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洛克建筑风格学习

◆巴洛克原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在文艺复兴风格经历16世纪末期逐渐蜕变后,于17世纪中期终演变为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亦称 法国路易十四风格。)

“巴洛克”原是葡萄牙语“Baroque”(打不来这个字,这个是转码失败的葡萄牙语昂),意为珠宝商人用来描述珍珠表面光滑、圆润、凹凸不平、扭曲的特征。追求动感,夸张尺度,形成了一种极富强烈、奇特的男性化装饰风格。而与随后的“洛可可”的女性化的细腻娇艳风格相对应。)


◆16世纪到17世纪初期为早期巴洛克

历史背景: 16世纪初以马丁路德金为代表宗教改革运动,在一些诸侯支持之下,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区域蔓延。与保守的罗马教廷对抗(这种教派之争很快扩大到了政治、经济各方面,最终在百年后矛盾激化爆发“三十年宗教战争”),战争使得经济衰退,原统一西欧的天主教允许了新教派在中北欧发展

在新教产生之初,天主教内部提出一系列与新教划分界线的措施:将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结合成一个新的具动感强烈的新的建筑形式来吸引新信众。

在其他教廷经济能力不够的时候,罗马教廷因为打了西班牙有了富足的财富,具有能力将这种新建筑和装饰风格推向成熟,也就是意大利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经由意大利、西班牙推向其他天主教较为集中的欧洲和美洲殖民地。

法兰西在三十年宗教战争后,成为欧洲强国国王,为了巩固皇室地位,对艺术有所规范,又不想失去巴洛克的奢华。于是法兰西外墙采用意大利柱式,内部装饰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形成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也就是巴洛克的古典化翻版。

法国的宫廷建筑作为君主专制政体的典范被欧洲王朝英格兰,普鲁士,奥地利所纷纷效仿。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君主专制出现危机,忠君成为过去,贵族开始追求排场和阔绰,巴洛克在纤细娇柔细腻方向变化,形成洛可可风格

总结一下:巴洛克一共分为三个风格,

一:16世纪初罗马教廷那边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筑

二:30年宗教战争后的法国形成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三:17世纪末法国君主专制出现危机后的晚期洛可可建筑。

罗马城的天主教堂为意大利巴洛克典型代表


◾️巴洛克建筑特点

1 爱用双柱或3柱为一组,开间宽窄变化大

2 突出垂直分划,使用叠柱式

3 追求强烈体积光影变化,薄柱——四分之三柱——倚柱

其他特点:

▪️手法主义

▪️分层檐部

▪️山花

▪️倚柱 

▪️扁壁柱 

▪️大涡卷

▪️天花

▪️在巴法力亚和Swabian 巴落克式样,葱圆顶是普遍存在的。

▪️在巴伐利亚、捷克、波兰和乌克兰巴洛克,普遍存在梨状穹顶

天主教国家的圣母柱和圣三柱,通常因黑死病结束时的感恩而兴建 

后续还有会继续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洛克风格知识】什么是巴洛克风格
《人类艺术万年史-186》法国的古典主义艺术及其他流派(上)
西方艺术简史(四) - 巴洛克(下)
探秘巴洛克
史上最全解析:五分钟弄懂建筑上的哥特、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
巴洛克式建筑在欧洲的传播与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