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札记 | 论如何活过考试周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为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众号,特意想通过书籍推荐的方式解决莘莘学子都关心的问题。

今天是教学日历的第14周,再过两周,便是考试周。一年两次考试周,每次都有新感觉。

两周学完一学期的课,对我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我是一名医学生。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病理病生九死一生。更多关于医学生的梗,各位看官移步知乎和微博吧。为了能熬过医学生的考试周,只能重新祭起这部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还是拿起教科书,继续记背吧,学习没有捷径的。


与结论推导无关内容,不想看可跳过


先说选择这本书的原因。豆瓣评分8.5,一本好书,但不那样惊艳。2017年1月我在京东上购得并在当月拜读。当时自己刚接触科研,需要阅读大量英文文献。由于语言障碍,不得要法,阅读速度始终提不上去,自己也只能干着急。

后来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采用书中粗略阅读方法之后,问题便迎刃而解。之后我逢人便推荐这本书,希望别人也能够收益。而如今又重新拾起这本书也是因为阅读上遇到了新的瓶颈。


虽然初高中一直沉迷于网文,当大学期间才真正爱上阅读,开始阅读历史类、社科类、文学类等书籍,开始用自己的生活费买纸质书。粗浅算来,四年期间约读了一百多本书,涉猎乱七八糟。其中也体会到阅读给人带来的改变,并为此兴奋。


但好景不长,读书也像技能的学习一样,会遇到瓶颈,突破了这个瓶颈,又能以很大的斜率、很快的速度提升,享受更强烈地阅读快乐。


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会受到其他娱乐方式的诱惑。最初阅读很少能够带来愉悦感,毕竟没有综艺节目那样的感官刺激。反而更像是一件任务,那时候也会质疑自己阅读的意义:阅读之后总会忘记,那么阅读的意义和目的又是什么呢?


最后这个瓶颈的打破靠的是量的积累。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所读的书中观点能够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在和人交流中,我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我也能够说出一些令人咂舌的观点。我见证阅读如何改变了我自己。


最近的自己又再次遇到瓶颈: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书买的越来越多,但读书后的感觉却越来越浅。一本书阅读完,感觉就像浮光掠影,抑或走马观花,书在心中的痕迹越来越浅。就像装满了水的杯子,再也装不下去任何东西。


装满了水的杯子,想再装东西,只能将水倾倒,一切清零,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重温最初一本本读书的感觉。那么就选择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既然要读书,总要知道书应该怎么读吧!


我是分割线,接下来才是我认认真真的札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主题是如何增进理解力,在这里阅读成为一种和爱相当地位的艺术。阅读不是为了获得资讯,而是为求得理解而读。假如一本书你读不懂,那么恭喜你。你可以通过这本书提升自己的理解力。


读不懂的书会是那些呢?多是些经典,比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而这些都是我望而却步的书籍。


查尔斯将阅读的境界分为四层: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以及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就是能够识的书中的每一个字,而这个境界我们早在小学的时候便已经达到。

最容易忽视的便是检视阅读,而这项技能在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中已经被我们熟练地应用,可在实际的生活中却常常忽视。我在正文中所花费的时间远远多于标题以及目录。可标题、目录以及序对于好书而言,也是作者费劲心思安排的,目录可以说是书的骨架和脉络。可这却常常被自己忽视,选择直接跳过目录。

检视阅读的另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头一次面对一本难度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你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之后的而了解——就算只有50%或更少——能帮助你的后来重读第一次略过的部分时,增进理解。就算你不重读,对一本难度很高的书了解一半,也比什么都不了解来得要好些——如果你让自己在一碰到上困难的地方就停住,最后就可能对这本书真的一无所知了。


而这条原则极为适合阅读最初阅读非母语的文章和书籍。


我们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局部解剖学》为例,目录上分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脊柱区。上肢和下肢共八章。

以下肢为例,章节又被细分为概述、臀区、股部、膝部、小腿部、踝和足部、下肢断层影像解剖、下肢解剖操作、临床病例分析共九节。

总之这本书就是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清晰的脉络整合知识点。


《如何阅读一本书》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如何分析阅读,讲述了各种让你理解书中含义的方法和技巧。作为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一定要在阅读后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对于这四个问题,我想说:

《局部解剖学》在谈论人的的生理构造;

细部就是描述这叫什么血管,这条怎么走的,经过什么结构,起到什么功能;

这块骨头叫啥,上面凸起来的叫啥,凹进去的叫啥;

这块肌肉叫啥,肌肉连接在哪里,有啥作用;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没有道理它就不是教科书了。

这本书和我的关系就是我期末考试挂与不挂与我对这本书的掌握程度成正相关。


读书的第四境界——主题境界,阅读者会读很多的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书都会谈到的主题。查尔斯用了一个章节描述了主题阅读境界,他只能粗浅地说,因为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艺术。


主题阅读举个例子,以解剖为主题的阅读,就是你既要看《局部解剖学》,还要看《系统解剖学》,同时还要有一本《奈特图谱》,有条件的可以再配上一本《医用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

每次去自习,就等于有5至10公斤的负重,既有脑力运动,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这样想来,医学生天天都在主题阅读。


But,《如何阅读一本书》注重如何通过阅读提升理解力,而《局部解剖学》不要求理解力,更要求记忆力吧!!!


医学僧,猝。

注:插图来源于 豆瓣 与网络


札记  |  阅读像是旅行,每本书都是一个旅伴。有的难相处、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让你舍不得离开、有的希望能和他再次旅行……每次旅程结束,总要和旅伴告别,让每一封札记成为最好的告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阅读一本书》—相见恨晚的必备阅读方法
我的笔记本 @ 工作
读书方法问,关于读书常见的十个问题
我帮你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
《如何阅读一本书》(2)怎样略读(检视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