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小”是个“家”——记方家胡同小学微信群

有个叫“方小”的微信群,是由方家胡同小学63届六(4)班的20多名同学和3位班主任老师组成的,大家都把这个“群”当作共同的“家”。这个“家”的成员,从毕业时的一拨少男少女(老师们当年也都非常年轻)到现在,已将近一个甲子,都是年逾古稀的老头老太太了。如果从2005年一些同学自发地重新吹响“集结号”算起,一晃也17年了。在微信群这个“新居”里,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回首往事,相帮互助,增进友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960年洪桂茹老师与我们班的部分男生在方小校园内合影。


说起“方小”群的由来,得特别感谢关玉臣同学,他从黑龙江返京后,锐意进取,事业有成,是建“家”的发起人。经过他和几位骨干同学的共同努力,这个“家”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家”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大家都亲切地把关玉臣称作“大关”,这可不是因为他的个头有多高,而是出于对他创建、建设这个“家”的高度认可。可以说,如果没有大关,就不确定会不会有这个“家”,即使有,也不确定能不能从2005年一直维系到现在。

当年的同学从方小毕业后,分散到不同的中学。初中毕业后,有的参军入伍,有的进了工厂,绝大多数同学成了“上山下乡”的老知青,天各一方,杳无音信,事实上已经失联了(还有的同学已经定居外地甚至移居海外)。那么多年之后,能够把大家一个一个地找到,重归当年的班集体,再叙“发小无猜”的纯真友情,谈何容易!3位女班主任老师的“加盟”更让大家喜出望外。洪桂茹老师是我们三年级和六年级的两任班主任,正是洪老师,亲手把我们送进了中学。冯兰惠老师是我们的二年级班主任,郭魁杰老师是我们的五年级班主任,都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劳和汗水。3位老师虽然年事已高,看上去都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跟同学们在一起,外人甚至很难把老师和同学区分开来。从1963年到现在,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有机会当面向3位老师表达感恩之情,实在令人欣慰!

这个“家”每年都要开展一些活动(疫情期间除外),闫丰是大家公认的“大总管”,他和当年班里的少先队大队长叶琳,是每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召集人。首先是物色聚会地点,由于参加活动的都是老人,他们在组织活动前,都要做出缜密安排,以确保活动能够平安顺利地进行。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除了市区和京郊的“半日游”或“一日游”,还“组团”到外地旅游,其中尤其是2010 年的津门游和 2014 年的庐山游,最为大家津津乐道。

更具意味的是 2017 年 11 月的“寻根”活动。大家先到阔别了 54 年的母校方家胡同小学参观,然后出胡同东口向北转到成贤街,参观了孔庙和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首都图书馆当年就设在这,同学们都有过在这里借书、阅览的经历)。大家再沿着新改造的雍和宫大街由北向南,几乎每个路段,都能找到同学们的“旧居”,每当经过谁家的院门时,都会驻足片刻,争相聊几句有趣的往事,儿时的记忆顿时就鲜活起来。

方家胡同小学 循郡王府


方家胡同小学校史馆

老同学们在方家胡同小学校史馆合影留念

方小校园内仿建的原京师图书馆正门。

那么,这个“家”究竟组织过多少次活动呢?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的,恐怕只有记忆力超强的梁友琪了,不过她也并不全靠记忆,还有文字记录呐。她是参加活动最多的同学之一,即使偶尔没有参加,也不妨碍她记下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数和每个人的姓名,活动的大致情况,大关给大家赠送了什么纪念品,以及老师和同学之间互相赠送了什么礼物等等,这些都被她账本似的一笔一笔地“记录在案”。据梁友琪的不完全统计,十几年来,方小群的活动竟达近30次之多(平均一年两次)。这样的密度着实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方小”群大家公认的三大员。左“大关”,中“闫总”,右“叶队”。

2022年9月17日在马凯餐厅聚会。
2018年4月21日在北新桥烤肉宛聚会,同时为洪老师庆贺生日。
2011年1月22日,大家到洪老师家和附近的一家餐馆聚会(冯老师和郭老师是第一次“加盟”)。合影中前排四位坐者左起依此为冯兰惠老师、郭魁杰老师、洪桂茹老师和本文作者。
在这次聚会中,关玉臣同学与洪老师等三位班主任老师亲切交谈。

每次聚会都有一个环节,就是大关向每一位老师和同学赠送一份别出心裁、自创自制的精美纪念品。还有一个环节,大家在敬酒前,都要轮流致辞,每一个人讲完之后,现场都会响起一阵掌声。张英励、李家玮的歌唱得最好,通常是聚会的保留节目,而其他同学的即兴演唱,同样会博得大家的喝彩。尽管手机的摄影和录像功能,已经让每个同学都有“露一手”的机会,但李家玮的“抓拍”仍旧是不可替代的,他几乎每一次活动都到场,给大家留下了数不清的精彩瞬间。他还精选所拍的照片,通过网络传送给大家,有了微信后,又编辑制作成“美篇”,与大家共享。刘千钧也是抓拍高手,他还擅长风光摄影,所拍的图片绝对具有专业水平。他对摄影器材也颇有心得,有时还动手自制,以更符合自己的拍摄需要。他拍的一组组美图,源源不断地挂到“方小”的微信群里,供大家分享。总之,增进友谊和传递温暖,永远是“方小”这个“家”的主旋律。

方小的老师和同学都有各自“被联系上”的故事。我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入伙”的。2009 年 8 月,我刊登在《北京晚报》的一篇怀念内蒙古草原已故插友的文章,被关玉臣看到,他便向闫丰提及此事。闫丰于是通过晚报刊登我文章的版面编辑,找到我的联系电话。当时我正以记者的身份,在南京的一家企业采访,忽然听到手机的铃声响了,那头是一个陌生的声音,他直截了当地问:“您是叫陶小康吗?”我答:“是啊,您是哪位?” 他接着又问:“那您是方小 63 届六(4)班的吗?”我说:“是啊!”当他告诉我他叫闫丰时,一切都了然了。我就这样成了方小群中的一员。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没有写那篇文章,如果大关不是晩报的忠实读者,如果那一期报纸或那个版面他漏看了,如果他没有关注那篇文章的署名,我或许就

会失去与老师和同学重逢的机会。

说到这,该说说方小了。方小所在的方家胡同东起雍和宫大街,西止安定门内大街,呈东西走向。方小校址就位于方家胡同中段路北,其东边与当年京师第一图书馆旧址(今已不存)相邻,蔡元培和鲁迅先生都参与了该馆的建馆事宜。不管是出方家胡同的东口还是西口,都有一些“大名头”的去处,比如雍和宫、国子监、孔庙、地坛公园等。我们上学那会,老北京的城门和城墙还在,安定门、东直门都是我们够得着的地方,尤其是男同学,夏天钻进城门洞里别提多凉快了,爬城墙要是不觉得过瘾就见鬼了,到护城河边上捞鱼虫,上地坛公园放风筝,这些“淘气”的往事要是在睡梦中出现,准能让我们笑出声来。

1913年10月,广化寺京师图书馆闭馆。1915年6月,教育部议定位于方家胡同的原国子监南学旧址为京师图书馆新址。

方小始建于1906年(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其前身是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后名北平国民第十七小学),是当时京城为数不多的公办小学之一。年轻的老舍先生曾于1918年至1920年间在这里当过校长,他以新思想指导办学,实行特长施教,开启了关心国事、刻苦学习的良好校风。当年老舍先生所倡导的治校理念,已经演化为今天“发扬老舍精神,做真、善、美的人”的校训。在方小迎来百年校庆之际,还成立了“老舍京味文学小会馆”。一进方小校门,就可以看到一尊老舍先生的雕像,脖子上系着一条红领巾,成为方小的独特景观。

2017年11月返校,闫丰同学在曾任方小校长的老舍先生雕像前留影。

我们上学时的老校园非常古朴,尽管现在已被翻建为整齐划一的新校舍,仍是方小的主体部分,成为方小以教学为主的西区。前些年,校区向东扩展,将清朝循郡王府旧址的一部分划进来,辟为方小的东区,古香古色的院落中有两株老白玉兰树和几株西府海棠,依然枝叶繁茂,分外讨人喜欢。学校还在院落的正房建了校史陈列室,展示方小的百年风采。

1958年方家胡同小学欢送教师退休留影

一排左一何老师(一年级班主任),左二冯兰惠(二年级班主任),左三舒靓霞(音乐课老师);二排左一王老师(自然课老师);三排左四魏正(校长);四排左二许老师(四年级班主任),左三高老师(地理、大字课老师)。

1961年9月14日东城区方家胡同小学全体教工欢送舒靓霞老师留影

一排左三教导主任,左四党支部书记,左五舒靓霞(音乐课老师),左六魏正(校长),左七王老师(自然课老师);三排左一冯兰惠(二年级班主任),四排左三武占文(体育老师),左四洪桂茹(三年级、六年级班主任),左六许老师(四年级班主任),左七李德富(五年级上半学期班主任)。

我们上学那会,由于学生多,教室少,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实行二部制(两班倒)。一间教室两个班合用,这个班上午上课,那个班下午上课,隔一段时间再调换。为此,每个班都成立了课外学习小组,家住得比较近的同学编为一组(人数不等),每个组都有组长和副组长,每天半日上课,另外半天各学习小组就到住房稍微宽敞些、家里有成年人的同学家中,一起做作业、复习功课。学习小组通常都由同学自行管理,这就给了大家“调皮”的机会,经常是匆匆忙忙地做完作业,然后就尽情地玩耍。如今回想起来,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有人说,“老三届”是理想主义的一代。我们都记得,上六年级时,我们教室的墙壁上就挂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我敢说,班里的每个同学,都能把这段话倒背如流。还有一次,老师出了个作文题《我的理想》,之后还就这次作文进行了讲评,就像开了一个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班会。发言相当踊跃,想当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教师和解放军,说什么的都有。没想到老师并没有一味地夸奖他们,反而特意表扬了几个想当工人和农民的同学。

方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那些年,方小的合唱队和舞蹈队经常在区级或市级比赛中获奖,一些少年运动队参加多项体育比赛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一个高年级同学甚至以一幅《校园的一角》的水彩画,获得了国际儿童绘画比赛(记得是在法国举行)的大奖,每当这时,学校都要向全校师生通报,对获奖者给予表扬和奖励,鼓励大家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

照片是1959年东城区少年之家(在车辇店胡同)木偶小组同学们的合影。后排中穿深色衣服者是我们班的佟金丽同学,第二排右二蹲着的同学是张英励。

说到学习,同学中“死读书”、“读死书”的比较少。拿课间活动来说,下课的电铃一响(赶上停电,上课和下课就得靠校工赵大爷的手摇铃来报时),一些同学就冲出教室,去抢占室外的乒乓球台(那时受容国团和庄则栋相继获得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影响,形成了全社会的乒乓球热),最先跑到水泥球台前的两个同学,上来就挥拍开打,第三个赶到的报一声“直接”,再后面的报一声“间接”,因为课间只有10分钟,为了能让更多的同学打上球,采用6分制,输的一方下,换“直接”的上,再有输的,再换“间接”的上。此外,撞拐子是男生常见的游戏,拽包男女生都能参加,跳皮筋就是女生的专项了,好静的女生就在教室里玩玩歘羊拐什么的。

那时同学们大都喜欢上体育课,主要也是冲着“好玩”。“德、智、体全面发展”,那可不是挂在嘴头上的。群里的同学当中,有几任的班长和课代表,有少先队的“三道杠”、“两道杠”和“一道杠”。每年的方小毕业生,考上名校的不在少数,当年的女二中(现在的东直门中学)可是北京市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校址就在方小东边的循郡王府,方小学友中(仅指女生),有不少就是这边出了方小的门,那边就进了女二中的门。我们班的崔宁一和张英励,分别考上了五中和师大女附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年的小“学霸”。崔宁一还记得,小学升初中的那次考试,考场就设在我们六(4)班的教室里。正逢暑天,酷热难当,为了能让同学们集中精力考试,学校的校工用平板车拉来了一些大冰块,堆放在教室的后面,给同学们降温。类似这样的“关爱”,在校园中屡见不鲜。

洪桂茹老师担任我们三年级班主任那年,刚刚参加工作,就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一门心思扑在我们这些孩子身上。她带着我们就像一个大姐姐带着一群小弟弟、小妹妹。那年正赶上共和国十年大庆,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的北京火车站刚刚落成,还未启用,洪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参观,并提示我们,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多到外面走走,增长社会知识。这些教诲让我们受益终身。

我是上二年时从外地来北京的,进入方小这个班较晚,不太合群,上三年级了还没有入队,洪老师帮助我的方式挺特别,一天放学后,她带着我和崔宁一去了一趟新华书店,自掏腰包给我们买书,忘了给崔宁一买的什么书了,送给我的两本书,一本是《列宁的故事》,另一本是《铁道游击队的小队员》。她还跟我们说,除了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该多看些课外书,写作文的时候头脑就不会觉得空洞了。洪老师“宠”我的这一幕,一直让我暖心到现在。我进群后,第一次见到洪老师,想不好带什么见师礼,就给她带去了我写的几本少儿读物。没想到洪老师竟然每一本都看了,还看得非常认真,再次见面时还跟我聊起了书中的一些情节,并不时地评论几句。这多像她当年给学生判作业啊,这是在给我打分呢!多少年后我才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洪老师那会参加工作不久,工资微薄,她有一次从方小去南城的友谊医院看眼疾,为了省几毛钱乘车费,竟然徒步往返,走了三十多里路,可她为了给我们买书却没有片刻迟疑,我此刻记下这件事的时候,眼睛已经湿润了。

如今,我们只要打开微信,都会下意识地先到“方小”群里转转,跟大家照个面,听听大家又说了些什么,看看谁又原创或转发了什么好帖,要是哪位老师和同学的生日到了,大家都必要送上自己的那一份祝福。我们真的离不开这个“家”了,并且对这个“家”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完稿于2022年9月19日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活过去了
写给2021届蚂蚁班的孩子们!
西便门小学---童年的乐园
小学作文技巧—人物描写习作-我的班主任老师
小学轶事---入队、打抱不平
象鼻子中坑小学••(1)我的小学我的班~69届6.二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