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71岁才中进士,却写了一首大唐最苍凉悲壮的诗,经典度不输杜甫
userphoto

2023.09.27 天津

关注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在唐朝晚期,一个身穿褴褛青布蓝衫的诗人,名叫曹松,以一匹心爱的小毛驴为伴,生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面容布满岁月的沧桑,疲惫而坚韧。

曹松的一生充满了跋山涉水的奔波。他不断行走于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似乎一辈子都在寻找着什么,直到古稀之年仍未停歇。他的生活充斥着为生计而劳碌、为梦想而读书写诗的艰辛。

然而,在他晚年,也就是公元901年,也就是唐昭宗天复元年,曹松终于迎来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考取了大唐的进士,尽管已经年过七旬。

曹松虽然在白首皓髯之年中了进士,但他并非追求官职与功名的人。在成为进士后,他担任了校书郎和秘书省正字,但遗憾的是,他的官职只维持了两年,于公元903年辞世。然而,对于曹松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幸事。

公元904年,朱温兴兵造反,推翻了唐昭帝的统治。不久之后,朱温称帝,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曹松去世后,他的诗集《曹梦征诗集》流传了下来,其中有着140首诗歌。其中,他的《己亥岁》最为著名: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首诗写于公元879年,以当年的干支“己亥”为题。诗人在其中以委婉曲折的方式描绘了战火席卷大江南北的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的烟云和浩劫。他用“生民何计乐樵苏”一句,反讽了战乱时期老百姓艰难的生活,把基本的生计都变成了一种奢侈。

曹松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因为他自己也经历了生活的坎坷,游荡于山林,辗转为幕僚,四处漂泊。他明白人生百味,体验了各种生活的艰辛。在战乱中,战争带给人民的只有苦难,而这种苦难是何等的深重。他在诗中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谴责那些因杀戮而功成名就的人,呼吁人们不要谈论他们的荣华富贵,因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万人鲜血之上的。

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句子中,他通过对比“一”与“万”、“成”与“枯”的字眼,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现实。这句话深刻而有力地警示着战争的可怕和无情。正如古人所言,“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中无辜百姓的苦难永远是令人心碎的景象。

曹松的这首诗具有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本质,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这首诗自流传以来,一直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推崇,使得曹松成为了千古留名的著名诗人。这也告诉我们,战争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苦难和痛苦,值得我们深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不太出名的晚唐诗人,写了首千古绝句,道尽封建战争的实质
71岁才中进士的他一首诗直逼杜甫,令人拍案叫绝,至今警醒世人
唐诗编年极简史:这21首名作,写进了大唐王朝289年
此人70多岁才中进士,写下大唐最出名的战争诗,令人拍案叫绝
70多岁才中进士,写下大唐最血腥的一首诗,最后7字人尽皆知
落魄诗人73岁才中进士,凭一首诗,道破古今社会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