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阅读第1270天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三字经》
 
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其实在翻阅本书的时候,对于教育的大书特书是最多的。
 
这个过程,也就掺杂着国内外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的不同态度,以及俞敏洪的。
 
其实,如果真的讨论底线,貌似显得岌岌可危。
 
不过,有时能在边缘的疯狂试探,也许可以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01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理论上来说,如果不是为了押韵,教师要做的事情,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
 
实际上,就连最基本的解惑,也许都是奢侈。
 
为何?学生不愿学,或者说不想学。
 
这里,都是暂且不论有的教师水平不够。
 
我一直在想,一个老师教学还不错,但是学生不想学,那这个老师应如何评价呢?
 
上午,我就再再遇到这样的事情。
 
和一位小朋友及其妈妈一起沟通,小朋友暑期、寒假在这里学过,但是态度不怎么好。
 
暑期结束后,妈妈发现他逐渐态度有所好转,并想考班级前五。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可是经过沟通,才发现,貌似为一句口号。
 
和他一起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最后问他希望能够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帮助?
 
结果是,对于自己的问题,还是没有太大意识,这可以理解。
 
对于所需要的帮助,觉得自己貌似都可以。平时完全可以自学。
 
对此,我只想仰天长叹:明年(初三)再见。
 
 
 
02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进行教师的评价, 应该以哪个维度是基准呢?
 
如果仅仅是以教师的能力而言,他能够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让他提升。
 
但是,他无法做到扭转学生不爱学习的现状,怎么办?
 
我有点迷茫了。
 
另外,就是培训小伙伴时,我经常提到一点,要和学生多沟通,进行心理疏导。
 
同样,有小伙伴能够服务好家长,能够备好课,但是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筹莫展。
 
哪怕,是进行了各种案例分析和指导。
 
这算不算一个合格的教师呢?是不是没有做到教育的底线呢?
 
我也不清楚。
 
有的教师,教学能力一般,学生跟着他成绩方面没有很大的进步。
 
但是,他能够做好服务,让家长、学生欣赏他,愿意为这位老师买账、续报。
 
那么,这位老师到底算不算一位合格的老师?
 
当然,前提是家长和学生的智商是正常水平哦。
 
这三大问题,其实也是我自己对于教育的一些疑惑。
 
带着这些疑惑,我再次审视教育、教师、学生的某些联系……
 
 
 
03
 
俞敏洪的书中写到了这样的一件事,如果发到网上,估计很多人也能喷起来:
 
某天,他去贵州的山区学校调研,检查下新东方的帮扶效果如何。
 
由于档期过紧,所以一天要看三个学校,到达最后一个学校已经晚上八点多。
 
结果发现,那个学校的学生还没有走。平时七点多就下课了。
 
原因是校领导让那些学生留下来了,等他过来。
 
于是,俞敏洪急了。因为那里是山区,而且八点多天都暗了呀。
 
好,在这件事中,有没有人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呢?
 
这一看,貌似送分题,校领导有问题啊!
 
为何有问题呢?吃多了搞这种排场,还把学生们留在这里,这么晚出事情怎么办?
 
当然,说不定也会有人苛责俞敏洪,干嘛要搞这种形式主义?
 
不能第二天早上再来吗?难道不清楚那些领导的德行吗?
 
我小时候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疑惑,后来释然了。
 
因为,校领导让学生留下来,就是想让俞敏洪看看学生们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里的教育环境如何,教学资源如何。
 
继而,学校才能得到什么帮扶,为下一代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
 
私心,也许会有。但,却可以造福后面更多的学生。
 
那这样的校领导,还算是维持了教育的底线吗?
 
 
 
04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学校教育,或者教师这个职业的非议很大。
 
很大的原因,无非就是在网上看到了各类事情。
 
客观来说,这确实算是一小撮的害群之马。
 
但,要明白绝不是今日之事,也不是这个行业之面貌。
 
由于网络的传播,无数的错误正在被放大。
 
并且,由于教师的特殊性,太多的放大镜聚焦于此。
 
销售,尤其房产销售有多坑,只要买过房的就知道。
 
但是,如何呢?并没有太多人关心,因为习惯了。
 
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这个群体,是最容易欺负的。
 
房产销售,你想欺负,又能怎么办呢?天下乌鸦一般黑啊!
 
大不了退房,换下一批人继续坑。
 
所以,教师在从事教育这个职业的时候,确实是需要明白自己的底线。
 
这个底线在哪里呢?应该不是韩愈提到的“传道受业解惑”。
 
也不是我所说的服务、学生是否学习,更不是续班。
 
而是教育的初心,或者高尚点,有那么一丝教育情怀。
 
 
 
05
 
招收小伙伴的时候,除了对于能力的考察外,会适当观察所谓的教育情怀。
 
这种东西很玄幻,没法以数据量化来进行表达。
 
但是,它绝对真实存在。
 
这种教育情怀怎么描述呢?就是对于教育这件事,确实在有机会的情况下,想做好。
 
为学生能够适当着想,为家长适当着想。
 
学生有改变,自己开心有成就感;学生不好,自己会着急,想要改变。
 
这就是我认为的基本初心。
 
也许还有更高大上的,暂且不谈。
 
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规避一点:无论怎么吹教师这个身份,它也仅仅只是一份职业。
 
一份让人混饭吃的工作啊!
 
拿着卖白菜的钱,却操着卖毒品的心,我觉得这是一大悖论。
 
也不能仅仅谈到,既然觉得累,那就不做。
 
中国的教育环境,在逐渐改变。家长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对于教师的认识,也应该逐渐改变。
 
如果真的像我而言,教育应该有底线,教师应该有底线。
 
那么,社会对于教育付出的底线在哪里呢?
 
家长对于教育支持的底线,又在哪里呢?
 
 
 
【结语】
 
做教育这个行当,或多或少,你都要挣钱,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但是,无论如何,应具备一丝教育情怀,对于教育始终有一块精神洁癖。
 
这就像从商,无论如何,信这个字,应该是秉承不变。

再说一句,教育初心的磨灭,有自己问题,但是更多的,也许是环境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高中教师没收了学生的手机,没想到差点挨揍!
“带病上课”不是鉴定老师是否合格的标准!!
如何办好美术班? 爱问知识人
10个教育规律,如果你没认识到,说明不是一名成熟的教师
小学家长申请更换班主任老师的倡议书三篇
武都区石门乡枣川小学2009年度工作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