指书友的学养和境界。学会欣赏经典书法作品有助于提升后天的天分和书友的学养及境界。

宋代黄庭坚《论书》中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学习书法又不想成为一个俗人,不想变成字匠的话,就可以在书法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中不断汲取养分。

END

部分图片来源 | 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笔势:写字是一笔一画由局部到整体,但点画之间充满动势
《书谱》解说
孙过庭书谱释文
孙过庭《书谱》草书欣赏
王宠小楷浅析
《圣教序》赏析(美术书法知识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