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缺觉,我们还缺什么?

面对真实



昨晚雷声滚滚,宝安下了一晚上的雨。

今早上7点15分晨会,室内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课间休息5分钟,紧接着是第一节课。周一早上的第一节课往往最难上,孩子们普遍缺觉,课间大多都在补觉,上课铃声还没响,眼睁睁瞅见桌子上已趴下了10多个脑袋。

我走到讲台,喊“Class begins, morning,everyone.(上课,同学们早上好。)”有的孩子睡眼惺忪,有的孩子半天睁不开双眼,有的孩子半天还没醒还在趴着,有的孩子软绵绵地强撑着站着,“Morning, Rice.(老师.....好。)”孩子们回应的声音稀稀拉拉的拖得老长,软绵绵的,似催眠,困意浓浓。于是,我尝试再来一次有激情的课前问候,整体依旧是有气无力地回应。

看到这场景,我知道上课、听课的效果肯定不好,我也不想一个人唱独角戏,于是跟他们说,“既然如此,我们来玩个小游戏,给你们5分钟睡觉时间,前提是必须马上睡着,只要有一个孩子没睡着,我们就立马上课。”话音刚落,孩子们竟都撒欢式的齐刷刷放开、放松地趴桌上睡了。

一分钟的时间,孩子们睡得香,身为他们班主任的我心里五味杂陈。

一边想笑,一边心疼,又一边发慌,这群可爱的人儿还真睡了。

但这毕竟是教室,是课堂啊,“集体治疗睡觉”被人断章取义后是要惹麻烦的。可话说回来,这就是最真实的孩子们,最真实的校园课堂啊,还没有上课就已经困的不行了。

我一边看着好困的他们,一边立马拍下了这一幕。同时也赶紧把闹钟提前三分钟调到倒计时20秒,想通过正式约定地闹钟的声响叫醒他们。有个男生看到集体入睡得那么快的场景,默默地笑的不行。后来了解到这个男生在升旗的课间是去其他班找了以前的好朋友玩儿,所以还是蛮精神的。

20秒后,闹钟响了,孩子们被迫醒了。我说“别担心,提高听课效率,刚睡过的这一两分钟下课再补回来,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孩子们笑了。可别小看这一两分钟的补睡功效,孩子们精神多了,上课参与、互动的效果还不错,没有人再趴台了。

第一节下了课之后,我问了办公室的其他老师,孩子们上课困不困,同事无奈地笑着说“困,困得不行,每周一的第一节课最难上。”周一的第一节课我想几乎所有学校的老师们都有这种感受,困是常态,下了第一节课往往会趴倒一片。

为啥会那么缺觉呢?

首先,是每天起得太早,于我而言6点起床是常态。换位思考,我有时候也困,要是我每天不是站着上课,而是坐着听课,我很可能也会睡着,因为我曾经坐着听同行的课时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孩子们生理上也缺觉,我亲眼见过个别孩子听着听着就突然头点桌子自己把自己吓醒的;还有上下眼皮打架厉害的,课堂上孩子自己使劲儿扯来扯去却怎么也扯不开眼皮的样子,看得我有时候既着急又好笑。身为老师的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施加外力来帮忙,比如突然左手拍打右手,俗称“拍蚊子”把他们拍醒;或边讲边突然大声跺脚,或突然高歌一句,让瞌睡的孩子瞬间醒来,然后清醒听课的孩子就会偷偷捂着嘴巴笑,总之“唤醒”的方式多了去了;其次有些孩子是心理上没有动力,你不让他们睡,有的还是会偷偷地悄悄睡,躲在厚厚书堆里以为老师看不见,有拿本书装模作样地假装认真学的,实际身子早就斜到一边闭眼睡着了......

还记得17年前我上高中那会儿,尤其是高三的时候也是困,上课努力不睡,努力认真地听,可还是会打瞌睡,后来跟同桌互相约定好,只要发现我们任何一方困的,就趁其不注意来掐醒对方,毕竟课堂时间宝贵嘛,不能糊里糊涂地睡过去。现在,孩子们在课堂依然也是缺觉的,上课精神抖擞的永远也就寥寥那么几个人,老师课堂上唾沫横飞,讲的津津有味,有的孩子手里拿着书,身子微微倒向一边,竟然也能睡得贼香,偶尔点他起来回答个问题精神一下,过不了一会儿,又睡着了。老师要么停下课来单独唤醒他,要么继续整体大部队赶进度,要么得再绞尽脑汁想想如何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如何在这么多孩子的课堂里让他们都参与进来。

面对真实的课堂百态,我想有的孩子缺的不仅仅是睡眠,更是心中缺乏火热的梦想,缺乏对自己清晰的认知和要求。

如何唤醒



下课后,我把瞬间拍下的照片和视频给孩子们看,我说“待你们30年后再看今天的自己”,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笑容很纯粹、很美、很真、很可爱,也有点心酸。

第二节课后两女生来问作业,我顺带问了她们,“你们为什么这么困?”

“昨晚打雷,好多人估计没睡好。”一文静女生说。

“那平时不打雷不下雨的时候呢?”我继续询问。

“老师,周一早上的第一节课都很困的。”这个女生继续回应我。

“那你观察一下哪个早上的第一节课不困?”

学生听到我的问题,一脸愕然,答不上来,似乎早上的第一二节都很困。

“你们有梦想吗?”我看着她们的眼睛问这两女生。

“没有。”A女生憨憨地笑了笑,“每天能把作业写完就不错了。”

“你们缺的不仅仅是睡眠,你们更缺梦想。”我跟这两个女生说。

“老师,我们的梦想就是把作业写完。”B女生嘿嘿地傻笑着说。

“努力活着就是目标,这是疫情教会我们的”。A女生继续嘻嘻地跟我贫嘴。

“你们缺的不仅仅是睡眠,更是火热的梦想来刺激你们内在主动向上生长。”

两女生继续傻傻笑了笑,问,“老师,今天作业?”。问完就回去接着上课了。

我知道除了作业,他们也不会问别的问题了。

如何点燃

世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或多面性。

有阳光美好的一面,也有黑暗不美好的一面。身处真实的世界,除了心向阳光,弘扬正能量,也应该直视我们的脆弱面,直视生活的真实,教育,我想也应如此。除了有朝气蓬勃的阳光一面,也有让人很无奈着急的一面。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今日被对待的方式,也影响了他们今后对待下一代或其他人的一面。面对教育,理想中的活力教育,有时候确实挺难的。我们总是期待着孩子们积极向上、主动生长,向上拔尖,可有时候站在他们的角度,切实地去看,他们也蛮难的。

单纯从时间上来看,孩子们的时间确实很紧张。

从早上6点20起床,到晚上10点下自习,他们除了满满的功课和学业任务之外,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有一点时间玩个手机、听听音乐都觉得比思考要愉悦,所以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我也能理解他们,有点时间赶紧把今日作业写完,赶紧把功课补完,谁吃饱了没事干去谈虚无缥缈的梦想啊,有那点空还不如实实在在地玩会手机、刷个网、打场篮球,看会小说实际放松呢。是啊,这就是孩子们的真实心理和体验,他们很少会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努力,为什么要好好读书,他们想的是大人要他们好好读书,老师要他们好好读书,因为成人的经历和阅历告诉他们,吃不了读书的苦,就享受不了今后的好工作、好待遇和好生活,所以这个年龄就得读书,至于读书的快乐、读书的意义和价值,以他们现有的视角、阅历和生活体验很难有深刻的认知。所以,孩子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我也是可以理解的,身为学校教育,身为老师,身为孩子一辈子的引路人——父母,究竟又该如何面临咱们教育的现实和现状去刺激并点燃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让内在的发动机更有力量呢?

身为老师,我觉得自己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一直也在思考和反思,有时候也会有很多的困惑和迷茫,因为我能改变的也很有限,我能做的就是在我可控的范围内去调整和影响他们,我能做的就是改变我自己。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见到这些真实的生命在沉睡的时候,你们又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和思考呢?是习以为常的麻木、熟视无睹还是期待着尝试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呢?期待你们最真实的思考和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孩子在书法班写字好看,在家一写作业就打回原形?家长速看
四年级学生作业多,个别家长不乐意,作业没了,成绩下滑谁的错
叫家长不要检查作业的,是解放家长还是坑了孩子?
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当?
怎样做到有效学习?听听孩子们怎么说​
教育叙事:让人惊喜的课前演讲——郑州市第一二三中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