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写文的困惑

最近在业余时间里读了一些中外名著,还有一些现代作家写的脍炙人口的小说。我发现除了那些专门写短篇小说或微小说的作家,如契柯夫、欧亨利、芥川龙之介外,名气越大的作品,越会长篇累牍地描述故事发生的场景环境。

比如,年代比较久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书中每有一个新场景,作者就要事无巨细地从门框上的花纹颜色说到天花板上壁画中圣母的衣着。从墙边的椅子说到餐桌上的刀叉。几乎要花上3-4页的篇幅来描绘这个场景的细节。然后最后才用一小段文字说主角正在里面干了啥,接下来要去干啥。

还有,现代贾先生的小说《暂坐》也是如此。书里人物多,场景多,整本书主要是在讲人物在哪里,那里的布置,人物说了什么,吃了什么,但是故事情节很少。

文学家们的文笔水平固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我私以为这些景物的描述并不能对书中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最多能给翻拍名著的导演们多些布景的参考。那为什么不能省去呢?

我个人比较喜欢紧凑朴实的小说,最好是用一小段文字交代背景,接着直入主题介绍人物,然后展开情节,一步一步走入高潮,然后利落收尾,让人读完意犹未尽。全文最好不要有一句多余的交代或对话。让我的思维可以聚焦在情节上。我自己也是在不断训练自己达成这个写文标准。

但是,纵观文坛,喜欢描述环境的作家往往比写短篇的作家名气大。我不明白是不是普世的品味都是喜欢这类著作,只有我例外。还是说我个人的欣赏层次过低,无法理解这种著作的妙处?

这就是我个人对于写文的一大困惑,希望有明白人能帮忙解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中考名著题荟萃
初中名著阅读与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你真的会读中考名著吗?初中必读名著刷题训练已上线!
新手写文必看干货:小说人物视角转换
小说描写四忌 [和讯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