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说三国》之一百零四:晋武帝决心灭吴

泰始十年(公元274年)七月,吴大司马陆抗生病,上疏说:“西陵、建平是国家的屏障,既处长江上流,又两面与敌境相邻。若敌人泛舟顺流而下,星奔电驰,等不到其他郡救援就覆灭了。这是国家安危的关键,不只是边境受侵的小祸。臣父陆逊曾上书说:'西陵是国家的西门,虽说易守,也易失去。如果守不住,就不只是失去一个郡,连荆州都不是吴国的了。如果有危险,应该动用全国的力量去争夺。’臣先前请求屯精兵三万,但主管官员遵循常规,不肯派兵。自从步阐事件以后,兵力益加损耗。今臣所统领千里的地方,对外要抵御强敌,对内要安抚各蛮族,上下只有几万人,早已疲惫不堪,难以应付突变。臣愚昧,认为诸王还年幼,不必使用兵马以妨碍要务;又黄门宦官设点招募,使逃避兵役的人进入黄门。请求下特诏审查,将符合当兵的清理出来,补充到边境受敌的地方,使臣统领的军队满八万。集中力量,加强防御,也许可以避免不测。如不这样,实在担忧啊!臣死之后,请求特别关注西方边境。”陆抗去世后,吴主派陆抗的五个儿子陆晏、陆景、陆玄、陆机、陆云分别统领陆抗的军队,不提增兵的事。

咸宁二年(公元226年)吴征南将军羊祜上疏请求讨伐吴国,说:“蜀汉平定之时,天下人都说应当一并灭吴,到现在已有十三年了。今长江、淮河的险恶不如剑阁,孙皓的残暴胜过刘禅,吴人的困苦超过巴、蜀,而大晋的兵力盛过往时,应乘此时平定吴国,统一四海。若令梁、益州军队水陆并下,荆、楚军队进临江陵,平南、豫州军队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州军队合兵秣陵。吴国凭一隅之地,抵御天下的军队,必然兵力分散,处处告急。孙皓任意妄为,猜忌臣下,将领受疑于朝廷,士卒困顿于原野,平常就想离去,大军临近,必有人响应,不肯齐力拼命。吴人只有水战的优势,一旦进入国境,则长江就保不住,只有奔城池,去长入短,就不是我军的对手了。我军深入敌境,人人有拼死之心;吴人顾家,各自有离散之意,如此,不用多少时间,就可平定吴国了。”晋武帝深深赞同,但是遭到群臣的反对,只有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武帝意见相同。事情又搁置下来。两年以后,羊祜去世。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四月,吴桂林太守修允去世,督将郭马、何典、王族等乘机聚众反叛,杀死广州督虞授、南海太守刘略,驱逐广州刺史徐旗。郭马自称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秋,八月,吴主派司空滕修为广州牧,帅万人从东道;徐陵督陶凌帅七千人,从西道与交州牧陶璜共同攻打郭马。
晋益州刺史王浚上疏说:“孙皓荒淫凶残,应该迅速征伐。若孙皓一旦死了,吴国重新立了贤明的君主,就成为强敌了;臣造船七年了,每天都有朽坏的;臣年已七十,活不了多久,这三者一来,再要灭吴就难了。诚恳地希望陛下不要失去良机。”这时,安东将军王浑上表称:孙皓调兵可能要北上,边境全部戒严。朝廷就商议明年再出兵。

代替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的镇南大将军杜预上表章说:“自闰月以来,吴兵只是戒严,下游没有兵上来。依形势推断,贼人已计穷,兵力不足,只能保住夏口以东苟延残喘,无多余的兵西上,而使国空虚。而陛下却听人误言,放弃统一大计,放纵敌人,留下后患,实在可惜。讨伐吴国如果能成功,那就开创了太平的基础;如不成,只不过耗费一些时间。何不试一下呢!若等到明年,天时人事发生了变化,臣担心就更困难了。”表章呈上一个多月,没有答复,杜预又上表说:“羊祜不先和大臣们商议,而秘密地与陛下共同施行此计,就是知道朝臣中大多不同意。凡事当从利害相比较,如今此举利有十分之八、九,而害只有一、二,最多只是无功而已。自秋天以来,讨贼的迹象已经明显表露出来,今天如果中止,孙皓或许会因恐怖而生出计策,迁都武昌;加强江南各城防备,将居民迁移到这方,使我军攻城下,掠民无获。那么明年的计划就落空了!”

武帝与张华正在下围棋,杜预的表章正好送到。张华推开棋盘拱手说:“陛下圣明英武,国富兵强;吴主荒淫暴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伐他,可以不劳而定,希望不要再犹豫了!”于是,晋武帝下了决心,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做出水路运粮的计划。贾充、荀勖、冯纥坚决反对,武帝大怒,贾充只得免冠谢罪。
冬,十一月,晋国大举发兵,讨伐吴国,一场灭吴统一全国的战争全面爆发。要知战况如何,且看下集《王濬(jun)东下平荆州》。
注:本文为老夏原创,如需转发,请后台留言。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顾过往文章:

《史说三国》之一百零三:陆抗退晋取西陵

《史说三国》之一百零二:王濬平叛治益州

《史说三国》之一百零一:贾充以女儿谋权

《史说三国》之一百:东吴西晋争交趾

《史说三国》之九十九:孙皓荒淫误吴国

《史说三国》之九十八:魏帝禅位于晋王

《史说三国》之九十七:刘禅快乐不思蜀

《史说三国》之九十六:姜维一计害三贤

《史说三国》之九十五:后主刘禅降邓艾

《史说三国》之九十四:邓艾奇兵渡阴平

《史说三国》之九十三:姜伯约沓中避祸

《史说三国》之九十二:成济抽戈刺魏帝

《史说三国》之九十一:孙亮密谋杀孙綝

《史说三国》之九十:司马昭智除三逆

《史说三国》之八十九:诸葛诞叛司马昭

《史说三国》之八十八:孙綝代峻平内乱

《史说三国》之八十七:姜维洮西破魏军

《史说三国》之八十六:司马昭继承兄业

《史说三国》之八十五:文钦毋丘俭起兵

《史说三国》之八十四:司马师自主废立

《史说三国》之八十三:孙峻手刃诸葛恪

《史说三国》之八十二:司马师智退二敌

《史说三国》之八十一:丁奉东兴破魏军

《史说三国》之八十:孙权废嗣杀鲁王

《史说三国》之七十九:令狐愚王凌叛乱

《史说三国》之七十八:司马懿族诛曹爽

《史说三国》之七十七:司马懿高平政变

《史说三国》之七十六:二宫争斗陆逊卒

《史说三国》之七十五:王平汉中战曹爽

《史说三国》之七十四:东吴四路伐曹魏

《史说三国》之七十三:曹叡遗托司马懿

《史说三国》之七十二:司马懿平定辽东

《史说三国》之七十一:孙吴三路伐曹魏

《史说三国》之七十:杨仪争权斩魏延

《史说三国》之六十九:孔明殒落五丈原

《史说三国》之六十八:秦旦智通高句丽

《史说三国》之六十七:诸葛亮四次北伐

《史说三国》之六十六:大司马曹真伐蜀

《史说三国》之六十五:孙仲谋即皇帝位

《史说三国》之六十四:诸葛亮二次北伐

《史说三国》之六十三:陆逊曹休战石亭

《史说三国》之六十二:孔明挥泪斩马谡

《史说三国》之六十一:诸葛亮上出师表

《史说三国》之六十:诸葛亮七擒孟获

《史说三国》之五十九:魏明帝曹叡即位

《史说三国》之五十八:邓伯苗出使吴国

《史说三国》之五十七:昭烈帝永安托孤

《史说三国》之五十六:魏文帝三路伐吴

《史说三国》之五十五:陆伯元火烧连营

《史说三国》之五十四:抗刘备孙权降魏

《史说三国》之五十三:献帝禅位让曹丕

《史说三国》之五十二:关羽兵败走麦城

《史说三国》之五十一:徐晃关羽战樊城

《史说三国》第一集至第五十集

《东汉趣事》

《光武中兴》

《西汉趣事》

《逐鹿中原》
《唐玄宗时的那些事》
观《唐宫燕》看女皇梦
《女皇武则天》
《陆贞传奇》探奇
电视剧《虎符传奇》
宣太后其人
《秦时丽人明月心》历史背景
《楚乔传》的时代背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之灭吴之战(六十)
羊祜--读《资治通鉴》笔记之八十二
杜预连上三封奏书催促,司马炎终于下定决心攻打吴国!
历史名人小故事之三百二十八:司马炎
第三卷 势战全文|原文|翻译
轻裘缓带——羊祜(西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