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增智11---读孔子《论语》有关章节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学而有何乐”

    读书增智11---读孔子《论语》有关章节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的儒家经典。自西汉以来,论语所表述的孔子学説,迅速扩展,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今天选学两篇,让我们慢慢来领略先哲的风范愿和朋友们共勉。

     一,先圣的自我解剖

    这是《论语》第二章《为政》中的一段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孔子是七十二岁去世的。他用很简单的几句话,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也相当的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副生活的重担,可以説他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

     他説,十五岁的时候他就立志做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艰苦的磨练,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做人立志,做人处事的道理已经确定不变了,人的一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不确定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只是对形而下人生的经验。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的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説。自己听了也不动心,骂也好夸也好心里很平静。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下面还有一句“不逾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出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这句话也同于形而上的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没有办法去实验的,就是军事和政治,因为这两个东西包罗万象,变动不居,孔子的这段理论,就是暗示一般从政者,本身的修养以及做人做事的艰难,并不简单,要在实践中慢慢去体会。从孔子的言论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不管为政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积累,而人生经验的积累就是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所谓“人情”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提着几瓶好酒好烟,前街送到后巷,左邻送到右舍,在外面送来送去的转了个把月,説不定那天又转回了自己家里。这只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

     所谓“世故”就是要透彻的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懂得事,这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现在却有人把“世故”看作是滑头,把“人情”当做拍马屁巴结的代用词,这就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全搞错了。

     二,学而有何乐

   这是《论语》第一章“学而”第一篇中的第一段原文如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连起来,照字面的意思看,凡是中国人,男女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注解,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亦説乎”,“説”是高兴地那个“悦”字,就是説很高兴的。不然,实际情况是:凡念书的学童没有不厌烦的,因为学习是一件既枯燥刻苦的事情,谁还去高兴呢?“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是通非通,为什么?过去凡是公务人员,靠薪水吃饭,“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个月”,遇上工资开不出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还能高兴起来?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不怨恨,没有发泻出来。在内心中有厌烦,厌恶,讨厌,怨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心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这才算君子。不可能的,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不起我,我不打你,不骂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践证明能做到这种修养的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事实上不是这回事,等到你真正了解了夫子的原意,你就知道孔子是圣人,一点都没错。这里要理解三个重点;

      1,随时随地的见习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只有把孔子的思想你全部了解了,你才知道什么叫“学问。”普通的一般説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积累丰富;那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才叫学问。

     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中善于总结得来,从做人做事中去体会。这个修养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课堂。“学问”就是这个道理,随时随地的见习,反省,体验就是学问。开始不容易,慢慢习惯了,有了进步,就会“不亦悦乎”而高兴了。譬如;有时看你到一个朋友或者亲人要做一件事,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劝他;“不可以做啊!做了你会后悔的。”但他不听,你心里很难过,最后事实证明你预先説对了,他碰了钉子,你替他很惋惜。这时你对于自己认识的道理,也会更进一层得到会心的微笑---“説”,不是哈哈大笑。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重点是;随时随地的“时”和“习”。

      2,享受寂寞孤独

      第二句“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説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为学问而学问,就要准备一生忍受寂寞和孤独。

     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人了解你,但是孔子説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説“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在为大家,在为千秋万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孤独难受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不一定来之外国或其他距离很远的地方。《论语》的“远”意思是形容知己之难得。我们有句老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任何人做了一辈子的人,包括你的妻子,儿女,父母在内,可不一定是你的知己,了解你的一切,理解你的一切,所以人能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一个人轰轰烈烈做了一辈子人,不见得能得一知己,完全能了解你,尤其做学问的人,所以他才感叹的説“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个人在远方,“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时才抬头的。董仲舒弘扬儒家,司马迁在《史记》里非常赞扬孔夫子,这个时间相隔了多远,这五百年孔子是非常寂寞孤独的,这样理解你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谁来了解你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説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人了解也“不愠”。“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受到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这是一般人的心态,有人连天都埋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尤人,就会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目的?为什么我这次没成功?是自己的学问,修养,方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从自身来找失败的原因,并不怨天尤人埋怨外在的客观因素。这种心理才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才够得上君子。

     把三句话的意义连起来,説明读书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是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中间一句“不亦乐乎”。明代有一个叫陈眉公的曾説;“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与众乐乐?曰:此种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就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第一句 讲的是 学问修养的境界 君子修身的标准
论语偏得
《论语》开篇这三句话,人生应尽量做到。
《论语》第一句,足够我们一辈子学习
【论语】误导与悟读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