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员都是向阳花
淡淡书香

社员都是向阳花

作者:张勇军

上世纪60年代,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着:“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公社是个红太阳,社员都是向阳花……”这首优秀的群众歌曲,反映了当时农民战胜自然灾害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记载了社员向阳花们,在广阔的人民公社天地里与天斗与地斗的人和事,尽管尘封半个多世纪,却历久弥新。

那个时期,广大农村实行人民公社政权体制,村改为生产大队,原农业合作社小组调整为生产队,经济体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生产队为基层核算单位。农民普遍谓公社社员。土地、山林、牲畜牛驴马;水车、犁耙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社员参加集体劳动,按天出勤记工分。记得我们大队统一规定,男劳动力每工日记7分;女劳动力记5分;半劳力记4分。劳动分配,凭工分分粮,社员直白凭工分吃饭,民间喱语:“工分工分,社员命根”。工分关系到分粮分钱多少?分配原则:“人七劳三”,即人占7成,劳占3成。每年夏秋两季分粮,兵强马壮劳动力充足的家庭,必然分得较多粮食,反之较少。象我家父亲一人干活,母亲出工不多,7口之家,分粮较少。3兄弟上学,老俗语:“半大小,吃穷老。”所以,我家粮食紧缺,母亲无奈年年收储地瓜叶、萝卜疙瘩缨子,吃糠咽菜,让我们凑合着吃粗吃饱。饱受旧社会兵荒马乱挨饿受冻苦难煎熬的母亲,心满意足眼前的生存环境,经常告诫我们兄妹5人:“要不是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我们没有今天的好日子,你们可要好好学习呀!”母亲的良苦用心,让我一生铭记。

我们大队180户人家,人口近800人,土地肥沃,人均耕地1、8亩。解放初,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上级确定全村粮食征购任务13万斤,超出两个邻村500多户人家的公粮,板上钉钉,年年完成。我家在第三生产队,队长为家族中老庄稼把式二哥,年轻时挑担卖过鲜鱼,出名的“铁算盘”,精明能干,种庄稼会划算,东坡种粮,南园粮蔴,西坡地瓜。不误农时,起早贪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奉科学种田。种植、锄草、追肥、浇水,各道工序井井有条。亲自带领社员向阳花们,战天斗地,风吹日晒,沧海桑田,连年夺得农业丰收,全公社翘楚。记得那年,社员们分粮全大队最高,工分价值每工兑现捌角钱,成为全公社的一面旗帜,二哥年终出席了公社模范社员表彰大会,现场公社党委书记为他披红戴花。二嫂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一直嘲讽二哥政治上“白脖”(不是党员),堂堂男子汉无语,这次二哥被大队党支部发展为党员,解除了这块心病。双燕比翼齐飞,向阳花并蒂开放。

1963年,风调雨顺,夏季小麦喜获丰收。第三生产队格外耀眼,成为家乡一带的佼佼者,小麦产量高出外队一大截。主要原因除生产队长二哥带领社员管理措施得当外,还有重要因素小麦生长期间施用化学肥科尿素。别出一格,难得一求,可谓“大姑娘坐轿头一回”,二哥操心从济南搞到2吨尿素,亲自出征与5位青年,拉上两辆地排车,行200多里路单程,往返3天运回。所以,小麦产量拔得头筹。交足公粮,平圴每人分得小麦120斤,创造记录,外村羡慕,全大队最高水平。事前大队已做好工作这是上限,以免引起本村社员不满。二哥将剩余几千斤小麦暂存仓库。当年春节临近,夜深人静,鸡叫三更,二哥派人悄悄通知各户,到仓库领取小麦。我协助母亲,推上“小土牛”(小木独轮车),运回200多斤小麦。母亲高兴的合不拢嘴,打破常规,不再单纯为年后走亲戚装篮子头蒸两锅馒头。今年增加一锅,让孩子们解馋吃饱,全家过个好年,别说年少气盛的我一顿吃了两个大馒头,撑了个肚儿圆。母亲喜笑颜开:“没出息的馋鬼!”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能吃上白面馒头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所以,初中上学时的朴素愿望,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专业学校分配工作,能天天吃馒头就心满意足。

白驹过隙,光阴逝去。曾经的向阳花凋敝。今非昔比,翻天覆地,那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急流,已汇入延绵不断的历史长河。





作者简介

张勇军,山东省肥城市发展改革局退休干部,爱好文学,近年笔耕不辍,散文80余篇,被报刊杂志网络平台推出;400余首诗多为彔用。愿在文学天地享桑榆晚霞之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州作家】乐悠悠:挣工分
想起了生产队
挣工分那些事|柴胡
远去的背影:当生产队会计
【灵璧故事】挣“工分”
国家—农村基层干部—农民间的非良性互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