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冲刺最后一个月

(1936)

冲刺最后一个月

因为疫情的卷土重来,又一次打断了学校中招备考的节奏。再一次走进校园,倒计时牌上显示的数字已经变成“36”。虽然我们的一轮复习已经草草收尾,虽然我们已经快节奏进入了周周练阶段,虽然我们难保质量的网课也从未中断,但是,在这最后的一个月之内,我们如何才能打出一套完美的组合拳,在不断的刷题考练中,练出一个好成绩。

这是一届最有意义的毕业班,三年抗疫,三年时不时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更替,让很多学生的学业基础都出现了根基不牢的问题。概念模糊不清,原理不求甚解,能力参差不齐。造成的结果是难题不会做,中等题没方法,基础题写不全。也正因为此,虽然仅剩一月时间,但是紧扣考点重点,加强基础训练仍是正道。也就是说,最后一个月里,我们要敢于舍弃,在坚持定量训练的基础上,也要努力形成定型的套路,争取在反复与高强度的训练中继续保持住一中的荣耀。

一是要不求面面俱到,敢于舍弃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认真研究考纲和历年真题,对不考题型的题、难度过大的题、甚至大概率不会考的冷偏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或减量训练。同时,还要求我们的老师认真精选训练题,让一些不合河南中考思路的复习资料以及过多重复性的联系退出课堂,力争为学生挤出更多有效的时间备战中考。

再者,为真正落实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老师还应认真研究学情,为不同学生布置更多和自己知识水平相适应的课外练习,使他们既能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又有体会到成就感。例如对于中等学生,可以把资料中的太简单的划去,把太难的综合性题也划去,重点就做基础题。一则河南中招试题的难度系数本身就不高,二则当基础题都熟练之后,一些所谓的难题也顺理成章变得并不那么难。切忌贪多嚼不烂,既没有捡到芝麻,也丢了西瓜。

另外,珍惜每次考试或真题训练。对试卷中暴露的问题,既不要回避,也不要灰心。根据自己的实力,明白是自己的得分项,那些是自己的争分项,哪些是自己的撞分项。最忌讳好高鹜远,眼高手低。

二是让定量训练发挥最大效益

从本周开始,年级每周将组织一到两套的真题考试及训练。除此之外,每名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周末,做若干学科的限时练。

对于每一套卷子,首先从答题到态度都要向正式考试一样重视。第二,要重点关注答题不完整、做错以及不会做的题。在老师评讲之前,必须独立再做一遍,或者在查阅资料、询问同学的基础上再做一遍。第三,对比老师的评讲,反思自己出错的原因,并理清正确的做题思路。第四,整理错题本,再找些二至三道同类型题训练,避免以后二次出错。

三是定型训练补弱项

中招考试中,不同科目的一分是等值的。这时候,对于不同的学科来讲,同学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弱势学科上,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弱势学科提高一分要比优势学科提高一分会更容易些。

对于同一学科而言,同学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要多强化一些自己易丢分类型的题目训练。比如我们物理学科,选择题的最后两个双选题,以及作图题等,仔细研究,这两类题的常考题的指向性实际上比较集中,他的题目涉及内容、解题方法、易丢分点等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认真选一些同种题多做训练,在练习中积累方法和技巧,并把总结的经验再在下一个练习中进行检验。如此反复进行同种类型题定型训练的目的,就是悟方法,熟题路,补弱项,使自己在冲刺的最后几米再多一点胜利的信心。

总之,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我们既要点面结合,有重点,有知识的覆盖面,又要实战与巧干并举,找到考感、题感,找到精准致富的各自法门。

最后一个月,精练+巧练=好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会诊”初三月考失分点软肋“变身”得分点
家长和老师怎样操作“舍得法”
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抓基础比提前学更管用
最全最详细的数学教学技巧,送给所有的数学老师
为什么不主张学生多做题、早做题?
初三后期备考策略与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